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二章在舍得中摒除欲念,调整事业心态(3)

5.换个角度看问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同样是一座山,横看与侧看就不一样了。一件简单的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看,结果都不一样。生活中那些复杂的事,如果我们还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是不是也太可笑了?换位思考,就是放到对方的位置,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换位思考的本质是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心理过程。学会换位思考,就是说要懂得站在别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这样我们会把事情看得更明白,做得更好。

明末清初,浙江兰溪有个叫毕矮的人。一天在县衙中管事的朋友请他到县衙去一趟,原来是刚刚上任不久的知县的大印不翼而飞了。知县怀疑是狱吏胡某偷的,因为此人生性贪财,常常徇私枉法,知县多次对他进行过斥责。案发后,知县将贴心的部下叫来商议,大家都觉得很棘手,因为胡某没有留下任何证据,若是将他抓起来,他必定矢口否认。逼得过急,他就会把大印丢掉,那时也无法证明他有罪,这样大印就找不回来了。但如果把胡某请来,好言相劝,胡某也不可能承认是自己所为。为此,知县和部下们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但还是无计可施。最后,只好把号称“智多星”的毕矮请来帮忙。

毕矮沉思片刻后,对愁眉不展的知县说道:“大人不必再担心了,三天后,我就有办法拿回县印。”知县听了满心欢喜,连连致谢。第三天夜里,县衙突然起火,全城为之震动。知县令所有的衙役前来救火,胡某也应召而来。知县叫住他说:“救火人多手杂,我将亲临指挥,现在将县印托付于你,希望你妥善保管。”说完,就将装着石头的印盒递给了胡某。胡某情急之下也没有多想,顺手就把印盒接了过来。等他发现中计时,心中暗暗叫苦。他知道一旦他把盒子交还知县,就得当众打开,那县官就必然咬定是他偷走了。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胡某只好带着印盒回到家中,把他偷走的大印重新放进盒子里。

毕矮就是通过换位思考的办法,让胡某自动投降的,毕矮明白胡某顺手接过盒子,可他胆子再大,也不敢再还给县官一个装着石头的盒子,事实证明毕矮成功了。历史上这样的事还有很多。

唐初大将李靖在当岐州刺史的时候,有个人为了讨好皇帝,控告他要聚兵造反。唐高祖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命令御史前去调查。这个御史知道李靖是奉公守法的人,说他要造反,肯定是诬告、陷害。可是,怎么才能把这件事弄个真假分明呢?御史想出了个办法,他请求和那个控告人一块去办这个案子,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御史领了圣旨,和那人一起,直奔岐州。半路上,管行李的随从向御史报告,控告人原来写的状子丢了。御史大为恼火,用鞭子狠狠抽打那个随从。随从惊恐万状,只顾磕头求饶,很是凄惨。

看着随从可怜的样子,御史不忍心再打了,他对那个控告人说:“李靖谋反事实很清楚,我们奉旨去查办,谁曾想到,随从把状子丢了,这是要掉脑袋的。我们俩办不成此事,也有和李靖勾结的嫌疑,会受到严厉的惩罚。”那个人一听,觉得有些不妙,忙问御史怎么办才好。御史摇头又叹气,表示事情非常棘手,踌躇了半天,才说:“要想我们都不受连累,我看只有一个办法,你再重新写一张状子,我们就全当没有丢过,还是照常去查办。”那人也觉得再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于是就重新写了一张状子,给了御史。

那人哪里知道,状子并没有丢,这是御史和随从定的一计。避开那人,御史把原状子拿出来和重新写的状子一对照,发现内容很不相同。于是,他立即返回京城,向皇帝报告了这个情况。皇帝一时闹不清这里面有什么文章。御史说:“如果李靖造反真有其事,控告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写出的状子应该是一致的,现在出入很大,有些事甚至是牛头不对马嘴,说明这些是控告人凭空捏造的。”皇帝大怒,立即对那人进行审讯。果然是他捏造事实,进行诬陷。皇帝就把那人判为诬告陷害罪,秋后问斩了。

御史明白凭空捏造的话不可能会永远记在心里,所以两次的状子一定会有不同。这就是换位思考的妙用,它要求人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把握到对方真实的心理状态。

6.打破思维定式

思维定式,即习惯性思维,指的是人们在考虑研究问题时,用固定的模式或思路去进行思考分析的思维倾向。美国比较心理学家哈罗在对恒河猴的实验中,发现动物在反复进行同类课题的学习中,会逐渐找到解答这类问题的固定方法,以后学习类似课题时,会大大地提高解答效率,这就是思维定式的现象。思维定式一旦形成,一方面会大大提高解决同类问题的速度和能力。而另一方面也会因为固定方法的限制,而妨碍对新事物的具体分析。

