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38章 谋国自残之弑叔—国盗之十一鲋祀

国盗之等级修炼提升不能以人性底线来揣度。人性往往理性向上却感性向下,感性率性而为,做起事来必然毫无理性。在掌握话语权的——当家长的、当爹的,首先举起屠刀后,“乖儿子”的贼胆逐渐大了起来,老子英雄儿好汉,当儿子的胆子在当爹在世得势时乖乖的,但在其老子百年之后就开始了国盗的历练升级,即不断的找对手来提级,在前者姬晞之流找手足兄弟练手后,贼胆渐大,于是就把目光放在更高等级一代上,放在其爹王老子这代上来历练,先找个与其亲爹一个等级的人头上来历练。在先秦历史上在这个等级中,首先跳出来革其长辈命的就是宋国的宋厉公鲋祀。宋厉公子鲋祀在其亲爹宋前湣公子共死后,在其亲叔宋炀公子熙继位掌权之初,立马跳将出来,亲手要了其亲叔宋子熙的命。国盗国贼在抢班夺权自残兄父的道路上,又坚定的迈出了一步,子鲋祀这种敢于带头量变的苟且行为,使其国盗之名垂青史。

宋国是商朝后裔微子的封地,子姓。宋国历史上有两位湣公,为了区别,史称子共为前湣公,宋前湣公有二子,长子叫弗父何,次子为鲋祀。宋前缗公去世后,他的弟弟宋炀公继位。宋炀公子熙出生不详,他是宋丁公之子,宋湣公的亲弟,在宋湣公去世后顺利接班,是宋国名正言顺的第六代君主。

然而宋前湣公的谥号似乎预示着宋国日后的悲情剧本。《竹书记年》谥法云:使民悲伤曰湣。宋前缗公次子鲋祀蓄谋将其继位不久的叔父宋炀公杀害而自立,前湣公有鲋祀这般禽兽儿子怎能不令人悲伤,自己的丧事刚办完,亲弟弟就被自己儿子亲手送到阴曹地府来见,想必前湣公九泉之下也是悲伤的!湣字对其来说恰如其分,帽子虽然是后人定的,但养不教父之过,其责无旁贷。

古籍史料对这个革亲叔叔老命的宋厉公记载不多,先秦对宋厉公的记载寥寥几笔,宋厉公子鲋祀(又曰子鲂祀)出生之年不详,约?-前859年,他是宋湣公的二儿子,杀其亲叔叔宋炀公自立为宋国的当家人,成为宋国第七代君主。《史记》对其的记载虽然也是一笔带过,却是把其人性刻画的入木三分,《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记载:“湣公共卒,弟炀公熙立。炀公即位,湣公子鲋祀弑炀公而自立,曰‘我当立’,是为厉公。”译文:缗公共卒后,弟炀公熙继位。缗公次子鲋祀不服,将叔父炀公熙杀害,公子鲋祀弑炀公之后,说出“我当立”之言,称为宋厉公……。

司马迁同志对鲋祀的刻画可谓惜墨如金,一句“我当立”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放了大大的响屁!把其国盗之嘴脸刻画的淋漓尽致。这三个字清楚明白的说明了两点:

其一说明鲋祀对其弑君、弑叔毫无愧疚感,在窃国夺权的路上行骨肉相残之事,在其良心上非但没有任何负罪感,反而“理当气壮”,充分说明鲋祀在面对王权时完全丧失了人性;

其二就是鲋祀觊觎王位久矣!如果鲋祀以父业子承的由头抢班夺权,把夺下的王位让给其大哥弗父何来坐,也还算是些良知未泯,按资排辈他只是老二,但一句“我当立”充分说明子鲋祀已经不把他的亲哥哥弗父何放在眼里了,就连杀都懒的杀,象征性的把其大哥弗父何远封边陲为卿。这也同时说明其大哥弗父何是个循规蹈矩、逆来顺受,胸无大志的人,但是后人还是为其留了些颜面并吹捧了一下弗父何,因为弗父何可是孔子老同志的直系祖先——弗父何生宋父周,宋父周生世子胜,世子胜生正考父,正考父生孔父嘉(这个孔父嘉也是个国盗,后面我们会专门讨论一下他),孔父嘉之曾孙孔防叔避乱于鲁。孔防叔生孔伯夏,孔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的亲儿子就是孔子。因此《史记》在对孔子吹捧中顺便又拍了一下弗父何的马屁,把弗父何比作像伯夷叔齐一样的人,如《史记.孔子世家》载:“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其实这等于把马屁拍在马腿上了,倒是反证了弗父何没有继承父王之位,而是被其强势的亲弟弟鲋祀彻底边缘化了,厉公弑叔篡权后,只把弗父何封为宋国上卿,远封了片边陲采邑栗地(栗即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

那么这就又有一个疑问了,所谓父业子承,既然宋前湣公最起码有弗父何与鲋祀两个儿子,那把王位传给儿子应当是情理之中的事儿,而为什么宋湣公却把王位传给了短命的弟弟宋殇公?这是宋国王权继承的传统,兄终弟即也是殷商的继承沿袭,而宋国是殷商后裔的封国。据史籍记载,自宋国初建,就有兄业弟承的历史的,据《史记宋微子世家》的记载,当宋微子开死后,宋国的王权是由微子开的弟弟衍即微仲继承的,据《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微子开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史记集解中说,礼记曰:“微子舍其孙腯而立衍也。”郑玄注释说:“微子適子死,立其弟衍,殷礼也。”而且在先秦史书记载中,不单单是宋国,其他诸侯国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如鲁国、吴国等等,如公元前86年(鲁真公三十年),鲁武公的哥哥鲁真公去世,鲁武公继位。

