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二章取得,需要本领;舍得,则需哲理(4)

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老子有一句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后来人们用它来比喻坏事可以引来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来坏结果。

老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世间的好事、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来坏的结果。在现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马化腾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或许你不知道马化腾是什么人,但是你一定知道电脑上的聊天工具——QQ。马化腾就是QQ的“父亲”。199年,马化腾在深圳大学毕业后,曾经在一些中小公司打工。工作之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上网。当时的深圳,真正了解互联网的人还不多,马化腾是最早的网虫之一。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化腾接触了一个由以色列人开发的即时聊天工具ICQ,于是他开始思考是否可以在中国推出一种类似ICQ的软件。在1998年11月,马化腾和大学同学一起注册了自己的公司,这就是腾讯公司。当时腾讯公司的主要业务只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这家由十几个人组成的公司力量单薄得可怜。

公司创建个月后,马化腾开发出了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OICQ,这就是QQ的前身。然而,还在他开始开发OICQ的时候,中国市场上也有其他版本的汉化ICQ了。所以当时几乎没有人看好这个聊天工具。然而马化腾并不肯服输,他认定这个聊天工具中隐含着巨大的商机。于是他把QQ放到互联网上让用户免费使用,后来的发展连马化腾本人也没有料到,这个不被人看好的QQ仅仅10个月就发展了上百万用户。大量的下载和暴增的用户量使他兴奋的同时,也让他感到难以招架,因为人数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个月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就让小作坊式的腾讯公司不堪重负。

000年,是OICQ的冬天,也是腾讯公司的冬天,第一次网络泡沫席卷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眼前的困难迫使马化腾差点把自己的公司转给他人,但是在卖QQ时他们碰到了麻烦。因为别人都要求独家买断,这让本想靠QQ软件多卖几家公司赚钱的马化腾非常犹豫。最悬的是当时与深圳电信数据局的谈判,对方准备出60万元,而马化腾坚持要卖100万元,始终谈不拢,只好告吹。马化腾最后下定决心留下QQ,软件卖不掉但用户增长却很快,运营QQ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大,马化腾只好四处去筹钱。受昔日老网友丁磊海外融资的启发,马化腾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

功夫不负有心人,马化腾筹到了资金,有了资金后,公司很快就发展起来了。到004年前三季度,公司盈利达.8亿,并且又在香港成功上市。当年弱不禁风的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马化腾在不经意间打造了一个庞大的QQ帝国,改变了中国人沟通的方式,从此以后,QQ就成了大部分中国人必备的聊天工具。世上的事,真是祸福难测,当年无人肯要的QQ,仅仅在三四年的时间后,就成就了马化腾亿万富翁的梦想。

人世间就是这样的变化无常,给人一种无法捉摸的感觉。事实上,世界有无数种可能,但总的来说就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好的,一种是坏的,或者说一种是成功的,一种是失败的。

成功并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也许有些事看上去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小,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能会有实现的一天。不要过分注重眼前的得失,也许看起来目前是失去了很多东西,然而后来的得到也有可能出乎你的预料。而有些进取表面上看起来是得到了很多的便宜,然而祸害也在不知不觉中来了。有些退让却真的永远失去本不愿意失去的东西,从而给人无限的遗憾。所以在决定进退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8.吃亏是福,吃小亏是大福

“吃亏是福”是郑板桥的名言,郑板桥是清代画家,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

相传郑板桥有一个朋友,也是他的远亲叫郑煊。有一次,郑煊在云贵一带收购了大量的木材,准备顺长江而下运到江浙一带销售。谁知中途遇上旱灾,长江的水位越来越低,整批木材都无法载走,而自己身上的钱也所剩无几。如果再拖下去,就只能在当地将木材低价卖掉。然而这样一来,便要血本无归。正在他焦虑万分之时,旱灾终于过去,河水的汛期来了,整批木材都得以完好地运达浙江。不想这时,由于上游的河道搁浅,江浙一带木材市场上货物奇缺,价格暴涨,郑煊因此赚了一大笔钱。回家后他专程去看望郑板桥,将这一惊一喜、一落一涨的过程告诉了郑板桥。郑板桥听后,欣然写下了这句“吃亏是福”的话。

