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一章

第一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选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坚持,无论选择如何?无论坚持什么?岁月都将是永恒。

沂清中学的操场上,刚结束批判修正主义的青年学生,正熙熙攘攘的围绕在几口学校食堂的大铁锅面前,争抢着还剩下的掺和在野菜汤中的星点儿肉末。从他们漏风的衣服口子和干瘪的脸上,便容易窥见他们农民子弟的身份。公社干部背景的少数派是肉片真正的享受着,而凭他们的的粮票,兑换肉末是十分奢侈的。

但是如你仔细发现,这两拨人走后不消多久,就会闪出一张黝黑的脸来,腋下夹着本书。书的封页是缺失的,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早已被政坛上的四个小鬼斥为走资派,冠之“毒草”书的内容自是成了资本主义复辟的铁证。这个青年可不这样想,虽然他年少的心灵还不能明白这眼花缭乱的背后是什么,可他却认为坏人是真正张牙舞爪的,他﹙她﹚们就只是政治舞台上的滑稽小丑,兴风作浪预谋着一幕丑陋的剧目。

这个青年学生叫王航,是鲁乡公社黄崖大队贫农王高义的独子。对王高义来讲王航到县里读高中,意味着又少了一个可以使唤帮活的男丁,多的是一张要饭的口,这在困难的时期是极其不幸的。但令他光彩的是,王航是队里第一个高中生,就连大队书记的儿子,也是后来托人上的高中,为此还破费了几十斤粮食。对他来说,只这件事也够他得意地,不论他还是老辈儿都没识得几个字的,于今竟出了个知识分子的娃娃。

现在,王航看似漫不经心的走在操场上,只要有丝风动,他的呼吸就骤然窜促,四下张望片刻。终于人都散尽,他拱上去将锅中残剩的汁汤,吞咽一阵儿,腹肚也是满足的。至少整天他都可以蜷缩在学校后面的弹洞里读他喜爱的小说。弹洞据说是历史上遗留下的日本人的迫击炮弹撞击的。弹洞周边,杂草慢了及遭,成为遮蔽洞口的有利掩体。不熟悉历史环境的人,即使上了些岁数,也很难发现这里。王航每于夜里,在宿舍同学一天劳动下来臭汗淋漓的熟睡后,攥着煤油灯潜在洞里读书,就在这里睡下了。他自己都会窃喜这个“伟大”的发现,在这样的环境里,他既可以看的久点,又可躲过值夜老师对这不是又红又专类书的截杀。有时一早醒来,会看见伏成一圈的蛇在身边,想他是抢了蛇的居处。青春是资本,看我们如何消费出价值。

他此刻在读的是册子诗抄,他轻声吟诵,血液随诗烫热,动脉因一句“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而鼓动,青筋绽在脸上。他是从报上看到这次事件的,他多么想在当日人群中振臂摇呼,抛颅舍生,那才是真正的英雄壮烈。所以当他瞥见那个女人将事件诬作反革命性质时,恶狠狠地爽出一口吐沫

一九七六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悲痛的一年。三位伟人相继离世。中国人民心中的架海紫金梁倒坍了。我们这个国家将何去何从?是当时的中国人民思考的强音!进入十月份,人们明显感受到火药味的浓烈,正义与邪恶间,难以水火相容,历史转折关头的抉择,不是大变革即是大倒退,这是铁律。

王航在学校里最难以忍受的还是饥饿带来的晕眩。他这个年纪,本当是血气方刚,却演成了更趋近于三十岁上下的年纪。让他清醒的是,相较于家里的情况自己的生活已是好的。至少,他可以半个月,吃一次白面馍馍,而在家白面少得可怜,且只能保证老祖母的吃食。老祖母已上了九十岁的年纪,那硬涩的黑面团,她是如何也消受不起的。那破落的家,若不是一堵土墙围着,更像是被烧劫后的战场。生活呵,从不只有今天、还有明天、后天。

一次劳动课上,刘老师拿着一份报纸踉跄地跑来,他抖索的手,指着那份报纸,半天发不出音。同学们都迅疾的拢过去,询问老师发生了什么事?刘老师脸猛地一绽,“嘿”的啸出声,然后将报纸一挥,说:“抓住了,抓住了”,王航和同学们赶忙问:“老师,抓到什么了?抓住什么了?您怎么了?”老师扫了眼一张张泥脏的脸,“噗”,喷笑了出来,说:“同学们,这是今天的社论:四人帮垮台了,我们胜利了”,泪水瞬间涌出,模糊了双眼。人们相拥而泣,泪水交织着欢笑与苦痛,不过苦痛已是过去时,这个伟大的国度迈开了她历史的新步伐!

