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十五章:伐戎救燕振天下

转眼到了周惠王十年(前667),管仲这年六十岁。这年也是管仲治国战略中最为重要的放税第十九个年头。农人与贫困户经过多年的免税赋,经济上已经复苏。“女闾”的开放,使诸侯各国的有钱人与文人贤士纷纷驭金载银,畅游齐国,尽情挥霍,造就齐国服务业的迅猛发展。随着国力的强大,管仲治国的政策越来越凸现优势。

某天下午,后宫新造的凉亭。齐桓公邀管仲前来喝茶。站在这凉亭上,可以看到一片茶园。齐桓公告诉管仲,这是后宫女人们自己做的。原来,小白品尝芈子的茶后感觉良好,管仲怕芈子成为第二个易牙,便安排大司田甯戚在都城东南的山顶上辟数块茶地,将芈子制作茶的茶树移栽若干过去,又从各诸侯国选一些好品种移植。数年后,茶树进入收获期。从吴越楚三国精选来的茶姑,从事专门的茶制作。管仲又将东南山顶那茶园缩小成微型搬到后宫,供后宫管理。小白经常亲自下茶园劳作,很快,后宫茶园进入采茶期。今年长卫姬带领宫中女人采制。齐桓公请管仲来品尝的正是这种茶。

君臣两人,看着杯中的茶叶浮动,浮想联翩。齐桓公大赞管仲十九年来的功绩,而管仲也不自谦,如实地作出了总结。他说——

莱国对我们在最初经济不景气时曾有过贡献,我们后来对这些小国也采取了优惠措施。如免关税以通货物[①见《国语·齐语》:“通齐国渔盐于东莱。”

]①:不征关税以便之。

厚往薄来,以悦诸侯:厚往,谓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薄来,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如此,则诸侯归服。还实行一条原则是,与列国诸侯聘问,轻其币而重其礼。“令齐以豹皮往,小侯以鹿皮报。齐以马往,小侯以犬报”。

厚币贺诸侯臣民之为善者:诸侯之君有行事善者,以重奖贺之。从列士(甲士)以下有善者,衣裳贺之。凡诸侯之臣有谏其君而善者,以玺问之,以信其言。

遣使节以结好邻国:派遣聪慧敏捷的隰朋,出使齐东边之国。宾胥无坚强以良,派他出使齐国西方之国。卫国之教,危傅以利,公子开之为人方慧以给,不能久而乐始,可作齐使访问卫国。鲁桓公最小的儿子成季(名友,故称季友,又称公孙友)在柯邑会盟后,鲁侯让他居齐为信,其为人,恭以精,博于礼,多小信,鲁国事务均由季友出使。蒙孙在齐住了好几年,我看出他博于教而巧于辞,不好立大义,而好结小信,让他出使楚国。宋、燕、晋各国都选择合适的人出使。小侯既服,大侯既附,五年,各国均与齐通好。

派遣游士以采控各国情势并适时招纳贤士:派遣游士多人,奉之以车马衣裘,多其资粮财币,使其周游四方以号召天下贤士会居营丘。载以艺品玩好,鬻之诸侯,以观其上下之所好恶,择其沉乱者而先征之。别小看那些游士,我将他们打造成齐国的大商队而兼游说者,他们个个都是披着商人外衣兼事外资、间谍双重的使命。

归邻国之侵地以从事亲善:归鲁之侵地常潜。归卫之侵地吉台、原始、柒里。归燕之侵地柴夫、吠狗。指导各邻国防灾通渠及择地筑城,以坚固其边境;四邻见齐善,故多与齐亲善相和。

……

以上各种措施实行以来,中原诸侯都崇信齐侯,怀德畏威。

齐桓公乐呵呵地举起茶:来,敬仲父。仲父啊!一开始,莱、费、谭、杞、琅耶进贡他们的稷或黍十车,仲父却还给他们十倍百倍的物资或真金白银,我真的想不通!现在看来,你做得好!从那以后,愿意做我属国的越来越多。不费一兵一卒,疆域扩大北到燕国,西绕过鲁已经逼近卫,东南则完全是小白的天下。天下第一功劳乃归仲父也。

管仲笑道:谁叫我是你仲父哩。

齐桓公道:看来,仲父已经知道寡人下一步要干什么了?

管仲说:十一年前(前678),鲁侯在冬十二月,于幽邑会你与宋、陈、卫、郑、许、滑、滕等九国诸侯。那是因为楚王灭了息侯入侵蔡国,大有北上掠侵中原之势。郑暗通好于楚。你于当年夏,派兵与宋、卫之师伐郑。兵到,郑表示平服。楚狼得知后于当年秋季伐郑,逼使郑委身楚。鲁侯想以幽邑会盟争取郑国归来。依我看,那不是教训郑伯,是鲁侯并不把你放在眼里,想让你看看他的威力。结果,他败了。

齐桓公笑道:那乳臭未干的小子,让我一眼看穿了,乖乖听了我的。不过,息妫很不该啊!说着,又叹道:晋国之乱,不知仲父如何看?

事情要从周惠王姬阆五年(前67)春说起。

一开春,密切关注诸侯各国动态的管仲就得到了秦国向晋国开战的消息。当时,谁都认为在群山峻岭夹缝中生存的秦国绝对不是晋国的对手。对此,恰恰是管仲发出一句与众不同的叹息:晋国已进入衰竭期!管仲说这话是有根据的,早于秦宣公一年接位的晋国晋献公诡诸并没有意识到,常年和西戎打仗的秦国练就了一支剽悍的军队。这支军队的实力此刻似乎还不及晋国,但它无疑是一支充满野性的虎狼之师。果然,应了管仲的话,实力强大于秦国数倍的晋国最终败在秦国手里,从此秦晋之争成了家常便饭。不自量力的晋献公在秦宣公这里吃了瘪,没有反思,而是挥师杀向骊戎,从此埋下祸根。

此刻的管仲嘀咕了一句,晋武公啊晋武公,我家主公看出你是个人物,才将女儿齐姜嫁给你,指望你助我主公“尊王攘夷”一臂之力,想不到你这么早就走了,还把我们可怜的齐姜、你的妻子嫁给你儿子诡诸,成了你的儿媳妇。你们这晋室,重彩戏不断啊!

管仲的担忧并非没道理。

晋国的社稷在文侯之后屡次被文侯的弟弟成师以及他的后代所骚扰袭击。成师原本封在曲沃,历史上称“曲沃桓叔”。这个桓叔所在的曲沃比晋国的都城还要大,时时刻刻威胁着晋国王室。曲沃桓叔的儿子就是曲沃庄伯,庄伯曾经在晋鄂侯逝世的时候乘机攻打晋国,被周平王派虢公(虢公忌父。周桓王五年封卿士)将军打败。若不是周王室的干预,曲沃庄伯早就篡夺了晋侯的社稷。

曲沃庄伯的儿子就是曲沃武公。此人更不可一世,他俘获并杀死晋哀侯,公然弒君,晋国却拿他无可奈何,只好再推新主。曲沃武公再次诱杀了新的晋国国君小子侯,小子侯是哀侯的儿子,可怜这对父子国君,都被武公这个乱臣贼子给杀死了。消息传到周桓王那里,天子怒了,派虢仲率兵讨伐武公。武公兵败退守曲沃。但贼性不改,于周釐王四年(前678)干脆灭掉晋国原王室。这回,周天子不是周桓王而是周釐王姬胡齐。姬胡齐正在考虑是否兴兵讨伐武公的当儿,武公及时送来数车晋国的珠宝器物。这一来,周釐王改变了前王的做法,直接把曲沃武公封为新诸侯,承袭了原来晋王室的社稷。理由是,曲沃桓叔本来就是晋王室的核心成员,至多算是王室内讧。

这段历史,就叫“武公灭晋”。太史公在《史记》称“灭晋”。实际上,曲沃武公灭晋后,自己改称晋武公。从这一点上看,周釐王做得最为明智。

晋武公年轻时勇猛非凡。在一次出征戎狄时,活捉了戎狄首领诡诸。归途中接报妻子生儿,为了庆祝这个胜利,晋武公将儿子取名戎狄首领诡诸的名字。

儿子诡诸长大后,晋武公的近臣提议给诡诸娶妻,娶了贾国公主贾姬,即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的小儿子公明的后代。历史上,周康王将唐叔虞的小儿子公明封于贾,建立贾国,号为贾伯,作为周的附庸国。唐叔虞是周武王姬发的儿子,所以贾国为姬姓国。周釐王四年(前678),晋曲沃武公代晋称侯,贾国的领土也随之被吞并。在这场战争中,晋武公得到了相当多的财产,还有奴隶与俘虏,其中就有这位年仅十三岁的贾国公主贾姬。诡诸一见贾姬就喜欢上了,晋武公见儿子喜欢,也就让她做了儿媳妇。美艳绝伦的贾姬由公主一下子沦为奴隶,转而又成为晋国太子的夫人,命运的起伏颠簸并没令她高兴,国仇家恨挥之不去,天天以泪洗面,很快忧郁而亡。史官把这件事记了下来,半个世纪后的晋襄公时代,有人提起了这件事,建议封同姓亲戚射姑到原来贾国之地。射姑是狐偃的儿子。狐偃是春秋时期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追随晋文公重耳亡命在外十九年,是晋文公完成霸业的得力助手。

贾姬没留下一子半女。这时,齐桓公的女儿齐姜走进了诡诸的生活。

周釐王三年、齐桓公七年(前679)十一月,诸侯在卫国鄄邑(当时是卫国城邑,今山东鄄城北旧城)会盟。曲沃武公第一次以晋武公身份参加会盟。在这次会盟上,他闻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专击山戎,扼戎族不能进中原一步,心里着实敬佩。加上会上中原各诸侯国拥戴,周天子赏赐,更让晋武公振奋。当作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提出新的战略方针:和睦中原,蓄积力量南伐楚国,晋武公带头站起来击掌支持。管仲建议采取“联姻”手段拉住强势的晋武公,齐侯小白当场就将自己的大女儿、年仅十六岁的齐姜嫁给晋武公。年近七旬的晋武公闻后说:就嫁给儿子诡诸吧。但齐桓公说:这是我们联姻,共同完成“尊王攘夷”的大业。出于这个原因,加上齐姜美丽无比,晋武公当天就笑纳了。

身体强壮的公子诡诸常常出入父亲身边,年轻的齐姜渐渐与诡诸燃起情感之火。晋武公死后,诡诸接位,是晋献公。他做的第一件事是修书致齐桓公,为了齐晋两国的世代友好,他决定将庶母齐姜改嫁于自己。齐桓公问管仲,管仲代齐桓公捎信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我管不了那么多啦!

有这话,晋献公就把这个妙不可言的齐姜接收下来做了夫人。第二年就生了个女儿,取名叫“伯”,人称“伯姬”(后来嫁给了秦穆公),又过一年,生了儿子,取名叫“申”,人称“申生”。申生被立为太子,齐姜自然也升格为第一夫人。

晋献公是个好战多事之人,对于北戎的屡屡进犯,他也出兵回击。在与仇酋交战时,仇酋自知不是对手,便把自己的女儿献给晋献公为妾。晋献公看到这个姑娘比齐姜还要漂亮,更是高兴。就在娶这个公主时,相陪的妹妹被晋献公一眼看中,他用开玩笑的语气对仇酋说:你那个女儿也熟了,顺便一起卖给我吧!

仇酋一怔,旋即明白了。女儿放在家里,另嫁一家还得再陪一份嫁妆,还不如让他拿走算了。晋献公得了便宜,一下子娶了仇酋两个女儿。这两个女儿也争气,分别给他生下了两个儿子:即重耳(晋文公)和夷吾(晋惠公)。

晋献公攻打骊戎,娶回人家两个女儿的消息传到齐国,管仲就有些坐不住了。他需要的不是晋献公去征伐戎狄,而是扼住秦国,使秦虎衰微,让他腾出足够的时间来对付楚狼。他夜夜看天象,想从中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秦武公死时,儿子让父亲身边的女人统统活活陪葬,连仆人近臣在内计六十六人的活葬,震动了天下。这一点,让管仲看出了晋武公与秦武公的不同。

对于秦武公让六十六人陪葬的事,管仲一直耿耿于怀。齐桓公却没悟出仲父的担忧所在。管仲说:主公有所不知,良医可是世间珍品。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建议及早医治,可是左右大臣提出异议: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听了很生气,把治病的砭石一丢,说:君王同懂医术的人商量治病,又同不懂医道的人一道讨论,干扰治疗,就凭这,可以让我知道,如此下去,君王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

讲者无意,听者有心。齐桓公明白了管仲说这事的目的。但他还是有些不解地问管仲:秦武公与晋武公这两人的丧葬有什么不同啊?

