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五十章 国战一触即发

一轮新月从巍峨雄浑的紫宸殿上升起,映的殿前阶台一片清华,宛若夏日碧波万里的琼池福海。

谷大用抬首望了眼龙案,见皇帝陛下面容枯槁,双眸暗淡无光,甚是心疼。宅家自打十一年前在先皇灵柩前跪拜即位,每日夙夜忧叹操劳国事,再也没有过一天舒坦日子。

外臣只道大周朝又出了一位圣君明主,可又有谁知陛下他老人家的苦?身为司礼监秉笔太监,谷大用整日侍候在皇帝陛下身边,自然对此感同身受。且不论那些内阁辅臣时不时的觐见聒噪,便是全国各州县每日送来的奏疏,皇帝陛下就要批复到二更天。

圣人曾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遍观历朝历代的帝王,有哪个能真正做到今上这般克己守礼,济世安民的?

他谷大用进宫早,没念过几年书,但这几年跟着皇帝陛下也识得了几个字,读了几卷史。秦皇汉武不敢比肩,但若在本朝里面排上一遭,今上是绝对能进前三的明主。

可偏偏那些外廷重臣还不满意,不时进谏,仿佛这大周天下不是皇帝陛下的而是他们儒生士子的。他谷大用是个阉人,那些大道理兴许不明解,但有一点却是明白的。

这天下,终归是陛下的天下。

那些士子朝臣满嘴的天下大义,其实心里谋划的还不是自家的那一亩三分地?什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若是皇帝陛下真相某些权臣希冀的那样垂拱而治,那迟早还会闹出外戚干政的祸事。

偏偏皇帝陛下因着名声不好对这些朝臣动怒,挨了非议还得和颜悦色的接受,要自己说,就该着大理寺把那些刺头贰臣全部绑了,压到含元殿前打一顿板子,看他们以后还敢罔顾君臣之礼。

“大用,这个兵部呈上的折子朕已经批复好了,你派人连夜送到门下省去。”

杨承宗打了个哈欠,起身踱步朝殿外走去。

谷大用走了片刻神,此时见皇帝陛下下了诏命,立时机醒了过来,疾步上前侍候。

“宅家,不先让内阁的几位阁老看看?”

杨承宗摆了摆手,叹道:“军情紧急,何况这件事情没有什么商谈的余地,朕意已决,你叫门下省批复了直接交给兵部即可。嗯,你叫人誊写一份折子,事后再给内阁送去,免得他们又说朕独断专行。”

谷大用见皇帝陛下终于越过内阁直接委命,心中大喜:“宅家,军国大事到底还是要由宅家决断的,内阁不过是票拟番罢了,陛下能够乾纲独断,实乃我大周之幸,万民之福。”

杨承宗笑着点了点谷大用:“你什么时候也变得这般油嘴滑舌了,看来朕哪天得让人帮你好好清清肠胃。”

谷大用赔笑道:“宅家说的哪里话,奴佶不过一个阉人,再怎么奉承也是为了宅家舒心。”稍顿了顿,谷大用却换了声色:“不过,宅家,这件事情若要深究,定襄刺史薛之问怕有渎职之罪,太子那里......”

杨承宗蹙眉道:“怎么,你怕太子?”

察觉到皇帝陛下面有不悦,谷大用跪倒在地,连连叩首:“这天下是宅家的天下,奴佶自然是唯宅家马首是瞻。只是薛大人外放刺史前曾经做过东宫的属官,算是太子的嫡系,若是太子那边追究起来,奴佶要讨宅家一个说法。”

杨承宗微微一愣,旋即苦笑。

“你终究是要朕做这个恶人,也罢,若太子问起来,你便将朕的口谕讲予他。”

谷大用大喜,连连叩谢:“如此,大用这便去办。”

杨承宗见谷大用战战兢兢倒退着出了紫宸殿的殿门,身影渐渐消逝在大明宫的靡靡夜色之中,只嘴角一挑叹道:“天家无亲情。”

......

......

皇帝陛下要对北疆用兵了!

兵部尚书刘文华望着那份题有朱批的奏疏,只觉得朝臣们许多时日的努力付之东流。笔走龙蛇的飞白体是大周历朝帝王皆习的书法,十分华美。可刘文华此时望着奏疏上的那一字一句,却是心头填满苦味。

陛下到底是太祖爷的子孙,骨子里那股王霸之气丝毫不逊于那位马上挣得江山的太祖皇帝。前些时日召见内阁不过是给朝臣们一个面子罢了,此番御批真的下来了,那些号称要死谏的内阁重臣们又有几个敢到紫宸殿前长跪不起?

