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十八章:英容犹在彪千古

平定周室之乱,管仲胜利归来,不久便一病不起。

齐桓公很着急,经常去看他。

一直守在管仲身边的是陈完。齐桓公看到陈完总是在整理堆积如山的简册与文章,便向管仲提出让陈完出任大夫,填补管仲生病期间的空职。管仲支开陈完,提醒齐桓公:你难道忘掉周太史的卜卦了吗?齐桓公明白过来,从此不再提。

说到人才,管仲叹道:现在百里奚到了秦国,依夷吾看,齐国之后,争强称霸最后要落在秦国手上。秦虎不愿意侍奉天子,欲取而代之……

管仲这话,引起小白久久的沉思,叹道:那么多的人才到齐国来,百里奚在齐却与我擦肩而过,不能不说是憾事啊!

当年百里奚没遇到机遇时,逃往虢国。晋献公灭虞,俘虏了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就将他们作为穆姬的媵人陪嫁到秦国。百里奚作为奴隶在那里养牛,他不愿忍受这种生活,逃到宛(今河南南阳),被楚国捉去。

秦穆公胸怀大志,却苦于无贤才辅佐。大夫公孙枝知道百里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便向秦穆公举荐。秦穆公喜出望外,急忙去请,却得知百里奚已经逃到楚国。秦穆公愿以重金赎回百里奚,又怕楚人不给,于是让公孙枝到楚去办这件事。公孙枝去楚国游说道:媵奴百里奚逃到贵国,请允许我方用五张公羊皮将他赎回。楚国一看此人如此不值钱,也就答应了秦的要求。当七十余岁的百里奚被押回秦国时,秦穆公亲自为他打开桎梏,与他商谈国事。

百里奚:我是亡国之臣,哪里值得君公垂询!

秦穆公:虞君不用你,才使你被掳,并不是你的过错。他坚持向百里奚讨教,两人一直谈了三天,秦穆公十分高兴。公孙枝见状便进言,请秦穆公任百里奚为相。秦穆公很纳闷说:虽然他有才,但总是你用五张羊皮买来的呀!还有,任他为相,你不就屈尊于他了吗?

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君为明君,臣为忠臣。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公孙枝这番话深深触动秦穆公,他当即任用百里奚为相。

百里奚辞让:我不如我的朋友蹇叔。蹇叔贤能而不为世人了解。当年我在外漫游受困于齐,不得已向别人乞讨,是蹇叔收留了我。我因此想到齐君无知那儿做事,又是蹇叔阻止了我,使我幸免于与无知一起被杀。我到周地,见王子颓喜欢牛,就以养牛去接近他。后来,王子颓想用我,又是蹇叔阻止了我,使我免于被诛。我到虞君手下做事,蹇叔又阻止我。我也知道虞君不会信用我,只是为了那一份俸禄和爵位,暂时留下来,想不到就当了俘虏。从这三件事,我深知蹇叔的贤能。

秦穆公于是用很重的礼品,将蹇叔请来秦国,任命他为上大夫,百里奚为相国。

百里奚上任后,谋无不当,举必有功。

齐桓公很真诚地对管仲说:仲父,齐国人才济济,到底谁能将我们的江山与霸业持续下去啊!

管仲自知在世时间不会太长了,听到齐桓公说这话,便用齐国的一句谚语对齐桓公说:居者无载,行者无埋。意思是说,住家的人不需要车,在外的人不需要为他准备入葬的坑,像我这样已经要远去的人,无须你太多的牵挂,你还是好好把精力放在治国上啊,不要老是来看我。

齐桓公真诚直言问道:能举荐谁在你身后替代你呢?

齐桓公明白,几十年的称霸成就与眼前病榻之上的管仲密不可分!现在这位在他即位时就有恩有功于他的相国即将远去,他当然要问这最重要的一件事。

管仲说:知道这件事的人,莫过于你啊!

齐桓公握着管仲的手,再次说:你的病不见好转,你可要告诉我谁能替代你啊!

此时,齐国有名的大臣宾胥无与甯戚已先后去世。

管仲重重地叹了口气说:唉!可惜甯戚死得早啊!

