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114章 张亮亮发言

议题分块,首先讨论农业上的工作,郑希先发言,将工作照着稿子念完,大家也挺不出多少内容来,田丰华说了一句,“先说说今年和去年在工作上有什么改进和措施吧。”郑希沉默一阵,表示没有太大的区别。

唐志豪说了两句,表示静水县的现状就是这样,要突破还得渐渐积累,也都是大家认同的。这议题算是通过了,郑希也就离开会场。

又过了三个议题,田冕提到了杨洪贤关于县政府办关于工作纪律整顿的工作。杨洪贤站起来,将这一工作的规划、执行措施和具体实施的阶段和要求等,一一地读出来。

到后来,就提到了杨强华的例子,表示了政府办本着对年轻人的负责态度,对这种对工作马马虎虎的人,进行处理,已经得到了县里纪律部门的同意与批示。

等杨洪贤说后,唐志豪扫雷大家一眼,见杨跃进表情很是开心。再看田丰华时,却听到俞名诚说,“书记,这个问题我有两句话要问问洪贤主任。”田丰华点头同意,俞名诚说,“洪贤主任,据我所知,杨强华这个年轻的干部很有工作冲劲,工作绩效卓然有成,你们政府办对他的工作是不是落实了?”

“落实了,与他本人见面,也严格地走组织程序的。”杨洪贤说。

“那不对,第一,春节前后,向春和杨强华两人到省里去跟客商会面面谈,是我指派的工作任务,你有没有跟我核实过?第二,杨强华工作的绩效,也将是今天讨论的一个招商引资政策问题,书记是知道的。另外,纪委对政府办报的材料也核实了?”说着转看向张亮亮,“张书记,是这样吗?”

“材料核实了,事实证明,在春节前后,杨强华一直在忙着县里的招商工作,有市里、省里的部分领导作证。”张亮亮说。

杨洪贤是站着的,他的脸一下子僵硬着,而唐志豪也蒙了,不知道要怎么来应对,看着张亮亮的坦然之色,心里一片空白。

田丰华和杨跃进脸上的神情没有多少变化,淡漠地面对眼前一切。

县常委会开过后,县里没有什么风波。在县政府里,不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干部,都尽量地少说话,各自默默地做自己的工作。谁心里都明白,杨洪贤这个主任满肚子的邪气怨气,不仅没有将杨强华这个眼中钉给处分了,他自己反而受到县委的对他工作的质疑,使得在常委会上,唐志豪都质疑他的工作能力。

对于唐志豪的质疑,县政府这边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种策略,唐志豪对杨洪贤的批评那是一种保护,自己批评会避重就轻,县委那边也不好再做什么表示。毕竟在场面上,有些事情不能够做彻底的。连续几天,杨洪贤都脸黑着,据说曾将杨滔叫到办公室里恶狠狠地骂过,但谁也不敢乱传出来。

杨强华完全没有那回事一般,常委会之后,杨跃进正式地将县里经济建设工作担起来,县里推举杨跃进为副县长,报请市里批复之后,才会进行选举。杨跃进本来是人大的副主任,对于选举的相关事宜,自然很熟悉。这些还要走一定的程序,特别是得到市里认可,省里的批复。只是,县里的工作却要先做起来。

之前,这些工作是俞名诚担负的,如今,将杨跃进调任过来,力量更扎实。杨跃进走马上任之前,县里已经在常委会上讨论通过,将紧邻在市开发区的三坪乡五个村直接划为经济建设工业用地。

征地的政策参照市开发区进行,今后有投资建项目的,需要人手做事,首先要将五个村的人先消化掉。当然,这样的也是有前提的,不是意味地压着客商。

将五个村的地划出去,至于怎么用,目前也还没有具体的规划。郑丽娟所签下的意向书里,要的地也不多,可县里进行规划时,自然要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

引进项目之后,接下来会不会有更多的商家看中这里定扎根下来,要看今后县里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杨跃进如今来担任这方面的工作,也是两方面的原因。

田丰华要他来做事以抗衡唐志豪等人,而唐志豪等人要打压杨跃进不成就是因为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有了初步成效,但会不会真有成绩和收获,在唐志豪等人看来,田丰华和杨跃进在作秀的成分居多,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叔侄俩再好好表演表演,真闹出笑话来,倒是的反击田丰华也只有闭嘴。