管仲说:秦武公走了,带走了自己心爱的女人与近臣,也带走了制造内乱的引子。晋武公走了,最喜欢的女人却留给儿子,也留下了内乱的祸根。这还需要多言吗?偏偏眼下,秦虎之威胁、楚狼之防备都尚可缓一缓,唯有戎狄之患,刻不容缓!

齐桓公乐道:这么说来,仲父是愿意支持寡人出兵啦?

管仲说:兵不可不出,要出即出,出之有名。名则为义而举!无义之战,齐不介入!

齐桓公道:仲父此言,可作为寡人出兵之规矩。

管仲道:如此甚好。依夷吾之思,眼下出兵还可缓缓。他见齐桓公要插嘴,赶紧扬手又说,夏社阅兵,诸侯都看到了齐军之威。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不知主公是否观察到秦使与楚使的表情?

齐桓公说:他们不会把中原诸侯国的军力放眼里,这我早就知道。

管仲告诉齐桓公:夏社过后,我分别与他们作了深谈,人家点出了我们的欠缺所在。

齐桓公再次举茶道:今日可否不讲那些事,让我们轻松轻松?

管仲诧异道:主公这……

齐桓公双手端茶杯道:以茶代酒,敬仲父。寡人想为仲父六十大寿祝贺一下。寡人事先已经让你最信任的甯戚带着季友去与你的夫人田靖说过。田靖回说,你不愿意。可寡人已经在后宫吩咐过,后宫已在准备节目,你若不愿意,让寡人如何是好?

管仲知道小白的为人,他既然这样安排了,推托显然不妥。怎么办?好在管仲从夫人那里知道这事后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此刻他端起茶,对小白很真诚地表示感谢,并将那个办法端了出来:齐国如今确实强盛了许多,也可以担当率诸侯为天子分忧的重任。接下来怎么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我听说东方临海的高山上有只鸟已经伏在那里修炼了十几年,从来没飞出来过,但它一旦出现在天空,那天空则云消雾散,万里晴朗;它一声鸣叫,地撼山摇。于是,有人说它,要么不鸣,一鸣惊人。夷吾以为,主公这次出兵,当如此!

齐桓公兴奋地说:仲父所言正是。依仲父,寡人应该如何做?

管仲说:这些年,荆楚戎狄逐渐强大,中原各国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共同联合抵御,荆楚戎狄见其势,不断侵扰中原,或直入于心脏地带,或伺隙于边疆地区,形势非常危急。

齐桓公说:尊王攘夷,就是我的责任。

管仲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从秦楚使者那眼神里读到了我们眼下迫切要做的事。今天,你要为我庆六十大寿,很好。我就想借这个机会,改变一下祝寿的形式。

齐桓公反驳道:不可。周礼之矩,律而行,行而矩,仲父焉有不知之乎?

管仲说:事因时而变。黄帝七十大寿,诸侯提出要祝贺。黄帝曰,天下未平,不可。诸侯坚持。黄帝让步曰,以平天下之战而贺之,如何?诸侯欣然。主公应该听说过吧?

齐桓公想了想,乐道:你提到那个“涿鹿之战”,我就好羡慕啊!什么时候我也来一场,名垂千古啊!接着,击掌道,仲父要怎么搞,寡人完全听命。

管仲说:城北有块荒地,近水临崖,我想在那里设一台。台上可设寿宴若干桌,台下演武场,我届时饮酒操阵。可否?

听说管仲会操演兵阵,齐桓公感觉很新奇,他知道管仲多次当过逃兵,所以不怎么在意管仲的军事才能,但管仲出征,从未有过失误,这也一直令他称奇。现在见他这么说,便立刻答应并好心地说:仲父只需讲讲即可,摆阵就算了吧!

管仲却认真地说:你应该记得我带兵替主公出征时,与你的对话呀。

齐桓公说:当然记得。我还记得,我问你,战争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你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决策是成功的关键。战争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众的生死,所以军事上的计划决策尤其重要,不能不认真考虑。我当时就十分赞成,也相信仲父有指挥能力。但你说的“成功的一半”,我听来倒是很新鲜。

管仲说:简单地说,一个完整的计划决策过程分三步组成,首先,是思想上的计划决策;其次是人员的计划决策;最后是行动战术的计划决策。

是啊!齐桓公说,依仲父所述,简而言之,首先是要不要打。其次是派谁去遣多少兵乘。最后是到了战场上后,具体如何打。但我想问的是,第一步,如何进行思想上的决策呢?

五个程序、八个衡量标准。管仲道,五个程序先后为道、天、地、将、法。显然,军队的战斗力能否在战场上保持最佳状态,取决于上述五个参数。八个衡量标准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兵众孰强?法令孰行?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夷吾以这八个标准来评估敌我双方的竞争力强弱,并以此预料战争结局的胜负,最后根据预测结果作出决策,确定该打还是不该打。

齐桓公:说得好!可敌,则战之;不敌,则避之。那么,接下来如何进行组织上的计划决策呢?

两个程序,即择将和授权。管仲阐述道,假如某将领尊重上述思想,那么让他统领兵将,他必然会按这个思想去做,胜数就大,这样的将领绝对应当聘用;假如某将领不尊重上述思想,他必然不依你的思想实施,自行一套,胜数难测,你就不会聘他。这是我的授权标准。

齐桓公击掌道:太好了!可为,则择贤任能而为之;不可为,则择贤任能而避之。那么接下来第三步?

管仲答:兵者,诡道也。行动上讲究的是机智灵活、不拘一格,比如: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总而言之,随机应变,因地制宜。这应当由战场上的将领依据战时具体情况决定,庙堂之上的决策均不可照搬。战未开,就取得思想决策的成功,是因为考虑周密、准备充足;还未开战,思想决策上摇摆不定,考虑不周密,准备不充分,是一定会招致战事失败的。由此可见,事先的考虑越周密、准备越充分,胜数就越大;事先的考虑越不周密、准备越不充分,失败的机会就越大;何况事先毫无考虑、毫无准备呢?

齐桓公:观仲父治国十九年来,无事不是事先有谋划,事中有定夺,事后又总结。所以能够事事成功,乃寡人之福也。寡人近期欲出国用兵,仲父也有谋划?

管仲:就是我刚才说的,补上兵将与阵法的一课。主公可不能小视此课,依夷吾看,戎狄之兵,勇猛善战,惯于零散作战,没有集中的习惯。我们出兵无计划,随他们的行动而动,则戎狄强,我弱。以弱迎强,焉有不败之理。如果我们用兵法,施以阵法,好似牵着龙王摆布大江大河,戎狄的散兵游勇就不可能有大作用。我率兵作战,多次胜利,全凭阵法。依我看,用兵之术,尚在兵法阵容啊!

好!齐桓公爽朗表态,王子城父配合你,想用多少兵,由你自己点。哈哈,这就是仲父的六十大寿礼物?好!吾国之幸也!

这是一个吉日。国都城外北边的高地上,架起了高台,台前是块可容兵五万的平地,供管仲调遣。管仲站在台前,他的面前有五个旗手,五个旗手面前的筒不同,分别装有红、黄、青、蓝、白五种颜色旗帜,旗帜上分别绣有鹞、雕、鹖、鹰、鸢五种飞禽。每个旗手面前都只有一个旗筒,筒里置一种颜色的旗,也就是绣一种飞禽的色旗。五个旗手前方是一根三丈高的旗杆,顶部一横杠,从横杠顶到旗手面前,有一根绳子。那横杠尖端可以用绳索将旗滑上,横杠随着旗手的动作而左右摆动。在不远处的四角,筑有高高的瞭塔。瞭塔上的旗手根据帅台的旗语进行指挥。台左右角上架着两面大鼓。两个彪形大汉,各自手操鼓槌,早早就***站那儿候着。

管仲的左右侧边,一边是甯戚,一边是陈完。在他们后面一溜摆开八张桌子,每桌一位上卿或将军,齐桓公坐中间席,长桌左右端就席的是隰朋与王子城父。

管仲笃信周太史的筮卜是有道理的,一开始他对陈完存有戒备,不让他接触到关于齐国的重要事务,陈完也看出来,有时也刻意地避让。久而久之,管仲觉得对陈完太有戒备也不是个事。他想,我何不通过自己的仁义来感化他,改变周太史筮卜的预言,将其培养成我这样的人,我百年以后,说不定还是个好事啊!于是,他改变待陈完的态度与方式,把他带在身边,言传身教,精心打造,让陈完成为真诚而勤勉、死心塌地为齐国效忠的人。陈完在管仲身边,耳濡目染管仲对于兵法、阵法的运用,加之悟性很好,管仲说个阵法,陈完便能立刻在绢上绘出。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管仲私下感叹,陈侯不用陈完是失策,齐侯得陈完可能是大幸啊。

百年后,历史证实了周太史筮卜的预言。

时辰到了巳时,台上人都到齐。随着大鼓槌击三下,发出振聋发聩的声响后,祝师宣布管仲六十大寿典礼开始。

首先,祝师对天祷告文。

这篇由管仲事先拟好的告天祷文阐述了人生与天地的关系,更表明了六十岁的管仲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力图完成齐侯“尊王攘夷”大业的决心。他将在上天准允的三天时间里操练兵法与阵法,邀请大家一起观摩,评点过失,以此度过六十岁生日。

人们意外地发现天际就在祷告文结束时渐渐透开,随着鼓点的继续响起,久久不见露面的太阳一下子跃了出来,整个天地,一片炽烈。众人大呼:相国感动天神,齐国有望啊!然而,真正受到震动的一个人此刻并没引起人们注意,他就是陈完。陈完对着上苍悄悄地合掌祷告。这一动作被管仲的眼角余光关注到,心里暗暗赞许,此子可教也,更坚定了将陈完塑造成自己心目中理想人才的决心。

接着,程序进入了贺寿。

管仲的寿席就在他后面要进行演练指挥的席上。此刻,陈完与甯戚避开了。管仲开始接受大家的祝贺。首先是齐桓公离席前往,对管仲行晚辈式大礼,祝贺他的六十岁大寿。众文武百官见状,立刻改变原来通行的贺寿礼式,而采用朝周天子寿礼仪。这让齐桓公暗暗吃惊,惊奇之余,顿觉欣慰,乐呵呵对身边走过来的鲍叔牙悄悄道:鲍师啊,仲父这寿乃齐国之福啊!鲍叔牙还礼道:齐侯之胸怀,天下之福。齐桓公听了一把拉住鲍叔牙袖子,把他拉到一边嗔怪道:你是觉得我没安排天下大贺?告诉你,这是仲父的意思,他不让全国庆贺,我也没办法。鲍叔牙笑道:齐侯做事,有板有眼,我代夷吾谢过主公。齐桓公道:依我看,夷吾是怕费钱财。鲍叔牙道:非也,齐侯真正登上霸首,我等要奏请主公大办一次。齐桓公连连揖让道:鲍师如此说,那就一言为定。

管仲还礼后,请各位入席。

操练正式开始。

随着管仲站起,甯戚与陈完也站起。在一边的王子城父宣布五万兵将进入阵地。列队按上下左右前中后等成九个方阵,四角塔楼用旗语传来完毕信号。

只见管仲朝甯戚一侧脸,甯戚发出一个命令:复原“涿鹿之战”。

随着管仲嘴里念念有词,陈完将管仲的话转化成旗手的动作语,旗手据此不断地变换着动作,五杆旗帜开始或直或左或右地动作,瞭塔重复着旗语,就在大家看旗帜动作看得眼花缭乱时,场地上的阵式开始搬动,或中间方阵向四下炸开,或四周方阵奇迹般从后左跑到了前右,当你还没明白时,中间的已经到了最后面。

那场景仿佛回到了“涿鹿之战”的现场——

涿鹿之野,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鹞、雕、鹖、鹰、鸢为旗帜,血肉混杀,昏天黑地,涿鹿无输赢,再战阪泉。黄帝多智谋,趁隙腾空而起,摄百兽群鸟之羽毛为葆,遮日月,掩山川,天地混浊墨黑无光明。黄帝再集群兽万鹰之魂,借黑夜奇袭炎帝,利爪撕心窝,铁拳击明目。炎帝惨叫:同母异父之兄,相撕何残忍;既如此,汝干脆剥我皮作羯鼓。言罢,身躯已为黄帝所碎。只剩**,化作龙,乘黑夜变蚩尤。蚩尤做旗,炎帝**贴旗上。旗摇,威武镇海宇。再战,黄帝惧怕,日退万里,溃军不成营。女娲献计,黄帝亦割**贴于旗上。力弥而坚,拼撕再斗。日月无光,时辰无计,转眼亿万年……

当众人喝彩时,鼓点戛然而止。

周围静下来,只有风吹得树叶在台角打转转的响声。所有人都无法一下子从那场景中回到现实中,很久很久,不知谁喊了一声:棒——!众人才被这喊声牵回了魂灵。

齐桓公如梦方醒地站起来祝贺,连连道:仲父,寡人大开眼界啊!

