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一章正面是放弃,反面是得到(4)

7.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在《战国策》一书中,有一个看起来匪夷所思的故事。失意潦倒的燕国辩士蔡泽与显赫一时的秦国丞相范雎,在经过一番谈论之后,蔡泽竟然就轻松地取代了范雎的相位。要知道范雎可不是一般的人,他上承秦孝公、商鞅变法图强志向,下开秦始皇、李斯的统一大业,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也是秦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范雎在秦国任丞相十多年,其“远交近攻”的谋略对秦以后的用兵策略有着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59年,秦军攻打赵国邯郸,苦战了17个月也没攻下。主将王稽对待下级军官不好,有人返回秦国,控告王稽谋反。而范雎的朋友郑安平此时也在军中为将,在秦军失利时,他竟然投降了赵国。秦昭王大怒之下,甚至要把举荐他为将的范雎一起处死。后来秦昭王念在范雎曾经立下功劳的份上,不但没有治范雎的罪,反而还加赐食物,慰勉范雎。秦昭王虽然没有深究,范雎也情知失宠,言行举止就格外小心谨慎。失意潦倒的燕国辩士蔡泽,听说范雎被秦昭王猜忌,便决定西行入秦去拜见秦昭王,并且他在旅馆里,故意口出狂言说:“燕国的大纵横家蔡泽,是天下的豪杰之士。秦王一见之下,必定会任命我为相国,以替代范雎的地位。”此人不仅其貌不扬,而且身无分文,大家就把这事当成了笑话。

范雎听说之后,就派人找来蔡泽问道:“先生有什么本领,竟然能夺我的相位?”蔡泽毫不迟疑地说:“唉,丞相现在为什么见识这样迟钝呢?即使是一年之中四季的更换,也都是本着‘功成身退’的自然法则,朝廷重臣更是如此。例如秦国的商鞅、楚国的吴起、越国的文种,他们最后都完成自己的愿望了吗?”秦国的商鞅、楚国的吴起、越国的文种,他们虽然都有很大的成就,然而又都是在君王猜忌下,悲惨地死去。范雎知道蔡泽是为难自己,于是回答说:“这三位忠臣,可以说是世人的典范,君子总是牺牲生命来完成名节,只要是大义所在,就算牺牲生命也没有什么不可以。”蔡泽说:“假如一定得等到死后才能尽忠成名,那么孔子也不足以成为圣人,管仲也不足以成为伟人了。”

蔡泽接着又说:“今天,丞相侍奉的秦昭王与商鞅侍奉的秦孝公、吴起侍奉的楚悼王、文种侍奉的越王勾践相比,究竟谁更仁慈而又信任忠臣并不肯欺凌有功之人呢?”范雎心里忽然一冷,他当然不能说秦昭王的不是,只是淡淡地说:“我不知道。”蔡泽却说:“昭王并不像秦孝公、楚悼王、越王勾践那样亲信忠臣。而丞相现在的功劳虽然很大,在我看来也并没有超过商鞅、吴起、文种三位名臣。但是丞相现在的地位和俸禄,以及家中的财富却已经超过了他们。然而这时丞相竟然还不肯隐退,我深为你感到担忧。古人说得对,太阳升到正午之后就开始下落,月亮圆到满盈之后就开始缺损。万物都是盛极而衰,这是自然的规律呀。不论是进取还是隐退,都随着现实的时机变化而变化,这才是圣人所认定的真理。

“商鞅为秦孝公改革制度,所以后来秦国无敌于天下,可是成功之后,商鞅竟然惨遭五马分尸之刑。吴起为楚悼王改革了弊政又南征北战,功劳也是不小的,可怜最后他本人却死于楚人的乱箭之中,然后还被人分尸泄愤。越国大夫文种,为越王勾践击败吴国,完成了越国称霸天下的功业,可是到头来勾践却把他杀了。这三位贤臣,都是因为功成而不退,才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只有范蠡深知明哲保身的道理,于是他功成身退,隐姓埋名后下海经商,从而成为巨富。如今丞相掌权多年,又得罪了不少的权贵,此刻如果不及时隐退,灾祸离您也就不远了。为什么不在这时把相国之位让给别的贤人呢?这样既可以博取让贤的美名,又可以免除灾祸、长享富贵。这与日后身遭惨祸,就是天壤之别了。”