转眼进入了十二月份,王航放了寒假,返回家中,老祖母异常高兴,身体老化的她,声带也发不出声来,只是“喔喔”的呻吟着,紧抓着孙子的手。她的身体并不健康,许多年前就已经罹患病疾,不过当时孙子刚出生不久,她实在牵挂。

老祖母的一生过的可真是艰难。她的青年时代,军阀还在混战;人到中年,日本鬼子又来到中国抢掠烧杀,她见了多少人倒在血泊里,她也是从血泊里爬出,背着高义躲进山里,才谋得活路。建国以后,党的政策好,分了地,收了粮,光景也渐渐好了。可是人耐不住岁月的冰霜,这十年他明显感受到身子骨软了许多。

王航光着上身躺在床上,为那七块钱的学费,脑子一直不清净。他为自己每次回家,不能给家里改善下生活,反而是不断地挤出家里的血汗钱感到羞耻。长姐为了上次自己的学费,答应了邻村张有福儿子的婚事,可他知道张有福就是个混球,他儿子虽然是真心喜欢长姐,但斗大字不识一个,连种块地都不会,长姐嫁过去就是充当犁和牛的角色。

高义看出了孩子的心事,一锅袋一锅袋的烟抽着。“娘,您咋了?”老人孱弱的手指着一角,仍是“喔喔”着。王高义朝着那个方向看去,呛出了咳嗽。他明白,娘是想卖掉几十年积攒的棺材本,让孩子去奔前程。高义含着泪没甩出,走出了屋子。

1977年5月份开始,消失了长达两年的邓小平,重新出现在政治舞台,走进人们的视野中。7月份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原任党政军领导职务。“邓大人回来了”,群众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高中毕业后,王航几个月来一直闲散在家,完全成了农民。不过他现在可以明目张胆的随便躺在一个地方,读他喜爱的柴可夫斯基、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书是他从县图书馆借来的,要按时还回去,所以他为了完整的读完每部小说,都费尽几天的神。他决定去县上揽活,卸下压在父亲身上的重担。

县里的街道上,到处贴满了批判四人帮的标语,人们的生活如常,似乎没有多大的变化。王航先去县图书馆归还了书籍,又借了几本亚非拉文学作品,出了图书馆。他将书放在筐子里,在街市上徘徊着。他不敢蹲在人多的一角,也不敢像其他小贩一样,喊着“鸡蛋唉,卖鸡蛋来”“馍馍,刚出锅的馍馍”,他挎着筐子躲在了最僻静的一角。他抚摸着筐里的几双鞋垫和野果,终于失控,泪水横肆。周围的一切和他分明两个世界。这时,广播响起,人们伫立在街头,静静听着,广播中传出的尖锐声音:9月,中国教育部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中断的高考制度,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进入大学,此次考试主要面向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在邓小平同志拍定下,今年高考一个月后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街市上顿时喧闹起来,王航呆滞了好久,便撒腿往家里跑,连筐子都丢置在了街市上。这一天是1977年10月1日,全国各大广播、媒体相继公布了这一消息,这是个伟大的历史界限,高考制度的恢复为全国数百万计知识青年,提供了一条光明之路,他们记住了“邓小平”,这个改变了他们命运的伟大人物。

王航一股脑儿跑回家去,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地头上的父亲,高义听到后,扶着锄头,喃喃道:“有望嘞,有望嘞”,扔下活往书记家里跑去,遇到人就提一嘴,如果来人附和一句“你老头好日子要来了”的词句,他一准咧开嘴笑着。王航重新投入到生活的热情当中去,邻里每户人家,也都商量着凑粮、凑钱,凑这凑那,一定让村里这第一个大学生,风风光光的走进大学。在他们眼里,这一个十分有天分的孩子,已经是个准大学生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推荐阅读:
上天安排的最大啦危险关系荣耀巅峰重生之毒妃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魔门败类山海高中总裁在上我在下春秋我为王剑来
相关推荐:
最肉王者原点网游之战魂机械天武飞升挖宝少女玉露殇太荒战神爱沛流离都市至尊医圣都市桃花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