齐桓公问:除了甯戚之外,就没别人了吗?鲍叔牙这个人,你看怎么样?齐桓公心想,鲍叔牙是元老重臣,功勋卓著,和管仲私交又好,且有恩于他,他肯定会同意。不料管仲却说:鲍叔牙是个道德高尚的人,但是您不能让他做相,管理国政。因为他老是把别人的过错记在心里。“人至察则无友,水至清则无鱼。”做相的人,度量不大一些怎么行呢!

齐桓公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问:隰朋怎样?

管仲说:隰朋为人很谦虚,遇事不耻下问,又能公而忘私,做相是可以的。说完,却长长地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只是隰朋年纪太大,恐怕活不了多久了。

齐桓公又问:那么易牙怎么样?

管仲十分严肃地说:你就是不问,我也要讲的。易牙、竖貂[①竖貂:《史记》《吕氏春秋》称“竖刀”,《管子》称“竖刁”。

]①、开方这三个,你千万不可信任亲近他们。

齐桓公听管仲说不能亲近易牙,很奇怪,便问:易牙为了让我品尝人肉的滋味,杀了自己的儿子,这说明他爱我超过了爱他的儿子。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管仲回答说:谁不爱自己的儿女?哪有杀了儿子还做成羹给主公吃的道理?他为了自己的私欲能做这样的事,还有别的什么事不能做呢?这样的人,能对你好到哪里去?

齐桓公说:竖貂不可信任的地方是什么呢?他为了能侍候我,把自己都阉了。他对我的忠心,不是超过了爱惜他自己的身体吗?

管仲说: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的人,还能对你尽忠吗?

停了一会儿,齐桓公又问:那么开方呢?他父母死了都不回去奔丧,爱我胜过父母!

管仲语重心长地说:开方放弃了奔丧的孝事就是为了侍候你,可见他的野心更超出易牙和竖貂。这个人更不能重用,否则会给国家带来祸乱。

齐桓公听管仲说得有道理,便问:为什么从前没听你说过呢?这三个人在我身边已经很久了呀。

管仲说:河岸的大堤挡着,洪水就不会失控。我管理政事的时候好比大堤,总能控制着他们,不让他们为非作歹。现在大堤要垮了,水就要泛滥起来,主公一定要当心啊!

齐桓公点了点头。

管仲的话传到易牙的耳朵里,易牙气急败坏地跑去找鲍叔牙。他说:老将军,谁不知道管仲是您推荐的啊!可是管仲这个人却恩将仇报!国君让您做相,他却说了您一大堆坏话,推荐了隰朋,我真替您抱不平!

易牙满以为鲍叔牙听了这番话会恨死管仲,谁知鲍叔牙反倒哈哈大笑,赞许地说:管仲公而忘私,不讲私人交情,这正是我推荐管仲的缘故啊!隰朋真是比我强多了。易牙碰了一鼻子的灰,满面羞愧地溜走了。

鲍叔牙过来看管仲,未语泪先垂。管仲拉住他的手,拍拍说:你还记得我们在夏汭治好那店家病的事吗?鲍叔牙点点头。

管仲:你问我用的是什么药,我当时没告诉你。

鲍叔牙心里酸酸的,很不高兴地说: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说那话。

管仲:天机该泄还得泄,要不,带走了多可惜。

鲍叔牙大哭道:你啊你!

知母、黄柏,外加田七,三味成末,治一切男人顽症!管仲说完,头一歪,再一次昏睡过去。

周襄王七年(前645),管仲去世了。管仲的建议被齐桓公采纳,任用隰朋做相。不料,没过一个月,隰朋也死了。齐桓公请鲍叔牙做相,鲍叔牙认为自己不合适,坚决不同意。

齐桓公说:现在朝廷里,你是我最信任的人,你不同意,那么让谁来做相呢?

