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三十六章

就在一九九四年这年夏天,扬州市政府决定在汶河路开辟夜市,并计划两年内在城东乡运河大桥附近建设一个大规模的服装小百货批零市场。

近几年扬州城乡个体经商发展很快,从前摆摊设点大多在菜场附近和城乡结合部,现在则到处开花,不少交通干道都成了无法管理的马路市场,一到上下班道路拥堵,行人怨声载道。

市府决定建设大型招商市场,很大原因是想把城市无孔不入的商贩“圈”到市场里去,这样不但给管理带来方便,而且会产生相当可观的商业税收,一举两得。

消息传出来,张来福很是振奋。

他在扬州做生意八年了,从小百货做到童装,从童装做到成人服装,交通工具从自行车过渡到人力三轮车、改装机动三轮车、三轮摩托货车,手上已经积累了一笔不菲的资金。

但他一直没有开店,开店一定要找在闹市区才好,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达,门店的租金越来越高,比如在汶河路、国庆路、甘泉路等商业街,四十平米的门店已涨到每年八万到十万,店盘下来还要进行装修,还要找服务员,工商税务的跟进每年又得花一笔钱,因此不敢贸然而为,如果不小心做亏掉了,这些年的辛苦就白费了——他在等待绝对可靠的机会进行商业升级。

现在市府要开辟夜市和建设招商市场,机会就来了:夜市经营投入有限,没有任何风险;批发市场无论门面或柜台投入也吓不死人,吓死人的可能是生意——他一直羡慕人头攒动的南京夫子庙批发市场,那些趾高气扬简直是被动发财的商户们!

政府设立夜市还有一个初衷,是为了解决这两年大规模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

很多产业工人下岗后无所适从,如果成为夜市商户,生计就可以得到改观。

因此工商部门采取下岗工人优先准入的方针,但发现前来登记报名的下岗人员并不是想像中的踊跃,这是因为很多工人对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有了根深蒂固的依赖,在手捧着“铁饭碗”的时候,甚至把摆摊设点的商贩讥为“要饭的”,现在动员他们成为其中一员,确实很难抹开脸面!

于是工商部门只好放开夜市招商,只是对城镇自由商贩的工商管理收费比下岗人员略高些。

张来福反应十分迅速,拉上沈喜宝,两家都获得了一个宝贵的摊位,成为交纳工商管理费持证入场的正式夜市商户。

——一俟城东服装小百货市场落成招商,他们也马上去登记!

汶河路夜市的摊位安排在汶河南路街心公园东侧人行道两面的路牙上,东侧是服装区,西侧是小百货区,南北绵延近二百米。

每个摊位只限二米,正好摆放一张钢丝床。

夜市开放时间是下午六点到夜间十点半。

对于扬州人来说夜市是个“新生事物”,开放之后十分繁荣,由于商品多样,价格相对便宜,最受大中院校的学生、城市平民和打工者的欢迎,另外也是外地游客观光购物的好去处。晚上到汶河路逛夜市成了扬州人的新时尚。

夜市的繁荣自然也吸引了乞丐的光临。

只是现在的乞丐大多名不副实,并非因为贫穷或残疾讨一口饭吃,基本是一群不要尊严、甚至糟蹋尊严的懒汉。

他们伪装贫穷,假扮残疾,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获取施舍。

每当夜市霓虹亮起,他们就如同上班一般出现了,正常有两三个、三四个,多时甚至有五六个,一律是“残疾人”,有的腿上还缠有“血脓”斑斑的纱布,有的甚至把“伤腿”从后面搭上一边肩膀用绷带固定住以强调伤情和悲惨(也许平时付出了体操或瑜珈的艰苦训练,不然哪有这么好的柔韧!),从夜市南北两端相向爬行,面前推着盛钱的搪瓷或塑料面盆,一路磕头乞求,来回两趟下来,面盆里就是一堆大大小小的硬币和不同面值的纸币,这些钱当然都是逛夜市的游人和顾客施舍的,跟两边摆摊的商户毫无关系,因为商户们都知道他们是假乞丐,而假乞丐也不瞒商户们,有的来时就在摊位后面化装——换破衣、缠纱布、涂颜料——有的离开夜市前还跟商户聊几句收获情况,或请求把零钱换成整钞。

一般情况下商户们并不难为他们,毕竟乞丐也是三百六十行之一,从根本上来说大家都是生意人,虽然当乞丐不需要本钱,但在硬地上爬行和表演也算是一种劳动,而且尊严都不要了,也不容易,所以不去戳穿他们的把戏,有时候还扔根把香烟给他们抽,拿他们开开玩笑逗逗乐子。

但张来福则不然,他骨子里的人格审美和道德洁癖使他对这些乞丐非常生厌,如果正在做生意有乞丐在摊边逗留,经常予以呵斥,以至乞丐们都有些畏惧他,经过时便自觉地加快爬行速度,离开这位一身正气满脸威严的青年壮汉。

乞丐是流动的,间或就有一张新面孔。

这天晚上,打北端爬过来一个新乞丐,三十四五岁年纪,上身穿一件旧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下身却套着一个蛇皮袋,面色红润,肥头大耳,如果有双好腿,在建筑工地上搬砖拌灰扳钢筋绝对是一把好手。

由于体形壮硕与一般乞丐迥异,在地上爬行就显得怪异,有点像金庸武侠小说中练蛤蟆功的“西毒”欧阳锋。

他讨要十分主动,对面行人一走近,他突然就坐起来,像半截塔似的,一手张着做阻拦状,一手朝前伸出破讨盆,往往吓人家一跳,有的赶紧绕着走,有的扔下零钱逃开——简直有强讨强要的意思。

从南面万家福商城那边过来两男两女四个老外,在张来福对面卖长毛绒玩具的摊位前驻下足,饶有兴趣地挑选起来。摊贩们最喜欢外国游客光临,因为不擅还价或根本不还价,曾经有个商户卖一只可以伸缩的“抓痒扒儿”给老外,进价一块八,开价时竖起一只巴掌,意思要五块,老外对这件中国实用性工艺品很喜欢,以为对方要价五十,不还二价——从皮夹里面掏出一张五十元人民币递给摊主便笑眯眯地走了。

因此夜市商户对外国游客非常热情,非常重视,只要停下观看或挑选,都尽最大热情和耐心争取把生意做下来。(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推荐阅读:
危险关系春秋我为王荣耀巅峰魔门败类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上天安排的最大啦总裁在上我在下重生之毒妃帝王业宠妻如令
相关推荐:
天降一百亿重建北宋三千情爱之妖狐人恋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致命官途:秘书逆转路一路走过终极高手在都市圣手小医师《女总裁的贴身护卫》都市特种兵之暗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