写完“吃亏是福”之后,郑板桥又在旁边的跋语中写道:“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利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是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盈满是亏损将要开始的契机,而亏损则会逐渐盈满,损失自己可以有利于对方,这样对方高兴了,自然会对我心平气和,而我没有损害别人,自己也会觉得心安。有了这些平安,自然就是有了福气,这就是“吃亏是福”的道理。

任何事情都处在不断的盈亏消长之中,要是只着眼于一时、一地的得失,是要吃亏的。比如在商场上,若一味追求利润,不愿让利与别人,又有谁会愿意与你合作呢?所以适当的让利会带来更稳定、更长久的利益,古人说:“要做一去百来的生意,不做一去不来的生意。”吃亏并不是亏损,而可以看做是一种投资,正是由于有了现在的投资,才可能获得后来稳定而长久的利润。

不仅是做生意,事实上做人也一样。新东方的创始人、现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北京大学008年的开学典礼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俞敏洪的一个朋友是一个企业家,他和俞敏洪讲起了自己在大学时候的一件事,他们班有一个同学,家庭比较富有,每个礼拜天下午,都会带六个苹果到学校来。开始时宿舍里的同学以为是一人一个,结果是他自己一天吃一个。尽管苹果是他的,他不给人家吃,人家也不能抢他的,但是从此这个同学给人留下一个自私的印象。后来这个企业家做成功了事情,而那个一个人吃苹果的同学还没有取得成功,所以他希望能加入这个企业家的队伍里来。但企业家跟大家一商量,都说不能让他加盟。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人在大学的时候,就从来没有体现过分享精神,从来不肯吃半点亏,大家都认为这样的人一定不利于团队的合作。

接着俞敏洪还讲了自己曾经的经历。

俞敏洪当初在北大上学时,就一直比较具备为同学服务的精神。俞敏洪说:“因为从小就热爱劳动,我又希望能通过勤奋的劳动,引起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关注,所以从小学一年级起,就一直打扫教室卫生。到了北大以后,还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而这一打扫就是四年。所以我们宿舍从来没排过卫生值日表。另外,我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并把它当做一种体育锻炼。大家看我打水习惯了,最后还产生这样一种情况,有的时候我忘了打水,同学就说:‘俞敏洪,你怎么还不去打水?”但是我并不觉得打水是一件多么吃亏的事情。因为大家都是一起的同学,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当然会有人认为我吃亏了,因为这些事情都是白做了,什么好处都没有得到。然而又过了十年,到了1995年年底的时候,新东方做到了一定规模,我希望找合作者,于是就跑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我的那些大学同学。为了诱惑他们回来,我还带了大把美元,每天在美国非常大方地花钱,我想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也能赚钱,因为我估计大概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回来。后来他们都回来了,但是给了我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他们说:‘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他们说:‘我们知道,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因为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所以让我们一起回中国,共同干新东方吧。’就这样才有了我们新东方的今天。”

这就是“吃亏是福、吃小亏是大福”的道理。从古到今,那些聪明的人,生怕吃亏上当、成了人见人笑的傻子,于是处处精打细算、斤斤计较,挖空心思地捡便宜,但最终有几人能够如愿以偿?就像那个不舍得一个苹果的学生一样,他后来失去的就是发展的机遇。只有像俞敏洪一样,不计较一时的得失,真诚地对待他人,在需要时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帮助。

受益与吃亏本来就是互为存在、互为结果的关系。所以我们就不能事事只想着受益,因为有些事情即使当时真的受益了,最终的结果仍有可能是吃亏。更不能时时、事事都怕吃亏,因为有些事情当时可能是吃亏了,但事后仍有可能会出现受益的结果。(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推荐阅读:
春秋我为王重生之毒妃魔门败类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帝王业宠妻如令荣耀巅峰危险关系总裁在上我在下上天安排的最大啦
相关推荐:
霸剑凌神烽火盛唐电视门说漂亮话 办漂亮事 做漂亮人 大全集磁场人生要耐得住寂寞绝色总裁是我老婆人生要经得起折磨人生要敢于奋斗爱妃,我们一起玩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