管仲平静地说:接下来的两天,应对策对,与千夫长以上将领说说兵法阵法的应用。

王子城父不顾君臣之礼,挤上前来大喊:太好了,我齐军将天下无敌也。

齐桓公没责怪王子城父的冒失,而是接过话:将军言之极有理啊!

隰朋:相国要两天策对?在下认为,兵法之要紧处是兵啊,训练兵是主要的。

非也!管仲说,人之四肢活动,全在头。领兵统阵在首领。统帅之思想则兵之思想!老孺非战之兵,若排练有素,知阵用兵,亦可御敌!管仲说着指指脑袋,这个是主要……

齐桓公说:众人不必多虑,仲父自有主张。听仲父安排。

众人也都连连叫好。

策对时,台下兵撤了,台上摆放位置也变了,管仲坐南朝北,齐桓公坐北朝南,成君臣对垒状。众臣一一列于齐桓公左右下侧。唯有陈完在不远处设一案桌,旁边整匹绢卷好铺于桌上,笔墨备好,研墨女子三五人在一边忙碌。齐桓公过去看看墨,问:这就是仲父说的,用鱼胶和松炭做的墨?陈完代管仲回答:正是,写在竹简上,与刻的一样。齐桓公点点头:那就好,仲父的文章要传之千秋的。接着又道:我让宫中抬来的这些绢,要比写在竹简上更好吧!甯戚在一边插嘴道,相国令我送绢信于燕,信兵掉水里,信完全浸渍,晒干后与没浸水一样。齐桓公听罢,乐呵呵道:这就好,这就好。

两天内,管仲与齐桓公首先讨论了上古时期,黄帝留下的军事经验篇《军政》,以及伊尹、姜太公用兵法,姜太公布阵术。接着又策对《兵法》《势第》,将“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险易”的军事策划提到战略高度策对。管仲就《谋攻》《九变》《火攻》《用间》《军争》《虚实》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事毕,齐桓公指示陈完,将管仲两天内策对的内容进行整理后抄成简牍与绢本各数份,管仲立刻阻止道:此乃军事上的密事,不可外传,若敌国有之,我师优势必失。齐桓公恍然大悟,便让陈完复抄简书一份呈他。陈完私下备留一份,瞒过众人耳目,悄悄弄回家作为私家珍藏。有人要告发到齐桓公那里,半道被管仲拦下,示意不予追究。陈完知道后,迅速将此简牍砌于墙内。直至陈完四世时,旧宅倒塌,早已改姓田的陈完后人从塌墙里发现这批简牍。知其珍贵,仍然秘而不外传。陈完五世孙田书做了齐国的大夫,他曾经熟读陈完藏于墙中的用兵简牍,自然在军事上呈现出卓尔不群的才干,伐莒有功。齐景公将乐安封给他作为采邑,并赐姓孙。田书遂改姓孙,名书。孙书的儿子孙凭,被授予卿。孙凭就是孙武的父亲。孙武从小得以阅读家藏的这些军事典籍,完整地领悟“有德不可攻”“地制为宝”“知难而退”“强而避之”等揭示深刻谋略的篇章。

齐景公初年(前546),左相庆封灭掉了右相崔杼。接着田、鲍、栾、高等四大家族又联合起来,赶走了庆封。孙武作为田氏后裔,也被卷入。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前517)左右,孙武正值二十八岁的青春年华,毅然离开乐安,告别齐国,长途跋涉,投奔吴国。孙武一生事业便在吴国展开,死后亦葬在吴国,留下兵书《孙子兵法》。这是后话。

作者一直寻找周惠王姬阆在十年(前667)时做的一个梦。正因为这个梦,姬阆授小白“伯”,助齐桓公登五霸之首。说起来,齐侯“尊王攘夷”成功,姬阆功不可没。奇怪的是,习惯于将梦作为大事记入史册的史官,不知为何忘掉了这件事。

各种资料告诉我们:周惠王姬阆的某天清晨是被噩梦惊醒的。他醒来后,用手一摸,浑身是冷汗,再追想刚才的梦,更是心惊胆战,赶紧让侍卫喊来卿士家父。卿士家父的父亲就是那位给陈完筮卜的太史。他到后,姬阆立刻逐走身边人,向家父叙述夜梦。卿士家父听罢,认真筮卜,然后告诉他此梦乃心疾所致。姬阆点点头,问:你能卜出什么心疾吗?

卿士家父看看门口,一片树叶从树上落下,大喊:卫士!

姬阆扬手:莫喊。

已经迟了。树上掉下个人来,落地便亡。

卫士过去,见其胸上挨一飞箭。卫士赶紧过来报告。姬阆叹口气,摆摆手说:卿士,是我叫他爬到树上去的,在那儿看得远。你不该出手这么快。

卿士家父不语,示意把他的那支箭取来。卫士双手捧来,卿士家父取过,从怀里抽出绢巾,抹干净,放回袖里,淡淡地说:不是好侠,也不是好卫士,少一个没事。他心里明白这位天子为何被噩梦惊得魂不附体,忍不住叹道:子颓的阴影没散去啊!

姬阆跳将起来,连连喊:对、对、对……子颓篡位。死有余辜!不能忘记那些帮凶,他们现在还逍遥法外!

卿士家父明白,姬阆的心病正在这里。他想说,你为何还纠结登基四年的那件事?出口时却成了:应予严惩。

说到应予惩罚的人,也就是卫惠公姬朔与燕应公。两人经过一番认真讨论,一致认为卫惠公姬朔真够胆大,敢组织卫燕联军护送子颓篡位。要不是忌父与召伯廖杀出一条血路,保护姬阆出奔郑国鄢邑,他姬阆还能坐在这里潇洒吗?放过姬朔,就意味着怂恿,别人就会跟着仿效 !那么一来,天下还是周天子的么?

朝议已经无数次,也没结论嘛。卿士家父补上一句。

姬阆恼道:我不就愁在这里吗?愁到梦里去了。

每次朝议七嘴八舌一番议论,久而无决。卿士虢公林父(虢仲)提出质疑说:子颓是您叔,他的篡位与别姓篡位有天壤之别。至于天意不让他得,那是自取其咎。事情过去了,该宽大为怀,不再计较。这个话出来,多数大臣表示赞成,说天朝无论出兵与言责,都需要耗掉巨大财力与物力、人力。现在国库入不敷出,无力支持这场战争。

周公忌父则主张严惩。他认为,天子顺序接位,天下瞩目,谁不知道子颓是篡夺?于理于法不相容。这种事若宽容,天下岂不大乱!天朝兵力不足,可以向天下传令勤王。

大臣们迅速形成两派,一派支持忌父,一派支持虢公林父。争了很久,没有结果。

现在,君臣俩又开始讨论,结论还是要严惩卫惠公姬朔。天子的梦,大臣们一向是重视的。卿士家父建议再次启动朝议,但他提出,首恶分子姬朔已去世,为防止众大臣提出人亡可不予追究的话,他建议姬阆先声夺人,父债子还,讨伐卫国,叫卫侯放放血……

果然,朝议刚开始,就有大臣说,如今的卫侯是姬赤,与姬朔性格完全相反,好养鹤,与世无争,去讨伐这样的侯爵,天下怎么看我们啊!

卿士家父立刻出列反驳:他父亲动用了卫国的军队,卫国的民众就要连担这个责任!今后诸侯国君动辄用兵,本国民众有责任制止……

父债子还,这事还是要做的。姬阆不等反对派出列再说话,站起来叫道,一定要严惩!孤再不出这口恶气,就要被噩梦折腾死的!你们看着办吧!

天子动怒,大臣们只好顺从,出兵与严惩的原则定下。出兵,显然不现实,天朝没那么多的财力与兵源。那么,号召天下勤王。这一条,似乎也不行!卫惠公姬朔已经不在,你还发兵声讨,这不是明显表现出你周天子姬阆的气量太小、胸襟狭隘吗?

眼看又要搁浅,召伯廖提出一个方案,他说:齐侯小白多年以行动实践他的“尊王攘夷”,此人要比郑侯识时务,尊重天子。依臣之见,趁此机会封齐侯为“伯”,暗示他去教训卫侯,借板子挨屁股,横竖都先有他小白在前面扛着。

这一意见出来,全场沉默很久,很快,林父、家父等都支持,忌父也表示可行。于是,周天子决定,由召伯廖代表天朝去齐国宣布这一决定。

召伯廖的乘骑是十月下旬出发的,照理两三天就能到营丘。令人不解的是,召伯廖一离开天子,好像把这件重要大事丢脑后了,一路杏花村地旅游,沿途经过大大小小十几个诸侯国及城邑,依常规,特使都只在驿站稍停,喂喂马、加点食料什么的,马上赶路。而召伯廖却是直接入城。天子特使,路过入城,视作天子亲驾光临,诸侯各国均应以大礼相待。邑、采、城,主公、邑官、公室王孙更是要出城相迎。如此一来,两三天的路程顿时变成一两个月的漫漫长途。到了鲁国,他干脆住下。原来,这个最看重礼仪的国家,正逢嫁女的喜事。鲁庄公的小女儿叔姬嫁给莒国国君,莒国派大夫莒庆前来迎亲。由于叔姬的母亲已经不在,年初时,叔姬恳请父亲姬同约见大姐杞姬,请大姐代表母亲主持出嫁仪式上的女事。杞姬现已来到鲁国,正紧张准备几天后妹妹出嫁的事。杞姬从叔姬的使女那儿知道召伯廖来,便要先见一见。原来杞姬出嫁杞国,召伯廖是媒人,杞姬嫁到杞国封夫人,称伯姬,她当然要谢召伯廖!

召伯廖的到来,鲁庄公热情接待,并示意如果公差不急,可以在这里参加完叔姬的出嫁礼仪再走。召伯廖接受了鲁庄公的邀请,认认真真感受一番鲁国风情。鲁国的热闹,让天朝的召伯廖耽搁了不少时日,他到达齐国时,已经是岁末。

岁末的齐国到处都飘着羊汤的味儿。

早在鲁国叔姬的出嫁婚宴上,已有人把召伯廖要出使齐的消息传到齐国。周朝朝议的内容也多多少少被管仲派在周朝内的细作摸得一二。齐桓公得知周惠王姬阆派召伯廖来齐,却滞留在鲁国吃喝玩乐,心里好不痛快。不知内情的齐桓公问管仲:这召伯廖是什么意思啊?管仲佯装不知,只能推说召伯廖到来就知道了。召伯廖到后,不急着下书通知,而是在驿站喝羊汤。齐桓公见周天子特使不下书通知,又不能正式接待,若冒失去驿站看特使,怕礼仪不周遭奚落,只能干着急。数天之后,召伯廖喝羊汤喝得满脸红光,这才下书通知:周天子的特使到来。

齐桓公赶紧将召伯廖请到朝堂上,正式见面。

召伯廖宣布周惠王姬阆的圣旨,封齐侯小白“伯爵”。完后,不再说话,环视左右。齐桓公明白这个动作的内在含义,便命令身边的内侍全部退下,只留管仲一人。召伯廖这时才从贴身衣服里拿出一块黄色的布帛,双手递上说:这是天子密旨,我就不宣啦,请君侯细读。

齐桓公打开一看,有些摸不着头脑,这姬朔已死,你去讨伐他?难道要开棺鞭尸不成?传出去,我不成了助纣为虐的恶人了?他顺手把密诏给了管仲。管仲看后,抬眼看特使。

召伯廖道出缘由,今天子深恶姬朔当年的行为,时刻都想惩治他,今齐侯力量大大超过当年的郑虢两侯,故天子封你为伯,让你去替他出胸中这口恶气。

管仲接口:天朝讲究的是“礼”!让天下知道周礼的权威,遵周礼而知天子令。

召伯廖见管仲这么说,兴奋极了:还是管相一语道破玄机啊!有管仲这话,他可以大胆放心地回去复命啦!

齐桓公早就按捺不住要带兵出国“游逛”了,听管仲这么说,立刻应下这事儿。送走召伯廖,齐桓公退朝后进入内室,长卫姬望见国君,急忙下堂一拜再拜,替卫侯请罪。齐桓公诧异道:你怎么知道我对卫国出兵?再说了,我对卫侯没有怨恨嫌隙,你为何要请罪?

长卫姬回答说:贱妾望见您走进来,趾高气扬,有攻打别国的意思。可是,当您看到贱妾后又改变了表情,这就是要攻打卫国啊。

第二天,齐桓公上朝,向管仲回礼后又让他走上前来。

管仲说:你决定放弃攻打卫国了吗?

齐桓公诧异:你怎么知道的?

管仲说:你行礼恭谨,说话缓慢,看到微臣,面有惭愧的表情,难道不是吗?

齐桓公乐道:好,有你与夫人如此关心我,我知道自己一定不会被诸侯耻笑。那么,这兵出不出?