对于子共为什么死后把王位传给弟弟殇公熙史籍无载,但一点是明确的,宋殇公子熙继承王位是是光明正大的,是以非暴力的方式接班掌权的。古语云盖棺论定,无论宋湣公还是宋殇公的谥号,都是宋国后代君主为其前代拟定的谥号,谥法云“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因此宋厉公其父其叔的谥号都是宋厉公来定的,从这点来看宋厉公很有心计,宋厉公为了标榜自己盗国的正义性,就必须从根上否定其亲爹亲叔叔,于是他先对父亲全盘否定,然后又对叔父宋炀公彻底的否定,不留丝毫情面。这说明宋厉公的政治头脑与铁腕手段都是非同寻常的。

但是历史又是公平的,根据谥法:暴虐无亲曰厉,杀戮无辜曰厉。宋厉公死后也被历史无情的盖棺论定了,一报还一报。但他还没有想到,自己首开弑叔篡权的先河而名列国盗之第十一位。

自子鲋祀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众多弑叔篡权的盗贼。在先秦典籍中跟着最紧的当属鲁国的姬伯御。

根据《史记鲁世家》即记载,伯御于公元前807年攻杀其亲叔父鲁懿公姬戏而自立。而鲁懿公子戏继承鲁国王权,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废长立幼最失败的典范,也成为中国后世历朝历代的祸乱之源头。同样这件事的直接成为西周中央政府在诸侯国中话语权衰微的导火索。笔者有必要把这件事也顺便再提一提。

公元前817年(鲁武公九年)春,鲁武公姬敖带着两个鲁国武公九年(前817)春,武公和长子括、少子戏,西行朝拜周宣王。宣王喜欢戏,想立戏为鲁国太子。时任西周大夫樊仲山甫苦苦劝谏宣王不要这样作,并痛陈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周中央政府的权威受损,但周宣王就是不听,终于立戏为鲁太子。夏天,武公回鲁国后去世,戏继位,就是懿公。懿公九年(前807),懿公之兄括的儿子伯御和鲁国人攻杀懿公,立伯御为鲁国君主。姬伯御虽然一直没有被西周中央政府承认,但他在鲁国执政了十一年,到公元前796年,感觉自己被蔑视的周宣王便派联合国军攻打鲁国,直接杀死鲁君伯御,而后宣王在夷宫又帮鲁国册立了一位新的领导人,即鲁懿公的弟弟公子称为鲁君,就是鲁孝公。

西周中央政府为了领导人的一己喜好而擅自干预诸侯国储君册立的行为,极大地降低了周政府的威信,此后诸侯们于是多有违抗王命的。而司马迁同志在史记中,直接与周幽王被出卖篡弑直接挂钩,即说明这件事的影响之深恶。

以今日之事而论,如把联合国比作周政府的话,多年来在联合国中话语权最大的美国依然是一超独大,其现在支持委内瑞拉造反“自封”总统瓜伊多的行为一如宣王,当今的美国人已经彻底抛弃了表面文章了,即彻底抛弃了其联拟的《联合国宪章》,虽然嘴上还说自己是正义替身,但其极其自私自利的行为必将成为其话语权日渐衰微的一根稻草,成为压倒它的其中的一根。

在此我们可以细细品味西周大夫樊仲山甫劝谏宣王时所说的,来断一断美国之未来,樊仲山甫劝谏宣王说:“废弃长子而立少子,不符合于礼制;不符合礼制,必然触犯先王之命;触犯先王之命必被诛杀:所以发令不可违背礼制。命令难以实行,政令就没有权威;命令被实行而又违背礼制,人民将不服从主上。而下级服务于上级,年轻者服务于年长者,这才符合礼制。现在天子您立诸侯之继承人,而立其少子,是教给人民违犯礼制。如果鲁国遵从您的命令,诸侯也仿效而行,先王之命必然阻塞难行;如果鲁国不遵从您废长立少的命令,您必要诛伐鲁国,您就等于自己诛伐先王之命。那时您诛伐鲁国是错误,不诛伐也是错误,请您慎重考虑。”此为题外话。

政治家立身功利之间的辞令无论睿智如何,不在笔者评论的重点。正如本文开篇所说鲋祀立于功利之间,盗窃人性公然篡弑其亲叔叔才是重中之重。如果姬伯御造其亲叔的反由直接的外因,但是鲋祀则不然,一是他的行为比伯御早半个世纪,而且做得自认为是理当气壮,因此无论鲋祀给其亲爹亲叔叔扣上一顶顶什么样的帽子,也掩盖不了其国盗的丑恶嘴脸。

片尾一阙以赠之:世人只夸弗父何,是用弗父掩谁过。王权路上血铺路,鲋祀屠叔必须说!

【作者题外话】:接着(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推荐阅读: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荣耀巅峰魔门败类宠妻如令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剑来帝王业春秋我为王山海高中总裁在上我在下
相关推荐:
纨绔帝妃开天记过隙剧本:挖古孽逍遥游医九福晋大翻身无限梦境冒险第49日鬼步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