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五章舍了再得,梳理人生哲理(5)

1.不争比争要好

第一次登陆月球的太空人,其实共有两位,除了大家熟知的阿姆斯特朗外,还有一位是奥德伦。

在庆祝登陆月球成功的记者招待会上,有一名记者突然问了奥德伦一个很特别的问题:“由阿姆斯特朗先下去,成为登陆月球的第一个人,你会不会觉得有点儿遗憾?”

奥德伦很有风度地回答:“各位,千万别忘了,回到地球时,我可是最先出太空舱的。”他环顾四周,笑着说,“所以我是由别的星球来到地球的第一个人。”

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成功不必在我,团队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你会不会欣赏他人的成就呢?你愿不愿意给别人热烈的掌声?比起万事争个高低,“不争”不但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德。

“不争”是一种境界。有的人为了一生的辉煌而背负名利的重石,有的人则视名利如草芥。如果拥有一颗平常心,就能一生坦荡,在生命结束的瞬间回首过往,则人生轨迹清晰而平坦。

17世纪,日本有一个僧人名声极佳。寺院附近有个女孩未婚先育,女孩的父亲追问她新生儿的父亲是谁,女孩无奈,只好说是这位僧人。人们震惊了,狠狠地斥责了这位僧人,并把孩子送到了寺院,僧人轻轻一笑收下了孩子。许多年后,女孩良心发现,告诉父亲,那个小孩的生父是另一位青年。大家这才知道错怪了僧人,去寺院向他道歉并接回孩子,僧人还是灿然一笑。对待奇耻大辱,他却视之若纤尘。

大师的“不争”,受益的又何止是那个女孩?这是怎样的气度,反映的又是怎样的心境啊!任谁也破不去大师心中的宁静。

贫富不过百年,风骚安能永久?学会如何平心静气地面对荣辱,实在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14.得而不喜,失亦不忧

居里夫人与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都是放射性物质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HenryBecquerel)分享了19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1895年,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两人各一把。比埃尔·居里觉得椅子太少,建议多添几把,以免客人来了没地方坐,居里夫人却说:“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啦。为了多一点儿时间搞研究,还是算了吧。”

从195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吝啬”。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字很方便。难怪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

有一次,一位美国记者寻访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里一座渔家房舍门前,向赤足坐在门口石板上的一位妇女打听居里夫人的住处,当这位妇女抬起头时,记者大吃一惊:原来她就是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闻名天下,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但她并不在意这些。有一天,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能够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多么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将一事无成。”

继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获诺贝尔奖之后,由居里夫人培养成才的两对后辈也相继获得诺贝尔奖:长女伊伦娜——核物理学家,她与丈夫约里奥因发现人工放射物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次女艾芙——音乐家、传记作家,其丈夫曾以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总干事的身份荣获1956年诺贝尔和平奖。

居里夫人淡泊处世,冷对人生,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的人生境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借鉴。

人的成长,不在于有无得失,而在于学习如何有得有失。聪明的人从不担心失去什么,而会思考应该得到什么;愚笨的人则只惶惶于失去一丁点儿东西,而不曾思考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16世纪法国的一位大思想家说过这样一句慧黠的话:“什么都来一点儿的人,什么都得不到。”

失落身外之物而不致失去自我的人,肯定会获得更多的机会;然而,不曾失落任何东西的人,却会因为找不到自我而终至失去一切。

的确如此,如果我们所得到是我们从来不曾想拥有的,那又有什么好欢喜的呢?还是淡然视之吧。

15.忘记自己的“光环”

爱因斯坦因为在科学上的成就,获得了许多奖状以及名誉博士的授予证书。一般人就会把这些东西高高挂起,可是爱因斯坦却把以上东西,包括诺贝尔奖奖状一起乱七八糟地放在一个箱子里,看也不看一眼。英费尔德说他有时觉得爱因斯坦可能连诺贝尔奖是什么意义都不知道。据说他在得奖的那一天,脸上和平日一样平静,没有显出特别高兴或兴奋。