范雎听到这里时,长叹一声,说:“先生的说法,太有道理了。”于是范雎就去拜见昭王说:“有位新从山东来的客人蔡泽,其人雄才大略,臣自愧不如。”昭王召见蔡泽,几番谈论下来,也十分赞赏他,于是拜他为客卿。此后不久范雎借病辞去了职位,昭王便任命蔡泽为相国。然而蔡泽出任相国后不久,有人恶意诽谤他,由于害怕招来杀身之祸,蔡泽也称病辞去相位。后来他在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和秦始皇在位时都做过官。

蔡泽用盛极则衰的道理说服了范雎,为自己的进取带来了机会。而从范雎来讲,他当然明白“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这些盛极则衰的道理,也明白既然已经被猜忌,晚走就不如早走。所以范雎才会接受蔡泽的建议,选择辞去相国的职位。范雎的决定,就常被人们视为急流勇退的表率。俗话说:“荆棘丛中转身易,月下花丛回头难。”人们常常在盛境与美景中迷失自我,历史上不知为此演绎了多少乐极生悲的故事。

事物发展到了顶峰,就会向它相反的方向转变,而实力的强弱也是一样。谋略家的高明,就是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洞察到事物背后隐藏的机会与危机,然后再来进行深远的计划和安排。

8.自满者败,自矜者愚

自满者败,自矜者愚。意思是自满的人要失败,自大的人必定愚昧。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说:“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只有虚怀若谷的人,才能不断进步,傲慢跋扈的人无疑会招来他人的愤恨,从而导致人生的悲剧。

南朝文学家颜延之的儿子颜竣曾经位极人臣,但颜延之对于儿子所送的财物一概不接受,他仍然穿布衣,住着茅屋,过着和从前一样俭朴的生活。有一次,颜延之在街上看到颜竣的车马仪仗,就马上躲到路边。颜延之对儿子说:“我平常不喜欢的就是看见身居高位的人耀武扬威,今天不幸看到你这样。”有一天早上,颜延之到颜竣那儿去,他看见等候在门外求见颜竣的人一大堆,颜竣却安然高卧,还没有起床。颜延之见状,勃然大怒,他骂颜竣说:“你出身贫寒之家,侥幸得志,就立刻骄横傲慢到如此地步,你怎么能够持久呢?”

后来,颜竣又兴建自己的宅邸,建得富丽堂皇,颜延之告诫说:“好好地又盖房子,不要让后人耻笑你的愚蠢!”然而,他的这些话,颜竣都听不进去。在朝中,颜竣自以为是朝中重臣,又与皇上私交很好,他上奏时,常常无所顾忌。皇帝越来越不高兴,就调他出京任扬州刺史。颜竣此时不仅没有收敛自己的傲慢,反而心怀怨恨,到处诉说皇帝的不是,并且公开指责朝政的违失和谬误。在封建专制时代,这显然是绝对禁忌的,所以他又被皇帝免官,最后竟被赐死。这不能不说是他平时的傲慢、跋扈惹的祸害。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童年时给地主牧羊。后来成为了农民起义军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高迎祥牺牲后,他自称闯王,领导农民起义。

崇祯十一年,李自成在潼关战败,仅跟刘宗敏等十余人逃走,隐伏在商雒的丛山之中(在豫陕边区)。次年他们出山再起,崇祯十三年又在鱼腹山被困,李自成以五十骑突围,进入河南。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矛盾极度尖锐,李自成的谋士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散布“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获得广大农民的欢迎。很快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不久起义军攻克北京,推翻了没落的明王朝。

但是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等人,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进了北京以后,李自成便进了皇宫,几十万的士兵屯聚在京城里面享乐。对近在眼前的关外大敌,他们似乎全不在意,山海关仅仅派了几千兵去镇守。他们迫害明朝大将吴三桂的家属,逼得已经准备投降的吴三桂,反向关外的满清贵族投降。后来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迎战失利,被迫退出北京。永昌二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李自成神秘消失。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暂时的成功,不能就此沾沾自喜、高枕无忧,更不能奢侈腐化。可惜李自成与他的手下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大好的江山都让满清人得去了。

所以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要认清自己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小胜则喜,终将使自己所有的努力都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如果没有谦虚谨慎的美德,才能与成功就不一定是好事。“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恃才放旷、骄傲自满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只有谦虚谨慎的人,才能使自己免除祸害。(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推荐阅读:
春秋我为王重生之毒妃魔门败类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帝王业宠妻如令荣耀巅峰危险关系总裁在上我在下上天安排的最大啦
相关推荐:
霸剑凌神烽火盛唐电视门说漂亮话 办漂亮事 做漂亮人 大全集磁场人生要耐得住寂寞绝色总裁是我老婆人生要经得起折磨人生要敢于奋斗爱妃,我们一起玩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