鲍叔牙这才说:我的缺点您是知道的,那得把易牙、竖貂、开方赶走,我才接受任命。

齐桓公说:这事管仲早已说过,我一定照办。

当天齐桓公就赶走了这三个人,并且不许他们再入朝。

鲍叔牙做了齐国的相以后,管仲的政策还能继续施行,所以齐国还能保持着霸主的地位,但一年后,鲍叔牙也去世了。

齐桓公渐渐忘记了管仲的劝告,把那几个小人又召了回来。

又一年后(前64),齐桓公生病了。常之巫并不为他治病驱魔,而是跑到宫外去散布谣言,说:齐侯快要死了。已经掌握了相印的易牙与竖貂配合常之巫把宫门堵上,并在外面筑起高墙,不让人通行,并说是齐侯的意思。撇开齐桓公后,他们就集中精力在内宫大施淫威,各树党争立,忙于篡权夺位。齐桓公没人管,也没吃没喝。有个忠于齐桓公的妇人趁天黑偷偷翻过高墙进入探看,齐桓公对她说:我饿了,想吃东西。妇人说:没地方能替你弄吃的。齐桓公说:给我点水喝吧。妇人说:水也弄不到啊!常之巫他们把你用墙封砌在这里了,说你没几天就要死了。齐桓公叹问道:卫公子开方不能来救我吗?妇人说:你还不知道啊?他已经带着四十社[①

社:行政单位,二十五家为一社,也就是后来的“里”,土地为方形六里作一社计算。

]①的土地与人口投降卫国去了。

齐桓公此时方明白,不听管仲的话导致了后患。齐桓公泪流满面地叹息道:圣人就是圣人,真是有远见啊!如果仲父知道了我现在这种情况,我还有什么脸去见他呢!

《史记·齐世家》上说:“桓公病,五公子树党争立。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宫中空,莫敢棺。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十二月乙亥,无诡立,乃棺赴。辛巳夜,敛殡。”

这段话说的是,桓公死了,没人管他,常之巫与竖貂忙着废掉太子昭,把朝中老臣们都杀光了,这才把无亏(武孟)推上君主宝座。太子昭在这场混战中逃到了宋国。上任的无亏先忙着把死了两个多月、尸体已出了虫的桓公入殓出殡。

接着,宋襄公率领诸侯国兵护送太子昭回到齐国。面对诸侯国兵的发难,无亏无言以对,竖貂想溜走。正义之士们团结起来把无亏杀了,灭了常子巫与竖貂等小人,迎回了齐桓公当初立的太子昭。

后?记

管仲谢世九十四年后,孔子诞生。又五十年后,孔子任鲁国中都宰。他对管仲作了中肯的表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①见《论语·宪问篇》。

]①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代思想家,确切出生地不详,《史记》记载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从史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来看,老子也是管仲谢世后出生的。

管仲谢世二百七十三年后,孟子生于战国时期的邹。

管仲谢世二百七十六年后,庄子生于宋国的蒙邑。

从这些大学问家的诞生时间看,他们的成长时期都曾经浸润于管仲留下来的大量学说与文献。就连我们常用的成语“一字千金”,考其来源也正是管仲时代刊布法令政策于城门下墙上广泛征求意见的形式而来。

管仲的墓在山东淄博市齐古城之北。高大肃穆,但车马冷落,去的人很少。距那一百八十公里处有个宽广伟岸的孔子墓,则香火旺盛,过五逢十还要载歌载舞举行祭祀,届时都是皇帝到场致辞,个个顶礼膜拜没一点马虎。但谁会记得孔子评价管仲的话呢?

究其所以然,我以为管仲将浑身的本事都传给了人们,人们持其技艺就能够生存了,还要敬他做什么?孔子则不然:这心灵的名堂是摸不透,搞不好要惹灾的,得敬着些,忽悠不得!所以,人才有“病之心焉”之说。

历史始终是在螺旋式循环中发展。大约在公元前三七四年前后,齐国的命运果然如周太史的卜卦所言,在陈完(田完)后代的手上重新崛起。这位战国时期的齐桓公田午是田齐的第三代国君,他的祖先陈完为他们留下了大量管仲的文化遗产,并经过历代私家整理,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学说。由于田氏代齐的时间还不久,新生政权有待巩固,而人才又十分匮乏,于是齐桓公田午继承齐国尊贤纳士的优良传统,在齐都临淄的稷门附近,将管仲时代讲课的地方直接辟为学宫,即后人所言“稷下学宫”。后来,齐桓公田午干脆建起了巍峨的学宫,设大夫之号,招揽天下贤士,收集流传在外的大量的管仲治国之学,刊布管仲的精辟文献。[①