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在他所著《日知录》一书中,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洛阳的故事:

洛阳的钱思公非常富有,但他生性节俭。就是他的几个儿子,除了逢年过节之外,平时也很难从他那里得到零花钱。钱思公藏有一个笔架,这个笔架是用珊瑚做成的,极为珍贵,是他最心爱的东西。要是哪一天笔架不见了,他就会心绪不宁,坐卧不安,然后就会悬赏一万元钱来寻找。钱思公的几个宝贝儿子很快就摸准了这一点。如果谁缺钱花了,谁就会偷偷地把笔架藏起来,等钱思公悬赏的时候,就拿出来,说是从外面的小偷那里追查回来的。于是赏金便轻易地到手了。这样的事,在钱思公家里,一年至少要发生六七次。

这个故事听起来显得滑稽而夸张,其实,从行为科学的角度讲,这是一个典型的思维定式的案例。由此可见,思维定式也会成为人们认识新事物的障碍。所以说打破思维定式,才能做事巧妙。

从前有一个国王,在大臣们的陪同下,来到御花园散步。国王瞧着面前的水池,忽然心血来潮,问身边的大臣:“这水池里共有几桶水?”众大臣一听,心想这个问题可没有办法回答。这时有个大臣回答说:“这要看是用多大的水桶,如果用跟水池一样大的水桶就是一桶水。如果用一半大的,就是两桶水。”国王听了哈哈大笑。

这就是打破思维定式的回答,有着妙不可言的味道。

据说汉武帝曾经有个奶妈。武帝从小是吃她的奶,由她一手带大的。也许是因为这层关系,这位奶妈经常在外面做些犯法的事情。事情做得多了,汉武帝就生气了,打算将她按法严办。奶妈便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对她说:“你要是以后能改正错误,我就想办法救你。”奶妈说:“以后我再也不敢乱来了。”东方朔就教她,皇帝下令拉你下去严办的时候,你什么都不要说,但走两步就回头看看皇帝,再走两步又回头看看皇帝。千万不可说请原谅的话,或许还有一线希望。否则,必死无疑。

第二天上朝时,汉武帝当众宣布了奶妈的罪状,让人立即严办。奶妈听了顿时涕泪横流,她按照东方朔说的,两步一回头看着汉武帝。东方朔在旁边说:“老太婆,你还看什么看,皇上已经长大了,难道还要你来喂奶吗?还不快走!”

此情此景,汉武帝见了,想起自己自小在她手中长大,现在却要按法办她,还真于心不忍,便下令敕免了她。

假如东方朔按照一般的做法,跑去向汉武帝说“皇上,她终归是你的奶妈,还是免了她的罪吧”,结果可能就适得其反。东方朔打破思维定式,表面上是替汉武帝发脾气,事实上是故意触动汉武帝的感情。这样,东方朔没有替奶妈求情,反而起到了求情的效果,从而不仅救了武帝的奶妈,又显得这事与自己毫无关系,就算武帝将来反悔,也怪不了他。

当然历史上还有一些智勇兼备的人,他们善于因势利导,巧言劝谏。春秋时代的政治家晏子就是这样的人。

当时齐国有一个人得罪了齐景公,景公大发脾气,说要肢解他。同时,景公还下令,谏阻者同罪。文武百官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出声。晏子走上堂来,气势汹汹地拿起刀子,揪住那人头发,上上下下端详了那人半天,然后扭头朝着景公问道:“大王,我看了半天,不知从何处下手。好像尧、舜、禹、汤、文王这些圣王,在肢解人的时候,没有说明应先砍哪一块。请大王告诉我从何下手,方才符合尧舜之道。”晏子反话正说,提醒景公向圣主看齐,景公只好对晏子说:“我放人就是了。”

这就是古人的巧妙,现代社会,更离不开一个“巧”字。这就要求人们在思考问题时,要开拓思路,打破常规,化腐朽为神奇。

一方面,打破思维定式才能巧妙地做人、做事,另一方面,习惯性的思维定式,会让人知道自己的底细与将要选择的路径,从而暴露自己的弱点。打破思维定式,就可以让对手无所适从。(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推荐阅读:
春秋我为王重生之毒妃魔门败类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帝王业宠妻如令荣耀巅峰危险关系总裁在上我在下上天安排的最大啦
相关推荐:
霸剑凌神烽火盛唐电视门说漂亮话 办漂亮事 做漂亮人 大全集磁场人生要耐得住寂寞绝色总裁是我老婆人生要经得起折磨人生要敢于奋斗爱妃,我们一起玩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