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在瑞士生活时,过的是穷学生的生活,他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有一碟意大利面条和一点儿酱他就感到很满意。成名后,成为教授以及后来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移民美国,他是有条件过很好的物质生活的,但是他仍过着像穷学生那样简朴无华的生活。

当爱因斯坦来到普林斯顿的高等科学研究所工作时,当局给了他相当高的薪水——年薪1.6万美元,他却说:“这么多钱,是否可以少给我一点儿?给我000美元就够了。”

195年11月9日,爱因斯坦的老朋友、以色列首任总统魏茨曼逝世。在此前一天,就有以色列驻美国大使向他转达了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的信,正式提请爱因斯坦为以色列共和国总统候选人。

当天晚上,一位记者给爱因斯坦的住所打来电话,询问爱因斯坦:

“听说他们要请您出任以色列共和国总统,您会接受吗?”

“不会。我当不了总统。”

“总统没有多少具体事务,他的位置是象征性的。教授先生,您是最伟大的犹太人。不,不,您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由您来担任以色列总统,象征犹太民族的伟大,再好不过了。”

“不,我干不了。”

爱因斯坦刚放下电话,电话铃又响了。这次是驻华盛顿的以色列大使打来的。

大使说:“教授先生,我是奉以色列共和国总理本·古里安的指示,想请问一下,如果提名您当总统候选人,您愿意接受吗?”

“大使先生,关于自然,我了解一点儿,关于人,我几乎一点儿也不了解。我这样的人怎么能担任总统呢?请您向报界解释一下,给我解解围。”

大使进一步劝说道:“教授先生,已故总统魏茨曼也是教授,您能胜任的。”

“魏茨曼和我不一样,他能胜任,我不能。”

“教授先生,每一个以色列公民,全世界所有的犹太人,都在期待您呢!”

爱因斯坦的确被同胞们的好意感动了,但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委婉地拒绝大使和以色列政府,既不使他们失望,又不让他们窘迫。

不久,爱因斯坦在报上发表声明,正式谢绝出任以色列总统。在爱因斯坦看来,“当总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他还再次引用他自己的话:“方程对我更重要些,因为政治是为当前,而方程却是一种永恒的东西。”

他在谢绝信中说:“我为我们的以色列国向我提出的建议深为感动,但是,这也使我深为惭愧,因为我没有能力接受它。我一生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缺乏经世治国的才能和经验。仅这些原因,我就难以胜任这一崇高的职位,遑论我的年龄与精力了。自从我深刻认识到存在于这个复杂的世界局势中的危险以来,我与犹太人民的关系已经成为我最持久的联系了。因此,上述情况使我寝食难安。如今,我们失去了一位长期与人间残酷的不平等作斗争、领导我们犹太人民迈向独立的领导人。我衷心地希望我们能再找到这样一位继任人,希望他的经验和品格能够使他继续担负起这项艰巨而又复杂的重任。”

作为物理学界的伟大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一个超人。他认识到,自己所走的道路是前人走过的道路的延伸,科学的新时代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的合理发展。因此,他总是抱着感激和敬仰的心情赞赏前人的贡献。

《名贤集》中有这样一句话:“无名草木年年发,不信男儿一世穷。”人的一生面临许多关卡,许多事情都是难以预料的。不管是名分地位还是财富,都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不可能事事顺心。或许一生的努力都是徒劳,或许高官厚禄、巨额钱财在顷刻之间就会离你而去,荣耀风光成为黄粱一梦。有些人老谋深算,为了争名夺利,不择手段地算计他人,在突然间却被他人算计。人何必活得这么辛苦,又何必活得这么低贱?淡泊名利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前提。如果你渴望轻松,渴望真正地获得生命的意义,那么请记住:舍弃名利。(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推荐阅读:
春秋我为王重生之毒妃魔门败类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帝王业宠妻如令荣耀巅峰危险关系总裁在上我在下上天安排的最大啦
相关推荐:
霸剑凌神烽火盛唐电视门说漂亮话 办漂亮事 做漂亮人 大全集磁场人生要耐得住寂寞绝色总裁是我老婆人生要经得起折磨人生要敢于奋斗爱妃,我们一起玩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