这几天,杨强华陪着叔叔在村里转,将这里划为工业用地,要做到具体工作很多。除了叔侄俩人外,还从政府办和一些局级单位里抽调人手来做具体的工作。征地会分步来进行,具体怎么操作,第一步该那些用地,水路、电路和公路要怎么修缮健全,都是这几天里要在实地做出来。

杨强华对这些实际工作本来不熟悉,但要做好先期准备,才不至于让郑丽娟将客商带来后,这边工作都还没有进展,那就太对不住人了。虽说不懂,边做边学,有之前与望家村那些人接触的经验,相对而言,这边村里的工作要好做多了。

望家村紧挨县城,城市扩大化是一种规律,这些年村里的人将自家责任地分块卖出给私家建房,已经尝到了土地资源带来的益处,又看到土地资源的紧俏待价而沽也是人之常情。

村里这边的情况却不同,看到开发区里不少的人拿到土地补偿金后,在开发区里进行投资每月定时领取利息。村里也有不少人,将家里的闲钱都集中起来也到开发区里进行投资。此时,村里得知县里要征地,又见不少干部在村里四处走,不少的人都在打听情况。

关于征地的内情,多少有些透露出去,让村里的人心里先有个准备,等县里具体做工作后,会更容易开展。

一般说来,县里的补偿会比市里要少些,这也是人们无形中而有的认知。这一次,从隐秘消息得知县里能够参照市里的条件进行征地,村里各家都指望着先将自家的地征收了。

村子在那条小溪旁,周围比较平坦。这里的地势和县城那边不同,村子的粮田成片地与村子相连着,此时,初春的稻田里满田的是绿肥草料,长势已经看得出。稍远,是不相接的小山包,山包之间也是稻田。这里种粮确实较为轻松。

杨跃进跟杨强华在田间里走,有村干们陪着,说这些稻田,有很多旧话。村子曾经是全县产粮最多的乡,只是近年来村里种粮的心思都淡了,村干们说得直接,说一年到头种粮只能保住老本不亏,最多就赚够一年所吃。

谁还会用心地种粮?杨跃进在县里对这些情况是有所知,神情淡然,他之前处于县里的边缘人物,却能够更好的心态来对待现实的困苦。

杨强华知道自己对这些不熟悉,一直都在听着,要从与村里的人往来中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之前,郑丽娟说了如果要选址该考虑哪些因素:交通便利、用水便利,排污便利,与村子之间的距离等都是要综合考虑到的。这些,对于今后的经营过程中,会得到一定的优势。优势纵然少,在同一区域里就会占先,也就能够比别人有着更多一分的机会。

从地理位置而言,国道线是紧挨着山脚,那边的空地少,山下有几户人家,村子大多在小河的另一面。而大片延绵向远处的平地都是在小村的背后,要将国道连过来,必然要建一座跨过小河的桥。

今后如果有高速路通过,估计也是从山脚这边走,不会影响小村和村后的那一片地。杨强华一边走一边看,用郑丽娟说过的话来进行权衡,可选用的位子倒是有好几个。县里准备将几个村都划出来,第一期也就是将临近市开发区的两个村子进行工作。

在户外看过,对村里的基本规划的工作杨强华不会参与,可他却要给郑丽娟将厂址先选出来。至于对方会不会这样选,也没有确定。对方什么时候过来,郑丽娟会不会过来,都还不能确定。回到村里,如今也无所谓村委会,就在村长家里聚聚。

村长有四十多岁的,多年没有外出打工,却在市里做生意,经济意识较强。对县里要将村里划成工业区,与市开发区接连起来进行发展比较热心。

村支书年纪要大,快六十岁了,在村里的威信比村长要高,虽说对村里那些粮田很不舍,可对县里的精神的服从感比村长要执意,对近年来村里种田早就失望了,市开发区的变化也看在眼里。

到村长家,杨跃进再次将县里的工作精神进行传达,问村长和村支书的意见,两人当下都表示了对县里的服从和配合。(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推荐阅读:
上天安排的最大啦危险关系荣耀巅峰重生之毒妃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魔门败类山海高中总裁在上我在下春秋我为王剑来
相关推荐:
我在异界当大佬道祖大罗天启之暮山之战我的美女局长权门禄路姐妹花爱上我修真归来在都市特种狂龙系统奈我何神级黄金手
作者凤凌苑其他书:
支教青云路 草根上位 亿万特奖 步步权谋 权路 背后高手 官途借势 权路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