管仲说:出,天子要你出,你就得出,但要出得漂亮。这个漂亮不是打胜了掠夺人家卫国的女人与财富,那不叫漂亮。

齐桓公问:怎么才漂亮呢?

管仲请齐桓公邀请鲁庄公在城濮会面,并说:城濮与鲁侯会面,我要陪同在身边。

那是一定的啊!有仲父在,我就不用操心啦!齐桓公说着,不解地问,城濮是卫国的城邑,焉可在那里会面?

管仲说:选择在卫国地盘上会盟,卫国当然也会派人来,更重要的是暗中有更多的卫国细作来,那就等于把消息告诉了卫侯!养鹤的卫侯知道你代表天子去讨伐他,他一定丢下鹤来过问这事儿,如果不问,那就是天下最蠢的蠢材啦!后面的话,管仲不用再说了。

齐桓公百思不解地问:动兵非小事,这召伯廖怎么可以如此拖沓?天子不怪他吗?

召伯廖承着那么大的事,一路杏花村地慢悠悠,为的啥?图的啥?管仲心里道,你小白聪明,这事儿怎么就看不出玄机啊!他告诉齐桓公:主公啊,这都是有预谋的,故意的,目的就是要让卫侯明白。明白什么?你想想吧,那个与天子姬阆作对的姬朔已经死了,虽然与你卫侯姬赤没多少关联,但你是他儿子嘛,父债子还呀!出兵护子颓的兵是卫国的,国君有错,民众担之。说白了,这次起兵,就是吓唬吓唬姬赤的。

齐桓公如梦方醒,大喊道:这兵出不得,仗也打不得,要我来做什么镴枪头啊。

管仲没有辜负召伯廖的“慧眼”,他的悟性确实非常好。这节骨眼上,管仲代表召伯廖开始给齐桓公上兵课:这叫刃不沾血,功亦成之。主公,有些仗,是靠出兵声威,而不是摆阵对搏,更不是厮杀一番……

如此一来,齐桓公终于明白这仗该怎么“打”了。他通知除鲁国外的宋、陈、郑在幽(宋邑,今江苏铜山境内)会盟。鲁庄公姬同、宋桓公子御说、陈宣公妫杵臼、郑文公姬捷应邀迅速来到幽邑与齐桓公会盟。齐桓公拿着天子的“密旨”准备随时应付责难。令他没想到的是,召伯廖在这个会盟上出现了,讨伐卫国的理由召伯廖挑明了。

周惠王姬阆十一年(前666)三月,齐桓公率领鲁、宋、陈、郑联军浩浩荡荡向卫国进发,管仲随军而行!

姬赤的卫国,是鹤的天下。头脑简单的卫懿公,喜欢仙鹤,不理朝政。他把后宫变成仙鹤的乐园。上朝,让仙鹤在左右陪伴,为他舞蹈;出门时,让那些仙鹤前呼后拥坐在前车上开路。他甚至还给仙鹤授不同的官职、官俸。然而,他对民众生活漠不关心,国家大事更丢在脑后。大臣劝谏,全为耳旁风。若有谁敢言辞激烈地批评他,他就将他们关进监狱。

齐桓公率联军而至,驻扎下,布好阵势,通知卫侯。姬赤得报,并不朝议,也不与谁商量,带上两只鹤,亲率大军迎敌。双方一交手,姬赤立刻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只得跑回城里,紧闭城门。齐桓公率兵追到城下,见城门已关,问管仲怎么办。管仲告诉他,让士兵在城下骂,骂得卫侯受不了,就会出来。果然,一个时辰后姬赤站在城墙上,质问齐桓公:我们卫国并没侵犯你,你干吗无缘无故率军攻打?

齐桓公在城下义正词严地告诉他:卫侯朔不尊王命,与子颓密谋反叛,实乃罪不容诛。我奉王命率联军而来,怎能说是无缘无故攻打你国?

面对着这种指责,本来就拙于辞令的卫懿公顿时哑口无言,结结巴巴地辩解:先君的罪过,与我无关啊!

齐桓公根据管仲的授意,告诉他:正是与你无关,你完全可以让我进城谈判嘛!

卫懿公姬赤觉得有道理,命令长子开方打开城门,亲自到城门口迎接齐桓公。

谈判过程中,遇到了麻烦,即如何惩罚的量刑问题。召伯廖并没告诉齐桓公如何治罪卫国,齐桓公面对认输的卫懿公便不知该怎么下手了。他想问问管仲,管仲却因急事提前回国去了,留下一只锦囊,说是半月后才能打开。怎么办?小白总不能让联军依常规对卫国都城来一番掠夺吧,更不忍把卫惠公姬朔从坟墓里抬出来鞭挞。要么绑上卫懿公去交给周天子惩罚?也不妥啊!怎么办?双方僵持着。卫懿公对联军好吃好喝招待着,卫国的美女任齐桓公在内的联军诸侯把玩得心情舒畅……

半个月过去,卫懿公头皮发麻了。再下去,卫国要被吃空了,怎么办?他的长子开方献计道:齐侯率联军远道而来,不给点甜头,岂能退兵?

卫懿公一听有理,赶紧让人从国库里拿出整整五车金银珠宝、布帛,由开方带着这些宝物去见齐桓公。看着这么多的金银玉器,齐桓公想,玩得够了,该收场啦!想到管仲先前留下的那只锦囊,打开一看,里面一支竹简,正面空空,什么也没有;翻到背面,有几个字:“不可带卫人回”!齐桓公有些恼火:仲父啊仲父,你就怕我带女人回来?我这刻有心玩女人吗?倒是甯戚提醒他:正面相国留空白给你,是让你见机行事啊!至于背面,那是私下的意思嘛……小白一拍脑袋,大呼明白啦!连连道:那姬阆无非要个面子,不如让卫侯写封认罪书,再把这些金银送些给周天子,差就可以交了。甯戚与众人都说好。齐桓公立刻喊来开方,告诉他:天子曾有令,罪不加子孙。只要你们今后奉公守法就行了,何必破费呢?卫国既然拿出来了,哪有收回的理?推让再三,齐桓公顺水推舟收下。

开方一见齐桓公收下了礼品,立刻跪在齐桓公的面前,请求留在左右侍奉。

齐桓公深感意外,不解地问:你是卫侯长子,按长幼,应为太子,将来便是卫国的君主。何故舍去尊严的地位,屈为齐臣?

开方说:您是天下少遇的明君,若能在您左右效劳,此生足矣,何惜别物!

原来,开方从这件事上看透了官场,也彻底改变了处世态度:父亲虽为一国之君,因是弱国,看人眼色行事,没尊严,遭羞辱!还不如做个大国的权臣实惠。

齐桓公收留开方,隰朋提醒他管仲的话。齐桓公笑笑:仲父是劝我少带卫国女人回去,有两个卫姬,后宫已经要大乱了,没说开方的事嘛。

管仲知道齐桓公带回了开方,问甯戚。甯戚说:主公认为你是不让带美女回来,有两个卫姬够麻烦了。管仲叫苦道:带多少女人,那都是女人,是他的私事,需要我管吗?放着太子不做,而来当奴仆的人,能是个安分人吗?众人顿时明白了相国的苦心,也对开方多长了只眼。众人的议论传到齐桓公耳边,他听不进,几番要管仲给开方任职,管仲不给,他便留在身边使唤。管仲是相国,管国家大事,见齐桓公留开方在身边,也不便再说什么话。伐卫的大军回来后,齐桓公派隰朋到洛邑回复周天子,将卫国的认罪书呈献周天子姬阆,并将那些原本给他的金银珠宝完全奉上,替卫懿公求情。

周惠王姬阆见卫侯姬赤自知其父有罪,愿献上珠宝请罪,加上齐侯说情,自然就算了。

卫懿公知道后,对齐桓公更加感激涕零。

莫说后人对周惠王如此封齐桓公为“伯”认为勉强,就是当时的齐桓公也觉得不地道,所以他不取卫懿公给的金银珠宝。可见齐桓公在当时,绝对是位君子。

伐卫结束,齐桓公没将鲁、宋、陈、郑联军解散,而是带回了齐国。

管仲见他将这支军队带回国,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想把他们也训练成齐军吗?齐桓公乐呵呵地说:正是,我们要教会他们使用齐国的兵法。管仲故意说:训练好了,他们回国与我们作对怎么办?齐桓公笑道:仲父会把他们训练成叛逆师傅的人,那教育还有什么用?

好!此话正中夷吾下怀啊……管仲道,我就想把自己的兵法与阵法好好传授,让中原诸侯练就一支铁骑,对付那北来的戎狄!

说到北边的戎狄,齐桓公就想到了齐姜,想到齐姜,自然要问到申生。管仲叹道:天下无道啊!天下无道,遂使苍生蒙冤!齐桓公问:此话怎讲?管仲说:你愁着晋国,晋国还真的出事了,就出在那两个骊戎女人身上。齐桓公恼道:晋侯就不能学我的样子,别听女人的吗?管仲又长叹了一声:当今有几位主公这样的明君啊!

齐桓公恼着,急呼道:仲父快快说与我听。

管仲说起了晋国的故事。

事情要从周惠王姬阆五年(前67)春上秦国与晋国那场战争说起。那场战争,晋国败了。败了的晋侯诡诸,没有总结原因而是转身于第二年攻打骊戎部落。

起因是晋公子重耳和夷吾因狩猎迷失方向误入骊戎被作为细作抓获。早有吞并异族扩大势力念头的晋献公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便发起进攻。但他没想到,重耳与夷吾在骊戎部落受到的是礼遇。原来待嫁的骊戎公主骊姬一见重耳与夷吾,芳心顿乱,妹妹少姬看出了苗头,将这事告诉了母亲。就在商量如何趁归还重耳与夷吾并提亲事时,晋献公兵逼骊戎!骊戎不堪一击,骊戎老酋长在最后一刻请求留他与小孙子一条生路,代价是献给晋献公两个女儿,因为重耳说过,他喜欢骊姬。

晋献公怒道:有这种事?敌国交火,竟然允许私情!下令把重耳与夷吾喊来问情况。

重耳告诉父亲,他与夷吾是在狩猎时误入的,人家没亏待我们。接着,重耳表示愿意像父亲当年那样娶异族女子为妻。夷吾也在一边劝说。晋献公假装答应。当看到骊姬与少姬时,晋献公那颗壮士暮年之心萌生新欲,手一挥,将骊姬与少姬带回留在身边。年老好色的晋献公设下酒宴款待骊姬,善良的骊姬不知是计,误喝了含迷药的酒,而少姬看出破绽,佯装喝了,假装昏迷,且看晋献公干什么。原来,晋献公自知年迈力弱,不能驾驭这两个小姑娘,所以先用药迷倒再实施占有。不料,少姬宁死不从,晋献公拔剑将她刺死,而昏迷中的骊姬被晋献公占有。

骊姬醒来,知道自己已成晋献公的人,哭着要见妹妹,左右支支吾吾不说。在骊姬的再三逼问下,才知道少姬没被药迷倒而被刺死,父亲兄弟们也都被杀尽!听到这个消息,骊姬痛哭欲死。宫女把骊姬的情况向晋献公报告后,晋献公问士蒍怎么办。

士蒍说:你立刻为她的父母做墓,让她去看啊!如果你不喜欢她,那就算了。

晋献公依照士蒍的意见,为骊姬的父母做了墓。选了个日子,骊姬去给父母扫墓。这座墓就修在骊戎原来的地方。这里森林稠密,虽然晋献公安排了卫士,但现场还是出了事,骊姬被蒙面人劫持。

劫持骊姬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叔伯堂哥骊弘(优施)。骊弘告诉她:少姬没死,被夷吾救活了。骊姬听说妹妹没死,打起精神问骊弘怎么办。

骊弘说:妹妹,我们兄妹这次相见,还不知道以后能否再见面,让我先拥有了你吧!

骊姬连连后退说:万万不可,我已经是他的人了。

骊弘却坚持一定要占有,她拗不过,只好让他占有。事后,骊弘说:我有个复仇的计划,这个计划要你配合!你不但要活着,还要好好地活下去。你肚子里的孩子应该是我的,是我们骊氏的后人。让我们的后人做晋侯吧!

骊姬害怕了:这么遥远的事,能办到吗?

当然能!你要利用你的美艳搅乱他们!骊弘说。

骊姬明白:国仇家恨如今系我一人,我再死,石沉大海,终无天日。于是,她哭着跪下去,朝着父母坟地的方向叩拜,乞求父母的原谅,为了复仇,她只能这样做了。

当找到跌落在悬崖腰间树枝杈上的骊姬时,晋献公相信她是从劫持她的人手里逃脱的。回到晋献公身边的骊姬变得十分听话,尤其是对晋献公生活起居的侍候,更是无微不至。当晋献公对骊姬恩爱有加时,骊姬向他提出能不能从民众中选位好乐师进宫来!她特别喜欢听从黑石头片上敲出来的音乐。晋献公笑了:你怎么知道的啊?