说到底,这江山还是陛下的江山,乾纲独断还是垂拱而治,只在他老人家一句话。

其他朝臣反战或许存着沽名钓誉的心思,可他刘文华却是实打实的为大周朝谋划。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从军不知行伍苦,他这个大周朝兵部大当家却清晓其中的难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真要与突维尔蛮子开战,势必以定襄、蓟州等地为主战场。不管是从西京长安,还是东都洛阳,运送粮草至这两地都会用上大半个月,且途中耗损严重。去年江南道大旱本就收成不好,太仓里的米粮还没有及满红线,这一战怕就要抽的见了底。

这倒不是他最担心的,毕竟大周朝这些年河清海晏,也积攒下了不少家底,便是倾举国之力打这一仗也不至于到全军断粮的地步。最让他忧心的是两地的战力。

大周帝国兵制承袭前唐,是为府兵制。军卒闲暇时屯田耕种,战时则列队迎战。只是天下承平已久,全国各地土地兼并皆很严重,闹得最凶的地方,一家普通庄户连一亩下地都分不得,而士卒阀门则可独占万亩良田。没了农田,府兵们自然也就没了卖力操训的心思,纷纷逃离原籍,成了流民。

这些事情,各州县都有,只是各州刺史为了政绩不受影响,暂且压下罢了。

便拿蓟州、定襄来说,一个折冲都督府里的府兵能及七成便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府兵逃散,当地节度使、刺史只得调用税赋雇佣兵卒。这些军卒大多是一些游勇之士,为了钱财倒也是甘心去军营过活。只是这些雇佣军卒不比世代承袭的军户,脑袋里丝毫没有荣辱感,真要打起仗来能不能列齐阵型怕都是两说。

这些事情,皇帝陛下他老人家可都不知道啊!

只是这话,他却不能对陛下去说。

整了整官袍,刘文远便起身朝府外走去。下人早已备好了马,兵部尚书一个纵跃翻身而上,狠狠甩了记马鞭,朝崇仁坊奔去。

这件事还得由内阁出面,拿个说法。

......

......

定襄城,刺史府。

定襄刺史薛之问在作一幅画。

青山、绿水、密林、修竹。

轻挥狼毫间,一处桃花源便被刺史大人信手绘出,薛之问望着这副佳作满是得意之色。

算一算他到定襄赴任也已经快三年了,不日他便将按照惯例返回东都洛阳进行述职。以他这些年在定襄作出的政绩,挣得一个中上的考评根本不是什么难度。

更何况他外放定襄前,曾经在东宫做过属官,早被认定是太子的人。便是吏部的那些考评郎中不给自己脸面,难不成连太子殿下的脸面都不顾吗?

在他看来,天下之人只分为两种,庸人和聪明人。庸人之所以成为庸人不是因为他们不聪明,而是因为太聪明了,自污以自保。

吏部的那些郎官看似碌碌无为,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实际上却正是这种庸人。在这个位置上,殊不知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你,一言一行都要十分谨慎。

若不是为了家族考量,他还真不想回东都攀爬那座高塔。毕竟在这定襄城,除了一位挂个名字的王爷,他便是最大的权威。这份乾纲独断带来的畅快之感绝非一袭紫袍能够替代的,但是人活一世,许多事情是身不由己的。

像他这种出身的人,家族的利益大于一切,便是像他这种四品高官,在家族看来也不过是一枚棋子。既然是棋子,就要下到合适的位置。

薛家虽然也是望族豪门,但这些年来已日趋衰败,远远不如百年前昌盛,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朝中无人。朝中无人,则子孙无庇荫之处,说到底,老族长的意思是叫他来做这颗参天大树了。

“老爷,老爷,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薛之问正在沉思,管家薛雄跌跌撞撞的冲进花厅,跪倒在地道:“东都五百里加急发来的信笺,小的不敢怠慢,立马给您送了过来。那送信的军爷说是东宫右卫率的,给您送来了太子爷的亲笔信,务必要您亲自开启!”(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推荐阅读: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上天安排的最大啦总裁在上我在下魔门败类荣耀巅峰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剑来宠妻如令山海高中重生之毒妃
相关推荐:
混世玄皇婚有千千结蜜爱成婚山村鬼奇谈独霸蛮荒冰山首席狠狠爱武禁烽烟妻逢对手:楚先生,别玩火!爱,时隔多年金牌世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