汉代徐干《中论·亡国》:“齐桓公(田午)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尊宠之。”

]①

到了齐威王、宣王之际,随着齐国国势的强盛,他们越来越认识到管仲的伟大,他的大量言论与文献理当得到最广泛的应用,并发扬光大。大约在这个时候,管仲留下来的言论与文章以《管子》称谓刊布于世,并在稷下学宫加以专业性的传播。

《韩非子》说:“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家者家有之。”可见在战国末叶,《管子》书已经传播很广。到了西汉时期,《管子》继续广泛流行,贾谊、晁错、桑弘羊等政治家都研读过此书。司马迁对管仲更是倍加崇敬。

近代学者罗根泽(1900—1960)提出:《管子》“在先秦诸子,裒为巨帙,远非他书可及。《心术》《白心》道体,老、庄之书,未能远过;《法法》《明法》,究论法理,韩非《定法》《难势》,未敢多让;《牧民》《形势》《正世》《治国》,多政治之言;用兵则有《七法》《兵法》《制分》;地理则有《地员》;《弟子职》言礼;《水地》言医;其他诸篇,亦皆率有孤诣。各家学说,保存最多,诠发甚精,诚战国、秦、汉学术之宝藏也”。

历代学者大多将《管子》作为法家著作看待,这主要从全书的政治思想着眼,看到了它的哲学思想以道家为核心的缘故。其实,在战国时期,法家鼓吹“法治”,排斥文教德行;儒家强调“德治”,重视道德教化。这两种针锋相对的政治思想在《管子》里都有具体的体现。特别是它全面而独到的经济思想,至今仍然有着深刻的社会指导意义。

管仲提倡“富国富民”是放在发展生产力上的!

管仲制定的相关政策时效性极强。如当时盛行的“厚葬”之风,管仲提倡严禁。他颁布一条法律:棺椁超过一定厚度,就必须受到戮尸的惩罚!但在物质丰富时期,他又主张以奢侈来促进消费,以刺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经济学、消费学观念就是在今天也不过时!

稷下学宫脱自管仲生前的讲堂,在这个讲堂上,管仲用自己的学识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者。

《管子·弟子职》篇,就是管仲亲自制订的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从饮食起居到衣着服饰,从课堂纪律到课后复习,从尊敬老师到品德修养,都规定得详细严格。由此可见当年稷下学宫的规章制度也是健全、严格的。称稷下学宫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学堂,当之无愧!正因如此,管仲的思想通过稷下学宫的播撒,孕育诞生了影响中国历史的一大批圣贤: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墨子等……同时也就诞生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

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学者如孟子、淳于髡、邹衍、田骈、慎到、接予、季真、环渊、彭蒙、尹文、田巴、兒说、鲁仲连、邹爽、荀子等。尤其是荀子,曾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甚为可贵的是,当时齐国统治者对稷下学宫来访学者采取了十分优礼的态度,封了不少著名学者为“上大夫”,并“受上大夫之禄”,即拥有相应的爵位和俸养,允许他们“不治而议论”[①见《史记·田敬仲完列传》。

]①,“不任职而论国事”[①见《盐铁论·论儒》。

]①。因此,稷下学宫具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性质,既是一个官办的学术机构,又是一个官办的政治顾问团体。

因此,郭沫若高度评价说:“这稷下之学的设置,在中国文化史上实在有划时代的意义……发展到能够以学术思想为自由研究的对象,这是社会的进步,不用说也就促进了学术思想的进步。”“周秦诸子的盛况是在这儿形成的一个最高峰的。”[②见郭沫若《十批评书·稷下黄老学学派的批判》。

]②总之,稷下学宫的创建与发展,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开创了百家争鸣的一代新风,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学术文化大繁荣的黄金时代;同时,稷下学开启秦汉文化发展之源,对秦汉以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推荐阅读:
宠妻如令荣耀巅峰帝王业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危险关系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春秋我为王重生之毒妃剑来魔门败类
相关推荐:
清梦翩然困心诀铁雪云烟一神难求历史的记忆极品小村农大天尊难负卿心爷今儿吃素陌上谁家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