骊姬:听说的,就是没见过啊!

晋献公点点头:那是黄帝时代的乐器,叫磬!我们这里没有会敲那种音乐的人。但我会立刻安排人去周朝寻找。

很快,有一位叫优施的乐师来到了晋献公身边。

优施就是骊弘,进宫不久便被召到骊姬那里去演奏。晋献公因有急事被喊走,优施立刻要求与骊姬苟合,骊姬欣然顺从。事毕骊姬说:今天感觉不对,可能有希望了。

优施说:我们不是寻求刺激,更不需要男欢女爱。复仇高于一切。

他们并不知道,武士密切关注着优施的行踪。就在他们苟合结束,骊姬送优施离开后回转屋时,这位武士过来对骊姬说:刚才那人我很面熟,他就是骊戎的武士,与我交过手。骊姬故作惊慌:真的吗?太可怕了。除了你知道,还有谁知道啊?

武士摇摇头。骊姬灵机一动,喝退左右,趁没人时突然抱住武士亲他的嘴。武士一时被搞得情yu勃发,反过来把她抱到榻上。骊姬见他中计了,便要他把舌头伸到自己嘴里给她亲,武士舌头猛猛进入骊姬的嘴里。骊姬抱紧他,用尽全身力气,只听得武士“啊——”推开骊姬,跌跌撞撞,满嘴是血地逃离。骊姬吐出她咬下的武士舌头,假装昏倒。宫人进来见此情况,立刻抓住武士,报告晋献公。晋献公看到被骊姬咬下的武士舌头,挥手下令把武士砍了。任凭武士如何比划,没人能够听懂武士说什么……

晋献公并非粗人,心也很细。他琢磨骊姬咬武士舌头这件事并非简单,暗中找宫女询问。宫女密奏:武士看到乐师优施进去奏曲,过了很长时间,乐师刚走,武士就进去对骊姬说了认识乐师的话,骊姬就把我们喝退出去,后来就发生了……

晋献公心里明白应该做什么事了。他下令把优施找来,但优施不在宫里。

优施离开骊姬后,立刻到了夷吾那里,这几天他一直在夷吾那里,动员夷吾把少姬献出去,否则有性命之忧。夷吾也知道父亲一旦知道少姬在他这里,对自己不利,但他深爱着少姬,几番少姬都主动献身,他因惧怕父亲而不敢要。

今天优施到的时候,夷吾到重耳那里去讨主意了。因为晋献公公布了一位武士想占有骊姬被处死的消息。

优施见到了少姬,立刻喝退了身边人,两人单独在一起时,少姬问那武士与姐姐是什么事。优施告诉她,那人看到了他与骊姬zuo爱的事。少姬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优施告诉她:为了复仇。你现在也要这样做。少姬明白他这样做是为了能够让诡诸这个老家伙的女人生下属于他们骊戎的后代,也就高兴地配合。少姬与优施一直待到第二天早上夷吾回来。夷吾知道优施是少姬的哥哥,并没在意他们单独在一起。他一进门就告诉优施:父王在到处找你,你不能让他知道是在我这里啊!

优施告诉夷吾: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我现在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离开这里;第二,如果想留下来,我必须净身做阉人。

夷吾诧异:你怎么知道的?

优施笑笑:这就是我的过人之处。请允许我与妹妹再待一会儿,说些私情话,好吗?你与你重耳哥找介子推商量的结果也是这样的,对吗?如果你愿意让我与妹妹在一起半天,我一定动员她顺从你们的安排。

夷吾几乎是惊讶地张着嘴点头的,然后就把随从们都喊走了,屋里就剩他俩。

少姬与优施又继续zuo爱,直到非常疲倦才停下。

有人把这件事告诉夷吾。夷吾不相信地摇摇头:他们不会的。不要管他们的事,如果少姬是这样的人,她早就会先给我了!再说,她马上要到父王那里去了。

日落时分,夷吾派人过来让少姬重新打扮,趁着黄昏将少姬送给了晋献公。

晋献公得到少姬并没表现出特别的高兴,他与夷吾说话间透露出内心的恐怖,他真的怕少姬什么时间害了他。对优施回来,却表现得非常高兴,问他是否愿意留在宫中。优施表示愿意。

晋献公故意试探:我让你选我后宫的所有女人,你愿意与她们多少人寻欢作乐都可以,时间只有一天。明天日落时分,你必须接受净身。

优施说:为了表示我对国君的忠诚,现在就净身。

净身后的优施完全自由地出入后宫。

就在这一年的冬天,骊姬生下了一个儿子。晋献公非常高兴,为这个儿子取名“奚齐”。

第二年开春,少姬也生下了一个男孩,长相与奚齐活脱一人。晋献公给他取名“卓子”。

优施虽然成了阉人,但骊姬仍然与他走得很近。有一天,骊姬问他:我们现在还不能复仇吗?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优施:急了些,你先把三位公子的地位固定下来,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已经到顶。人一旦知道自己的地位到顶,就不敢再有非分之想。这个时候的人心,很容易被击败。

骊姬:你的意思?

废太子申生,改立奚齐做太子。优施告诉她,太子申生贤能孝悌,又曾屡次建立奇功,深受群臣民众拥戴。但申生这个人胆小怕事,善良心软,极易受辱而不容易解脱!他的这个弱点,是我们最好下手的地方!接着又说,趁你现在还控制得住国君,一定要做出表面上特别善待申生的样子,私下用不义的罪名羞辱他,使他脆弱的意志发生动摇。

骊姬担忧地说:就这样无缘无故废太子,恐群臣不服。公子重耳、夷吾等和申生都很友善,恐怕会节外生枝。

优施在她耳边如此这般一番嘀咕,骊姬明白了。

齐桓公着急道:申生处于这样的危险中,我们能不问吗?再说,齐姜如今也名存实亡。

管仲劝道:晋国的事,我格外关注。骊姬受宠的消息频频传来,我坐卧不安啊。况且,我们现在还没能力长途跋涉去干涉晋国的事。齐桓公急了:那怎么办?不成,我要千里救申生。管仲劝道:事情还没那么急,眼下,先派细作扮作商人去晋国,掌握晋国的情况,关注申生的命运。至于郑国参加伐卫联军,是好事,楚狼知道,绝对不会放过郑侯的。斩断楚狼伸向中原的魔掌,可是当务之急,比秦虎更为迫切。

齐桓公想想也对,便把齐姜与申生的事放了下来。

事情就这么巧,管仲想着这事儿,事儿就来了。

郑国派日行千里的快乘送求援信致齐侯:据我在楚细作来报,楚已于本月(前666年5月)出兵乘六百辆千里袭我国都,务请齐侯将那支联军直接开来救我。

管仲掐指一算,楚狼这么快伐郑,莫非楚成王熊恽(芈,亦称熊)已经知道郑派兵参加伐卫联军的事?

事情完全出乎管仲的意料。故事还是要从息妫息夫人说起。

楚文王攻打巴国失败后受伤而死。他的长子熊囏即位(前676)。即位不久,熊囏得知国人喜欢弟弟熊,为了剪除后患,他决定杀掉熊。得到消息的熊在国人的帮助下逃到隋国。隋国派奇侠配合年幼的熊,以袭击熊囏的方法杀死了他。这件事发生在周惠王姬阆五年(前67)。熊即位为楚君,后人称楚成王。当时他还年幼,封自己的叔叔子元为令尹,辅助国事。没想到,这位楚令尹子元早就垂涎息妫的美妙。楚文王死后,楚令尹子元先在宫侧建了一座别墅,每天唱歌跳舞引诱息夫人。息夫人哭着说:先君舞刀,是为了出兵中原;现在楚国已十年没到中原了,令尹不思为先君报仇,不考虑出征中原,却在我这个未亡人的旁边歌舞,什么意思!

子元想想也对,你说我不思进攻中原?好,我做给你看。找谁呢?这时,细作报郑国背盟参加伐卫联军。子元闻而大叫道:夫人不忘旧仇,我却忘之乎?这就攻打郑国。

面对楚狼之军,郑国早熊一年登位的姬踕问计于上卿詹叔。詹叔计算齐侯率联军到达时间,最快尚有三五日,如果能够拖延时日,楚退兵之事则成。便提出,迅速撤出纯门(郑都远郊的郭门)与逵市的兵及民众,待他詹叔略施一计,看能否借苍天几日以缓之……

齐国的兵将不能马上到,郑侯姬踕只能听命于詹叔。

楚军的军队在子元亲率下,将军斗御疆、斗梧、耿之不比数人为前锋,赶在秋天前来到郑国远郊,军队立刻入桔柣之门。斗御疆之子斗班、王孙游、王孙喜殿后率众车入纯门,并占领郑国远郊的大市场逵市。放出话,郑国如果退出与齐国的联盟,楚国可以撤兵。

任凭楚军如何高喊,空旷的城里只有回音,没人出现。楚军此刻再看高悬的城门,似乎与众不同。着人爬上去细看,厚数尺,铁索悬连,数丈之高。如果落下,这六百铁骑顿时无处可藏!于城墙上点火丢下去烧,楚军便是烤鸡;若是放水,如此厚门,水不泄,楚军便成瓮中之鳖!

子元心有余悸,赶快派人前往新郑打探。果然回话说,郑国城门大开,城内井然有序。子元思忖:郑国设了埋伏,便命令士兵赶快退出逵市,设帐篷驻于纯门之外,以防不测。

过了两日,细作传来消息说,郑侯已率后宫至桐丘(今河南扶沟西二十里)矣。齐侯亲率宋鲁两国精兵于两侧包抄过来,距此不足百里。

子元想,齐军将我退路截断,郑国从正面攻打,我军腹背受敌。战败之人,如何有脸见息夫人?我兵至郑国桔柣之门,也算是胜了。于是,趁夜色遁去。

齐桓公率军赶到,郑国的谍报:“楚幕有乌,乃止。”[①见《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①

敌军已撤,齐桓公召集大家商量如何办,特别是楚军神速,军容强大,不能不使中原诸侯心有震撼。王子城父私下告诉齐桓公,管仲在他们出发前曾对他说:如果仗不打,从速回国;楚国眼下会有内乱,我们要利用楚国内乱给我们的时间去争取别的。齐桓公想想也对,侄女在晋,太子申生有危险,仲父料事如神,得赶快回去。

令尹子元攻郑无功而返,楚成王非常不满,念及是自己亲叔,强忍未发作。子元却肆无忌惮,亲自向息夫人报凯旋喜讯。息妫说:楚军得胜乃大事,理当告于太庙,让祖宗知晓,告诉一个未亡人有何用?

楚成王虽然年少,一向看子元不顺眼,知道他打母后的主意,一时拿这位重兵在握、党羽甚多的人没办法。时间稍长,子元见楚成王拿他没什么办法,竟然将自己搬进息夫人宫中,在其隔壁安床睡下。他哪里是睡觉,辗转反侧在床上寻思如何冲进息夫人房中,将其好好搂抱一番。

消息传开,三朝元老斗廉按捺不住,冲进宫里骂子元:这是王宫,你怎么能住这里?

子元暴怒:楚国是我家,我住自己家,关你什么事?我是令尹,你也敢管?竟令手下将斗廉关起来。

隔壁的息夫人感到事态危急,便叫人去找斗穀於菟(子文)。斗穀於菟得悉息夫人的话,连夜进宫觐见楚成王。楚成王授权于他解决子元。为了一次性成功,斗穀於菟带斗家的斗梧、斗御疆及斗御疆的儿子斗班,悄悄潜入子元住处。

是夜,子元搂着宫女睡觉,故意将声响弄大给息夫人听。有人悄悄进来竟没发现,当他发现有刺客,迅速起身应战。数个回合后,看清对方是斗班,他骂道:你这黄毛小子,敢对我下手?斗班接话说:正是。我奉成王之令捉拿你。斗班血气方刚,越战越勇,但一时拿不下。子元瞅机会开溜,不料斗梧、斗御疆赶来,趁子元分神之际,斗班一刀砍下其脑袋。

消息传开,管仲道:熊 太急,给我们留的时间太苛刻!

闻管仲此话,齐桓公问计道:楚国自武王即位后,屡屡进犯中原。熊除掉子元后,恐怕又要对中原用兵了。仲父,寡人想与楚一战,你以为可否?

非也!管仲说,楚国熊还年轻,至少目前不会直接进攻中原。如果我们要讨伐它,面临两大危险,首先是北面山戎与我国邻近,一旦知道我们伐楚,山戎势必趁机侵犯我齐域,若不消除这个危险,伐楚必将两面受敌。楚国离我国很远,千里远征,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其中的关键是我们这么多年善待诸侯各国,他们是不是能心甘情愿地配合我们伐楚?依我看,眼下最要紧的是让濒临灭亡的国家迅速恢复正常,使**的国家尽快安定下来。到那时,各诸侯国才会愿意听从我们。熊这么快就灭掉子元,不完全是息妫的原因。依我看,关键是子元挡了他治国用人的路。我听谍报,楚国边境都有重兵把守,这种情况下,若硬打,我们没多少便宜可占,只有等待时机。

齐桓公想想也对,便说:鄣国(今山东泰安东平境内)原是纪国的属国,纪国被先君襄公灭后,鄣国至今不肯服从我国,寡人想带兵征讨,你看怎样?

