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二章我舍我得,展现人生魅力(5)

9.坦然面对,不争是争

《世说新语》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东晋时期,郗鉴奉旨平叛,立了大功,被封为太尉,相当于现在的三军总司令。当时郗鉴有个年轻貌美的女儿,是郗鉴的掌上明珠。郗鉴听说丞相王导家的子弟很多,而且个个都才貌俱佳,希望能在王丞相家的子弟中选个女婿。所以他派了一个门生去找王导讲明此意,王导也很高兴地同意了,并邀请他到东厢房去看看。因为王家的子弟,包括儿子、侄子都在那里等着。

门生逐个观察以后,就回去向太师禀报。他说:“王家的子弟果然个个都是青年才俊,但是他们一听我们是要来招女婿以后,态度就显得非常矜持,不自然。唯有东厢房床上面的一个青年人,他袒腹而食(就是露着肚子吃东西),独若不闻,根本不把这个消息当成一回事。”太尉听到这里,马上脱口而出:“此人真是佳婿。”第二天,他再派人去打听这个青年人是何许人也,原来此人就是后来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

做太尉的女婿,不仅能娶到美丽的妻子,又能得到岳父做后台,而王羲之却不把这事当成一回事,也不跟其他兄弟们争,可太尉就偏偏看上了他,这就叫“争是不争,不争才是争”。太尉郗鉴为什么会看上王羲之?是因为他的大书法家的名声?当然不是,那时的王羲之书法还不成熟,他看上的是王羲之“袒腹而食”的那份坦然。从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太尉明白,只有胸怀坦然的人,才能够经得起命运的打击,也才能配得上命运的赐予。掌上明珠的女儿,跟上了这样的人,才会让他放心。

清朝的皇位继承,没有采取传统的嫡长继承制。皇位的继承者最先是由满洲贵族会议推定,后实行顺治的遗诏制。这两种形式都容易在皇帝死后,引起血腥的争夺。康熙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他采取了皇太子制。然而康熙没有想到的是,这种制度却引起了皇太子同兄弟们之间的斗争。他两次册立太子,又两度废黜太子,使得众多的皇子拉帮结派,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当时正是诸位皇子争夺最为惨烈的时期,四皇子胤禛在争与不争之间举棋未定。他手下的谋臣邬思道就用了一个小故事来开导他。

邬思道说:“在一个大家庭里,老爷子生了一大群儿子。慢慢地老爷子老了,这么大一个家,总得交给一个儿子来管吧。管家的钥匙只有一把,儿子却有一大群。于是这些儿子们争得你死我活不可开交。这时只有一个儿子默默在一边,做着他应该做的事,从不参与争斗。看着那些争来争去的儿子们,老爷子明白了,这把钥匙交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会管好。于是老爷子将钥匙给了那个不争的儿子。”他告诉胤禛,当很多人都在讨皇上欢心的时候,你去凑这个热闹,招来的是其他皇子的嫉妒和迫害。现在要做的恰恰就是韬光养晦,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康熙皇帝是个明白人,他可以看到所有人的努力,也分得清忠奸贤愚。只有你做好自己了,他才会慢慢地把天平移到你这边。

从邬思道的这些话中,不仅可以看出他富有谋略的手段,还能学到认真做事、坦然面对纷争的态度。有了这种坦然面对的态度,“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谋略,也才有了实现的基础。患得患失、过分计较自己利益的人,哪还能够认真地做事?不能够认认真真地做事,幸运之箭又怎么可能射向他呢?

10.能让人处且让人

我们为什么不肯让人?因为让人之后,自己的利益就没有了,所谓“到嘴肥肉,岂能拱手让人”?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让人呢?因为不让人,就会给自己带来祸害,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一边是将要到手的利益,一边是可能会有的祸害,能否正确的取舍,就是聪明与愚蠢的分界点。

曹操有句名言:“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意思是不能因为贪图虚名而为将来惹来祸害,这是不能做的事情。曹操的这句话,可以说是能让人处且让人的最好解释。什么东西能让人呀?虚名可以让人,小事可以让人,非原则问题可以让人。曹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众所周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然就是皇帝,曹操也未必真放在眼里。特别是在后期,曹操大权在握,朝政独揽,就算称帝也不是不可能的。可是曹操并不称帝,表面上还在拥护汉室,这样做虽然没皇帝的名号,可是自己却过得安稳。称帝会给人留话柄,留下讨伐或者暗杀的理由。而当别人要求曹操放弃手中的大权退休归隐时,曹操说:“江湖未静,不得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认为兵权不能放,放了就会被人欺负,皇上封的领土,这是没什么用的,就让出去算了。

没什么用的东西可以不要,有用的东西绝不能放弃,这是从利益方面说。而从为人处世的方面来说,也要能让人处且让人。

春秋时,楚庄王有一次和群臣宴饮。大家高高兴兴地一直吃到了晚上,正当大家喝酒喝得酣畅的时候,突然一阵风吹来,灯被吹灭了。这时庄王身边的美姬“啊”地叫了一声,庄王问:“怎么回事?”美姬小声地对庄王说:“大王,刚才有人趁灯灭时非礼我。我就顺手扯断了他帽子上的系缨,你赶快叫人点灯,抓住那个人。”楚庄王听了后,大声地说:“今天大家和我一起喝酒,如果不扯断系缨,说明他没有尽欢。”于是群臣一百多人,马上都扯断了系缨,热情高昂地继续饮酒,最后君臣都尽欢而散。过了不久,楚国与晋国打仗,有一位将军常常冲到前边,勇猛无敌。

战斗胜利后,庄王忍不住问他:“我平时对你并没有特别的恩惠,你打仗时为何这么卖力呢?”将军回答说:“我就是那天夜里被美姬扯断了系缨的人。”

勇敢的武将,就是当初非礼美姬的人,为了感激楚庄王的忍让,他甘愿以身相报,奋勇杀敌。所以能学会适时的让人,别人可能就会心存感激之情,就可能会有双赢的结果。英国学者勃朗宁说过:“能宽恕、忍让别人是一件好事,如果还能将别人的错误忘得一干二净,那就更好。”所以能让人处且让人,并不是软弱无能,而是一种智慧、一种风度、一种雅量。把宝贵的时间消耗在无聊的争斗上,这才是最可恶的。

得让人处且让人,并不是无原则地一味让步与妥协,不该让人处就不能让。让是在坚持原则、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出一些退让;或者是在长远的利益上,牺牲一时的利益。我们提倡的是这样的让。(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推荐阅读:
春秋我为王重生之毒妃魔门败类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帝王业宠妻如令荣耀巅峰危险关系总裁在上我在下上天安排的最大啦
相关推荐:
霸剑凌神烽火盛唐电视门说漂亮话 办漂亮事 做漂亮人 大全集磁场人生要耐得住寂寞绝色总裁是我老婆人生要经得起折磨人生要敢于奋斗爱妃,我们一起玩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