管仲劝说道:鄣国虽小,也是个诸侯国,公爵爵位。与我国同姓,也是太公的子孙。太公当年将齐国留封给嫡子,而将鄣国分封给庶子。到了太公之曾孙、齐侯姜伋之孙、姜隐之子姜虎时,被正式封于鄣国,史称鄣穆公。灭掉同姓是不义之举。我历来主张能不动兵的尽量不动兵。对于鄣国,我们可以在纪城附近操练阵法,让鄣国害怕;同时派些人贿赂鄣国宠臣,在鄣国制造**谣言。这么一来,鄣国必然会投降我国。

齐桓公担心地问:行吗?

当然行。管仲亲自指挥,他让王子城父与隰朋、甯戚等人带上那支联军,开拔到纪国附近。管仲带着陈完等人,整天对这支军队进行阵法操练,数万人喊的口号就是进攻鄣国!鄣国就在咫尺,阵阵响彻云霄的口号声让他们心惊胆战,时时感觉齐联军就要打进去,人心惶惶想着退路,思考如何逃难。渗透到鄣国境内的细作们,大肆散布齐侯率数国联军进攻的消息。同时,管仲派出的细作贿赂鄣国重臣,让他们在朝廷替齐侯说话,使鄣国上下都一致认为,只有投降才能有出路。就这样,军事恫吓与金钱贿赂构建的战略措施,迫使鄣国国君派出使者来到正操练的军中见齐桓公,商议投降事宜。

周惠王十三年(前664),齐桓公终于占有了鄣。

齐桓公很高兴,赞赏管仲说:仲父的谋划是万无一失的。

管仲谦虚地说:那是主公的英明。说着,听到外面有脚步声,便对齐桓公说:大概是燕国有难了。齐桓公不相信地问:仲父真的料事如神吗?

等来人到面前,果然是报告燕国被山戎入侵的事。

燕国使者求见齐桓公,告说山戎进犯。

这支山戎系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也称为北戎、夷戎。《史记·五帝本纪》曰:“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民于北蛮。”夏称“戎”,商称“奚”,周仍称“戎”。有国为令支(亦称离支)。其国西面是燕国,东南面为齐国、鲁国,令支界于三国之间,善骑马作战,以“射猎禽兽为生”。“随畜牧而转移”的山戎并不把国界当回事,常常因畜牧与生存需要,随意进犯中原国家。为躲避山戎的侵袭,燕国忍痛放弃了经营近三百年的琉璃河国都,迁徙到东南方的临易水附近的雄县、容城一带。善于造车、最早将青铜用于短剑扬威一时的山戎族,并不满足于现有的区域,常常越过燕、蓟,渡过黄河攻打齐国。史载,周平王五十一年(前70)春,戎主动请与鲁会盟,表示友好。“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戎请盟。公辞。”[①见《左传·隐公二年》。

]①周桓王六年(前714),“北戎伐郑,郑伯御之,患戎师,曰:‘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②见《左传·隐公九年》。

]②由此可见,山戎的军事、经济力量之强大,英勇善战,称雄中原北也是很自然的事。周桓王姬林十四年(前706),山戎侵犯齐国,齐僖公差点兵败山戎,多亏郑国派太子忽出兵救援,才将其打败。

今山戎趁齐与鄣发生摩擦,率万乘骑兵侵扰燕国,切断燕齐通道,迫使已经避其锋芒的燕国再作臣服。情急之中,燕庄公派千里马抄小路向齐国告急。齐桓公令内侍先带燕使到驿站休息。时值管仲小恙(感冒)卧床休息,齐桓公亲自上门,先私问:现燕遭山戎凌辱,可否救之?

管仲回说:“山戎有冬葱、戎菽,今伐之,故其物布天下。”[③见《管子·内言》。

]③意思是说,山戎民族种植冬葱、戎菽,今去山戎那里掠夺回来,研究广泛种植,让全天下的人都会种植、食用。冬葱即大葱,戎菽是豌豆。其他豆类也称戎菽。

意思很明白。齐桓公心里有了底,立刻召集众臣动议救燕之策。齐桓公上朝途中遇到哀姜的生母、齐襄公诸儿的妾在中门挡住他,诉说家事。这种事,应该是在后宫说的,守殿值日官出于什么原因,将她放入朝议之地,偏偏他不能推辞这位嫂子!好不容易把哀姜母亲打发走,齐桓公这才朝殿上来,那脸上的表情仍然带着“愠怒”!

这满朝文武并不知道中门外的故事,揣摩主子的心情与表情是他们共有的专长。由于齐桓公沉着脸进殿,他的表情误导了走向,导致元老派代表首先反对出兵救燕。

齐桓公冷冷地问:寡人接位初年,你们与高傒天天嚷着出兵,今天怎么啦?

国氏出列陈述理由:齐国曾搞过数次诸侯会盟,燕国从未参加,我们没义务为这个国家劳师远征。其次,跨境远征从无先例,风险极大,胜数几无。

众臣一致支持国氏的意见。连陈完与隰朋都不赞成出兵。

经过吵吵嚷嚷半天的争论,这次朝议的结论是不出兵。

这下齐桓公心里没了底,他是想出兵的,依他以往的脾气,站起来慷慨激昂一番,武断决定出兵。然而,毕竟是四十八岁的人了,有些沉稳了。见大家都反对,心也沉下来,转而细细一想,大家的反对也许有道理,再说,管仲没来上朝,我何不再去他家中细究一番!

刚刚感冒发过烧的管仲,仍然不能下床迎接齐桓公,齐桓公并不在乎,嘴里喊着仲父,直奔床榻。齐桓公急急把朝议情况告诉管仲。管仲十分诧异,从来朝议没那么一致过!出现这种情况,不能小视。齐桓公问:仲父主张出兵?!管仲说:尊王攘夷的旗号打出了,能不去救援吗?天下怎么看我们。现在的天下,南方的楚狼,北方的戎族,西方的狄族,还有正崛起的秦虎,哪个都对中原的稳定构成威胁。作为盟主,就有责任、有能力保护中原各国的安定。山戎曾构成过对齐的威胁,是郑侯派太子忽救援才免其难。现在燕国有难,理当前往。打败山戎不仅是让燕国感激我们,更重要的是消除中原北方一大心腹之患,真正让诸侯看到我们“尊王攘夷”的作用。

齐桓公:那么如何救援呢?

管仲建议:先争取各国支援,组织联军出征,胜数骤增。

齐桓公立刻派特使飞马驰骋各国,希望各国能够提供兵力支援。没想到的是,无一国愿意随霸主齐桓公去冒此风险,不仅如此,还迅速召回了先前在齐国参加联军的部队。有诸侯甚至回话说,燕庄公与我们从不往来,他的死活我们凭什么要管?另有诸侯告诫齐桓公,戎族不好惹啊!什么山戎、北戎、夷戎,都是野蛮人,生活的地方地理环境凶险,加上剽悍,谁去谁赔上老命……

怎么办?再次朝议,管仲带病上朝慷慨陈词,力主出兵救燕。鲍叔牙、隰朋、宾胥无、东郭牙、甯戚、陈完等主要官员表示支持。国氏、高氏等反对派的态度顿时弱了。朝议通过出兵方案。管仲提出这次出兵与历次不同,这次带着高度的险情,兵员素质也要高!为此,管仲建议齐桓公在玄门外集兵誓盟,昭示天下齐国出兵的理由!

齐桓公问:要不要将讨伐北戎誓言送诸侯各国?

管仲摇头:不必!胜利回来再说吧。

此时的管仲,心里对伐戎的胜数并无把握。但是,平时齐国口口声声“尊王攘夷”,现在北戎侵犯燕国,迫使燕庄公逃难,这种情况下不去救,“尊王攘夷”不成了空话?燕国过去对中原诸侯不亲,那是他的错,但不能因为这一点就不施救。再说,这段时间,管仲观天象注意到燕国方向有乌云时时遮蔽,但很快退去,可见其中玄机蕴含。这玄机在哪儿?他决定抱着一线希望去救燕。只要“尊王攘夷”能够成功,哪怕丢掉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这些话,管仲一点也没有透露给小白。他决定代齐桓公出征。没想到齐桓公坚决要亲自率军出征。这么一来,管仲只能随主公出征,王子城父做前锋,隰朋、宾胥无、陈完等随行。国内就留鲍叔牙与甯戚主政,负责粮草供应。齐桓公说:仲父身体欠佳,还是留家里吧,让甯戚随我去。管仲把手一抬,义不容辞地道:此举非小,老夫今年六十六,远征的机会不多了。就按我说的去准备吧。

冬日的初阳,依然带着秋天的豪爽,太阳晒在人身上热烈烈的。

齐国国都营丘城北的玄门外,一片空旷的高岗地上,聚集着当时诸侯各国中军事力量最强大的齐师。手持铁精兵器的精锐齐兵每三千人成一方阵,整齐列队六个方阵,呈八卦型排在最前方,紧挨着的是五百乘战骑一队,六个列队。在当时,除北戎外,诸侯各国唯有齐国能有这样一支骑兵。最后是二万辆战车,每辆战车上四名武士,左右两名武士为前锋,后面两名接援,整个战车也排成阵势。另有步卒十万。号称二十万兵力。所有阵队前分别有绣着鹞、雕、鹖、鹰、鸢飞禽中一种的旗帜;每个方阵队伍中又分出不同的五色旗。四架高入半天的鼓塔,每座由六匹战马驭着,鼓塔上各有一名壮士,擂起战鼓,震耳欲聋!

随着擂鼓手点击鼓,整个队伍由原来的面北改成面南。队伍南面正中是座临时搭起的高台,坐南面北。台上齐桓公两边分别站着随他出征的将军们。在齐桓公左侧台前方,祝师开始率领大家祭天。

祝师嘴里念念有词:上天伟大而又辉煌,洞察人间慧目明亮。监察观照天地四方,发现民间疾苦灾情。上天对齐侯说,不要徘徊不要动摇,痛击敌人猖狂侵扰。

齐侯回曰:戎夷国微心大,妄图占我中原不自量。我听命周王,于周惠王十三年率诸侯联军讨伐北戎!勇猛的将士们,用你那些钩援,助你那些车辆,让我们一起攻入戎巢,取下戎贼首级!

伴着震耳欲聋的鼓声,台上台下的将士一起高喊:你看,你听,临阵冲锋的车辆隆隆震动,所向摧枯拉朽,戎夷不堪一击!

……

三鼓过后,军威大振。

祝师唱道:“克明克类。”

十万军人齐声回应:“克长克君。”

祝师唱道:“王比大邦。”

十万军人齐声回应:“克顺克比。”

声音如雷,直冲霄汉。

齐桓公与管仲对视一眼后宣布:出发!

浩浩荡荡的齐师向北进发。

既然打出联军的旗号,必须要有诸侯国参加,至少也要有一两个。单独一个齐国,成何联军?在路过鲁国时,管仲请齐桓公将军队停在齐国境内的堂阜。齐桓公在管仲陪同下前往鲁国会见鲁庄公。齐桓公一出现在鲁境,鲁庄公就出现了。原来鲁庄公早就恭候在路旁。管仲一见阵势,倒是一喜,鲁国如此重视,看来出兵相助的可能性很大了。令人想不到的是,鲁庄公在驿站热情地接待,与齐桓公说的都是身心交瘁的话题。齐桓公不高兴地说:鲁侯,今日我齐师为救燕国,倾全国之力,你应该立刻出兵与我同行,怎么老是说身体不行的话?晦气!

鲁庄公见他这么说,也就不多说了。管仲看出了鲁庄公的心事,暗示齐桓公不必急躁,容鲁侯一些时辰考虑。齐桓公生气地说:考虑?有什么考虑的,你看他才多大?一脸的老气横秋。仲父您已六十六岁,身体也欠佳,却愿意随我去履行天朝的使命。唉!你这叫我怎么说!我的外甥啊,又是我齐室女婿,怎么如此吞吞吐吐?鲁庄公见齐桓公这么说话,也不恼,只说一句,我马上召集朝议,转身就走。齐桓公追问:你还赶回去开?鲁庄公说:就在驿站开,让他们赶过来。齐桓公还想说什么,被管仲拦住了。姬同性格温和内向,特别是哀姜近来的一些事,搅得他身心疲惫。面对齐桓公咄咄逼人的态度,姬同更不敢吐一个字。

鲁庄公连夜在驿站举行了朝议。面对声势浩大的齐军,鲁国的大臣们不像齐桓公与管仲那么看好,一阵叽叽喳喳议论后,文武大臣齐齐朝鲁庄公跪下,异口同声道:师行数千里,入蛮夷之地,必不返矣。

鲁庄公见大家都跪下说话,知道问题严重了,吓得他丢下跪一地的文武大臣,转身就朝外走。倒是太子偃追上鲁庄公,提醒他:你还没说散朝哩。鲁庄公这才想起,对公子偃说:你去走一趟,告诉季友,他已在齐军队伍里了,那就让他替我去伐戎吧。你还要让他告诉吾舅齐侯,就说鲁国之兵久不经战,莫说去与剽悍的戎狄作战,野外捉女奴的劲道都远远不如别国啦!说完,上车先离开了。

齐桓公听到传话,暴跳如雷,恨不能立刻兵伐鲁国。倒是管仲按住了齐桓公,劝道:姬同如此说,必有他的原因。你想,那戎狄是什么兵,燕国又是什么状况?谁都怕去了回不来!何况鲁侯将最小的弟弟季友让我们带上,也行了呀!齐桓公恼道:难怪别人不愿意出兵,连我的外甥都不愿意,那就不指望别人了。仲父,你说一句,这兵还向不向北去?

管仲听齐桓公这么说,倒是一怔,再观齐桓公脸色,一派大义凛然,赶紧挺了挺腰,大声说:夷吾愿随主公前往。

好!齐桓公连鲁庄公给他们准备好的送行宴也干脆不接受了,马上开拔,向北而行。

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燕国边境附近蓟门关,已经是新年。燕国国君燕庄公亲临迎接。齐桓公劈头盖脸问:戎人何在?燕庄公战战兢兢回答:戎人风闻齐师将至,掳些财物与妇女而去了。齐桓公恼道:焉有如此贼人。说着,对王子城父喊道:集合部队,顺北戎逃跑方向追上去!把他们诛尽!燕庄公一听,赶紧说:齐侯,追就不必了。北戎地势险要,到了他们那里,就没我们的优势啦!齐桓公对管仲道:仲父,这次如若不打,我没脸回去面对齐国父老。

燕庄公对管仲作揖道:相国受我一拜。依我看,齐师一来,戎人就吓跑了。既然他们走了,那就算了吧!

二十万兵力就这样白白跑一趟?看着齐桓公的急躁,管仲当然能够理解主公此刻的心境:真正打一仗,让天下看看。管仲想,没打就走,显然不是小白的风格,也不能让天下信服,更不是尊王攘夷的本意!若追入山中,则凶多吉少!怎么办?战争的胜数不完全在事先的谋划,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战争过程中指挥者的谋略!于是,他走过去对燕庄公说:我主公说了,为彻底消除北戎对中原的威胁,千里伐戎!

燕庄公闻而大惊道:你可知山戎剽悍,丛林险恶,加上戎族战无术循,兵无规依,完全是一群山林野兽,曾有多少英雄葬身这荒山野人之手。你大军一到,山戎闻而遁潜,已是大幸,竟然还想进山与其决战?万万不能啊。若是你齐师败于此,我如何面对世人!说到这里,燕庄公竟然扑通跪下求说:齐侯,咱别冒那险!

齐桓公见状,慌忙上前扶起,更是凛然正气地大喝一声:戎人不灭,誓不为人!

燕庄公听他这么吼,知道齐侯与戎人这一仗是打定了。既然人家为你而来,你也不能朝后缩啊!他赶紧重新打理,向前一步,朝齐桓公与管仲一一拜叩,并真诚地说:既如此,燕军与戎人打过交道,多少知道一些他们的软肋。齐侯一定要打,燕军愿作为前队!万望齐侯准允,不然,姬顺枉为燕侯!要死,让我燕侯走在前面,别让世人笑话于我……

闻此言,管仲内心一阵惊喜:有燕军作为向导,胜数一定会多几成。但他没想到,齐桓公没等燕庄公把话说完,手一挥,慷慨道:燕国久经战火,怎么忍心让你们再为前锋?请君将后军,为寡人壮壮声威。

管仲顿时无语,悄悄退一边,待有时机时再说。果然,午餐后,齐桓公向燕庄公打听敌情,管仲立刻建议,请燕庄公与有关人员参加,对山戎一族的情况作细细分析。齐桓公与燕庄公都表示同意。

敌情分析会上,管仲问燕庄公:昔周武王灭商后曾封山戎无终族首领为子爵,此酋长是否亶父?后人今安在?燕庄公回说:正是。寡人将公室之女婚配其为夫人,这些年,与我们友好相处,这次更没参与掠夺我燕国……

不等燕庄公话说完,齐桓公击掌叫好,并说:可否请无终国随我灭北戎,事成后,将北戎原有地盘分割部分给他们,如此渔利,应该可以。

燕庄公闻而诧然,他过去一直疏于与中原各诸侯国往来,与齐桓公更不谋面,乍一听小白此话,顿时疑惑起来……

管仲明白燕庄公那表情,赶紧替齐桓公解释:燕侯只管去办,我家主公说一不二,难道你不知道“柯邑会盟”?

齐侯在柯邑会盟的大义,震撼华夏,谁人不知啊!燕庄公起身向齐桓公施礼表示歉意,并坐下与管仲认真地商议具体方案。管仲提出派可靠之人前往无终国,与无终侯正式签约订盟。如果燕侯愿意,夷吾可随你前往。

齐桓公自然不能让管仲去,他喊来隰朋,问派谁随燕使去无终国?隰朋想也不想地朝管仲道:相国与主公如果相信下官,下官愿随燕使前往,一定能将此事办好。管仲与齐桓公对视默许,然后问燕庄公意见。燕庄公说:关键是油多不坏菜,利多鬼推车。齐桓公一听,乐了:那就请隰朋将军代寡人与仲父带厚礼去吧。管仲起身说:事不宜迟,说干就干,走漏风声就会坏事。随即安排,隰将军带上数车金帛,派精锐部队随从前往。

燕庄公见状,立刻表示亲自出马。齐桓公还想拦,被管仲用眼神制止。事后,管仲告诉齐桓公:若无燕侯,事定难成,甚至剿戎计划都会落空。

到了无终山下的无终国(今河北玉田西北),关前守兵见是燕庄公,便让他们进入。

见到无终国君,隰朋先献上数车金帛,然后代管仲问候。无终侯想了一阵子,突然提到:这个人是不是几十年前在蔡国待过?隰朋多少知道管仲的事,便说:是的。那时,我家相国与鲍将军曾有“管鲍分金”的美誉流传啊!无终侯说:那时我在蔡国,年少,贩卖兽皮与他相遇过,鲍叔牙为人厚道,倒是管相国精明,那时就看出非一般人。说吧,有什么事要我办,特别是岳丈亲临,我敢不应允吗?

燕庄公见无终侯如此豪爽,也就不客气地把来意一说。趁着无终侯思虑之际,隰朋拿出事先写的契约双手呈给无终侯。无终侯取过,阅后大赞:到底是中原大国,办事就是不一样。好。说着,对旁边一位剽悍武士吩咐:虎儿斑大将,由你率领骑兵两千,随齐侯使唤。

虎儿斑听命而去,两千精锐骑兵迅速集合完毕,随隰朋来到齐侯帐前听命。

齐桓公见无终国君如此慷慨,也不吝啬,当场取出纯金锭,二千精锐骑兵一人一锭。无终国兵何时见到如此沉甸甸的金锭,顿时兴奋无比。虎儿斑主动要求做前锋。齐桓公不说话,管仲准允。有了虎儿斑的骑兵在前,齐国的骑兵随后,轻车熟路,很快就到了古山戎令支(又称离支。今河北迁安西)国境内。令支国守军见无终国将军虎儿斑出现在齐军阵上,十分吃惊,慌忙上报令支侯。令支侯不敢出城迎敌,齐军仍用管仲之法,让全军痛骂令支侯。那令支侯被骂得只好出城相迎,激战数回合,令支侯军不敌,慌忙逃入城里,再也不出来。

令支军不出城,齐军与无终军只能在城外驻扎等待机会。

令支侯得谋师指点,暗遣一支精兵绕到齐军上方将山中水源切断。二十多万人的水源一下子切断。无水之下,人马无以生存。齐桓公问管仲怎么办。

管仲见水源切断,立刻下令寻水源,重赏寻着水源者。同时密召隰朋,告诉他:我带王子城父去探敌城情况,你着精干人员寻找水。水,不能乱找,要动脑筋……

一连三天,水源没找到,原有的水已完全绝尽。怎么办?隰朋琢磨道,儿时,看到蚂蚁搬家,老人便说,这是要下雨了,因为蚂蚁爱在水源近处做窝,水来时,它们又要赶紧躲开。寻找到蚂蚁,一定能寻找到水源。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齐桓公。齐桓公便命令大家搜寻蚁穴,找了半天都没发现。有人泄气,隰朋说,蚂蚁冬天会找暖和的地方居住,蚁巢应该在山的阳面。夏天蚂蚁会找凉的地方,自然会在山的阴面做窝。现在是冬天,应该在向阳处挖。军士顺应隰朋的话去寻找,果然很快找到水!齐桓公闻讯赶到,见一股清泉从地下流过。正值宾胥无在场,令将士们将这泉水盛了一瓢捧给齐桓公。齐桓公尝了一口,大喊此乃寡人平生喝的最清甜的水。齐桓公高兴地夸赞隰朋:隰朋可真是圣人啊!寡人就叫这泉为圣泉吧。这座山就叫龙泉山吧。又命令将水分给士兵们喝。

有水喝的齐军顿时士气高涨。然而粮食又成了问题。

管仲一面假装让宾胥无回去运粮,一面依旧每日命令军士假装到敌军阵前去骂,麻痹敌人。暗中令士兵拿上布袋装满沙土,每人一袋,一边铺路,一边行走,从山间小路硬铺出一条可以行车马的路,来到令支侯所在的城西边。这个地方没有守兵,没有路,尽是林木森森,齐军铺出路,暗中将部队输入,计划五日后突然出击。

令支侯轻信谋士之言,认为齐军缺水、缺粮,很快会撤兵,仍然紧闭城门,每日只是饮酒作乐,等待齐军退兵。五日后,兵源已输入令支侯所在城西。约定时间一到,正面的管仲发出进攻命令,而城西的虎儿斑与齐军五千骑兵从天而降出现在令支侯面前。令支侯正在熟睡中,听到杀声,翻身上马迎敌。早先混入城中的细作打开了城门,管仲随齐桓公率兵乘一拥而入。令支侯首尾不相接,不敢恋战,仓皇出逃。

宾胥无见令支侯逃走,赶紧率军追赶,追了一阵子,见山路崎岖,怕中埋伏,只好返回,将令支侯逃走的消息报告齐桓公。

齐军进了令支都城。令支侯来不及带走马匹武器、牛羊帐幕之类,齐桓公下令全部给了虎儿斑,将被山戎夺去的燕国人口全部交给燕庄公,燕庄公派人将他们送回国内。所得金银财宝不计其数,齐桓公用于兑现事先与燕庄公和无终侯的承诺。剩下的赏赐将士。管仲建议改变胜利后准允士兵掠抢的恶习,严禁无故杀害普通山戎民众、抢夺民众财产,确保该地的稳定,同时也要求随行的虎儿斑下令无终国军照样执行。令支国的民众,本来惶惶不安,见齐军进城并未滥杀无辜,军队威严整肃,知道遇上了仁义之师,纷纷相互告知,个个贡献食物,表示愿意从此归顺齐国。

齐桓公召集降卒询问:你们国主这次逃走,会去哪一国?

降卒们回答:我国与觚竹国(今河北卢龙南)是邻居,一向和睦。贵军来后,曾闻国君向觚竹国请求救援,想来一定是投奔觚竹国去了。

管仲事先已经对觚竹国的地理环境、国家大小、强弱等具体情况作了很细的调查[①

据《文物》197年第三期唐兰文称:从河北省卢龙至辽宁省喀左,均为古觚竹国范围。

]①。现在从降卒们嘴中精确知道,觚竹虽然只距此百十里,却有崇山峻岭相隔,难若上青天。齐桓公问管仲有什么想法。管仲脑子一转问燕庄公:您是否应该回去了?国不可一日无主,况且你出来已经数月。虎儿斑却抢先回答说:燕侯刚刚与我说过,我们要等齐师凯旋才分开,望齐侯准允。管仲见他们这么说,心里便又踏实了许多,对大家说:这个觚竹国,与令支他们不同,也与你虎儿斑的无终国不同。他是商汤时的封国,国郡墨胎氏,说起来与齐国同出于姜姓。商末其君有二人,伯夷、叔齐逊让君位,奔周,路遇武王伐纣,叩马进谏。商亡后,两人不食周粟而饿死于首阳山。觚竹乃是山戎国中的大国,从商朝开始便建有都城,难攻易守!去那儿山高路陡,很难行走,没有熟人引路,很难到达。

这时,正遇上国内鲍叔牙派遣千夫长高黑运五十车粮食到达。这高黑原系北戎族人,得罪了酋长,潜逃离开戎族,被鲍叔牙收留,降了齐军。他的到来,令管仲振奋,他与齐桓公建议,从新降人员中挑精干若干人,由高黑带领交给虎儿斑,令他们率这支精兵探寻前往觚竹城的路。燕庄公感觉此战太艰难,建议放弃。管仲告诉他,觚竹国敢收留令支侯,便是与中原为敌,齐军走后,他们定会再来进犯你燕国,后患无穷。齐桓公高喊:值此机会彻底将其打败,使山戎无进攻中原的念想。

齐军从周惠王十三年(前664)冬出兵,到眼下,已是十四年(前66)夏。根据高黑提供的情况,如果抄近路,必须通过太行与卑耳山(今山西平陆西北)之间的一条小溪。如今正值夏季,山中虽险,但凉爽可行,只是车马难过……

好办!齐桓公即令虎儿斑率队先行探路。管仲提出自己与隰朋先行去看看,虎儿斑做护卫。这一行人,长途跋涉,进入山中,很快到了那个峡谷地带,果然是山险溪急,路狭人车难行。虎儿斑问:是否继续前行?管仲说:这种地方只能过人,车马无论如何无法通过。回去商量后再说吧。

在商量时,齐桓公坚持一定要讨伐觚竹国。管仲见状也表示,车到山前再说吧。齐桓公笑道:仲父总是支持我,此行也一定能成。

选择一个好的日子,齐桓公与管仲带上五千骑兵及数万战车、步卒,开始朝卑耳山进发。朝里走,越深越难行,有时几乎没路可行,人尚勉强可行,战车就完全不行了。于是有人建议弃了战车,改为人行。管仲不许。他说:山戎桀骜难驯,不用战车,很难使他们驯服。为了鼓舞士气,管仲又一次发挥了音乐家的作用,现编现唱,并教会士兵唱歌。上山时,士兵们唱着《上山歌》:

山路弯弯啊道路崎岖,

茅草拦路啊顽石塞天。

白云薄薄啊白日生寒,

我驱战车啊攀登险远。

俞儿指路啊风儿助,

如飞鸟啊生双翼,

翻越千山啊不畏难。

下山时唱着《下山歌》:

上山艰难啊下山易,

车轮滚滚啊马蹄疾。

车声隆隆啊人欢喜,

车轮转转啊顷刻到平地。

直捣戎巢啊消灭敌寇,

立功觚竹啊万世铭记。

在歌声中士兵们顿时精神抖擞,行进速度加快。齐桓公叹道:寡人今日才知道歌声原来还有这种作用!

管仲说:昔日臣被押上囚车,为了让士兵加快速度,臣曾作《黄鹄之歌》,摆脱了鲁国追兵。人身体疲倦,但唱歌却可使人精神愉悦,忘记身体的劳累,所以能够保持快速行军。

齐桓公赞道:仲父通达人情世故,可谓圣人啊!

大部队行至离卑耳溪十里的地方,齐桓公突然停止前行。他瞪眼直视前方,接着拿起弓箭准备射击,但拉开弓却迟迟不敢放箭,并对身边的人说:你们看到前面的人了吗?

随从们说:没人啊,这个地方除了我们,还能有谁?

齐桓公放下手里的弓箭,叹道:看来,没有成功的希望了。

正好管仲赶过来,问他看到了什么。

齐桓公说:我刚才明明看到了一个长一尺的人,戴帽子,还用右手撩起衣裳,跑在马前,很快啊!世上哪有这样的人呢?这分明是暗示我赶快离开,我们的这次行动,怕是不利,没有胜数啦!

管仲听罢告诉他:这是山神俞儿来给我们做向导啦!主公称霸事业兴起,山神来相助,好事也!俞儿在前面跑,表示前面有路;他撩起衣裳,表示前面有水。右手撩衣,那是让我们从右边过水。

到了卑耳溪前,高黑带原先住在这山里的人过来告诉齐桓公,军队与战车过溪要特别小心,只能从右看似深的水里过,其实那水是浅的,而深的在左边……

齐桓公在马上朝管仲拜谢:仲父又一次救了我们啊!

过了宽溪,很快进入了谷中溪涧地带。这段路更险,马只能单只通过,车就无法可行。怎么办?管仲打量了山涧的藤条,亲自动手,用藤条做绳索,将车用藤条绳索吊起从树枝上晃荡前行,马驭减负,人肩扛货。就这样,整整三个月,五千骑兵数万步卒安全通过卑耳山溪地带。《史记·齐世家》上说:“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

出了卑耳山,隰朋按管仲的话,寻一隐蔽处休整三天,派出细作,了解情况,准备出击。

闻齐军来伐,觚竹国忙召集部下计策。大将黄花说:齐国敢冒如此风险来进攻我国,那都是因为令支侯乱搅燕国造成。如果我们与齐相战,败了,国将不存。与其如此,不如将令支侯杀了,与齐国讲和。

觚竹侯为难道:哪有人家兵败来求你,你杀他的道理。

这时,另一位大臣献计道:我国北部旱海,人称迷谷,一望无际的沙漠。人死后,尸体都会丢在那儿,白骨堆山,阴森恐怖,让人毛骨悚然。刮风时,飞沙走石,人马都站不起来,很难辨认方向。人若进入此地,很难走出,更有猛兽出入,活命通过的很少。我们不如派人去齐军诈降,将他们骗到旱海,令他们有进难出。

觚竹侯问:谁愿意去?

大将黄花主动要求担当此任。

三天后,齐桓公整顿好队伍,迅 速进军抵达觚竹都城无椂(今河北卢龙南)。刚刚安营扎寨,寨前军士报告,有个叫黄花的人前来投诚。

齐桓公令召见黄花。那黄花果然带着令支侯的头颅。齐侯让见过令支侯的虎儿斑等验明确系令支侯首级,问他何故这么做。

黄花对齐桓公说:我久闻中原齐侯威名,知道我等不是贵军对手,曾劝我主投降,但我主不听,现在已从沙漠逃走,向他国借兵。臣只好杀了令支侯,请求投降,并愿意带您去追我主。

一堂之上,齐桓公与管仲,还有燕庄公与虎儿斑,大家见令支侯头颅,谁能不信?齐桓公要求黄花带兵进入无椂城,经过一番搜索,果然没找到觚竹侯。

管仲紧皱眉头,总感觉有些不对。偏偏齐桓公不容多言,再三表示快刀斩乱麻,速速擒拿觚竹侯,以绝后患。加之黄花一边怂恿,管仲只得顺从,但私下与王子城父、隰朋等交代,处处小心。又让陈完、季友与自己寸步不离,防止不测。

齐桓公决定让燕庄公带着燕军留守无椂城,亲率大军,由黄花带路追剿觚竹侯。

黄花见齐军相信自己,坚信齐军进入沙漠必死,暗中遣人先去向觚竹侯报喜,这边带齐军疾速向沙漠前去。黄花没想到,他派出的细作,离开队伍后即被暗中紧盯着黄花动向的管仲捉住。经过审讯,截获了黄花的密谋。管仲迅速前来找齐桓公,这时的齐桓公已进入沙漠。再找黄花,黄花已不知去向。大家深感不妙,朝前看去,那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茫茫黄沙,千重惨雾,寒气逼人,毛骨皆悚;狂飙刮地,人马俱惊;军马多人中恶而倒地。

管仲警觉地告诉齐桓公:主公,臣听说有个地方叫旱海,人称鬼泣谷,会不会就是这儿啊?我们不可乱走,否则,后果难料。

于是,齐桓公赶紧命令士兵后退。管仲掩护齐桓公后撤,领着将士唱歌壮胆——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诗经·唐风·无衣》)

终于看到一弯新月。然而,此时,前后军也失去了联系。齐桓公按照管仲的主意,让士兵们敲起战鼓,一来避免野鬼靠近,同时让失散的士兵能闻讯找到队伍。果然,走散的士兵听到鼓声,找到了队伍。此时已进入深秋,士兵们在夜里冷得发抖。天明,盘点人数,齐军损失严重,连隰朋也不知去了那里。大家再商量如何寻找原路返回,细看看,吓得没人能说出话来。白天飞沙走石,夜晚寒风刺骨,人站在那里,根本辨别不出东南西北。

齐桓公叹道:英雄一生,想不到竟然在此了结,真是悲惨啊!

就在这时,一声战马的嘶鸣让管仲振奋起来,他想起,狗无论走多远,都会找到回家的路,战马会不会也能找到家呢?于是,他让部下将虎儿斑军中的老马一一挑出,由它们自由自在地走在前面,这些老马不再随着队伍慢腾腾走,而是扬着轻松的步伐,张开四蹄,朝前面疾走。大家随后跟着,七拐八拐,数天后,终于走出了这一望无际的大沙漠。

走出大沙漠,所有人都松口气。齐桓公下令好好休整。休整后,又前行了数日,意外地遇到了失去联系的隰朋。

那黄花将齐桓公骗到沙漠后,迅速与觚竹侯会合。两人见面,黄花问觚竹侯:怎么没先赶走燕军?觚竹侯说:我没接到你的消息啊,我还在纳闷,你说派人送信于我,咋没呢?黄花喊声糟糕,没准被齐军截获了,我们赶快夺回都城要紧。于是觚竹侯与黄花率将士杀回都城。此时在觚竹都城镇守的燕庄公兵力少,几乎没抵抗便被迫撤出城去。

觚竹侯又占领了都城。

管仲听到这个消息,心生一计,令虎儿斑、高黑等人带队扮成觚竹民众,混进城去,约好夜半时分动手。这天深夜,觚竹侯尚在睡梦中,听到炮声,急忙派人打听。这时,黄花闯进来说:齐军已走出沙漠,现杀入城中,我主快走,不然来不及了。

觚竹侯大惊,事到如今只好逃命。他们刚刚跑出宫,便被齐军团团围住。黄花力战而死,觚竹侯被活捉,将其押赴刑场处决时,管仲领全军唱歌——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

四牡骙骙,载是常服。

(《诗经·小雅·六月》)

将士应唱——

我服既成,于三十里。

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诗经·小雅·六月》)

齐桓公命令将觚竹侯头颅挂在寨门之上,警示戎族不可侵犯中原。同时安抚觚竹民众。戎族其他酋长得知齐桓公灭了令支、觚竹,个个惧怕,纷纷主动遣使求和。管仲建议在燕国与所有戎酋会盟,签订和睦协议。

讨伐北戎一战,从冬天出发,到第二年冬天返回,整整一年。临别前,齐桓公将讨伐山戎所得的土地全部给了燕国。燕庄公说:我赖神灵保佑,才有您齐侯恩泽,保住了这块地方,不敢再贪图其他土地。

齐桓公说:虽然齐国强大,但也不能跨国界长期拥有令支、觚竹这块土地。如果不管好这片土地,今后恐怕还会让戎族占有。给你,是希望你今后安抚民众,重修召公(燕国系召公奭封地)之政。

燕庄公非常感动,于是亲自送齐桓公,走了一程又一程,不知不觉中,已走过了齐国边境五里。当发现时,燕庄公十分尴尬。齐桓公却说:自古诸侯相送不能出境,寡人不能无礼于燕。于是命令将燕庄公走过的地方割让给燕国。燕庄公再三推辞不掉,只好收下,令此地建立城墙,取名为“燕留”。齐侯向他提出“纳贡于周如成、康之时”[①见《史记·齐世家》。

]①。燕庄公得到了令支、觚竹五百里土地,因祸得福,遂成大国。

这次齐军千里孤军救燕对诸侯各国震动很大,特别是对齐桓公大胜不图报酬,更为佩服。

鲁庄公得悉后,对没跟随齐桓公救燕深表惭愧,亲自在鲁国境内济水边上迎接齐桓公,祝贺他大胜而归。齐桓公心中不悦。管仲劝道:主公,鲁国既然来祝贺,我们不如分给他些俘虏。于是齐桓公与鲁庄公以礼相见,将一些俘虏送给了鲁庄公。管仲私下对季友交代:你大哥脸色不好,速回他身边,遇事可多与我联系。

季友回到鲁庄公身边,鲁庄公与小弟私下述话,知道其长进很大,对管仲十分感激,闻管仲有采邑,名曰小穀,与鲁国相连,于是征丁夫代为筑城,以悦管仲。

民众关心的则是另外的事了,诗曰: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小雅·采薇》)(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推荐阅读:
宠妻如令荣耀巅峰帝王业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危险关系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春秋我为王重生之毒妃剑来魔门败类
相关推荐:
清梦翩然困心诀铁雪云烟一神难求历史的记忆极品小村农大天尊难负卿心爷今儿吃素陌上谁家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