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UFO一样失踪和出现

董妮与叶映晴,这对今天报纸上最热门的姐妹花玉女,不约而同的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怎么也找不到,就像UFO一样,只是转瞬的光亮,你想再仔细看个端详,人家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

王汉三是个清洁工人,每天早上5点就要出门扫大街,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月工资才40块,但他很知足了,因为他是个残疾人,能得到这份工作,已经是某些领导在记者的陪同下给的“恩赐”。

领导得到印象分,自己得到实在的工作,是很好的双赢结局。

所以王汉三很本分地上着班,辛着苦,而没任何抱怨。

只是这工资实在少了点,所以作为清洁工人的他,第二工作就是拣垃圾。别看这拣垃圾面子上不体面,但运气好,一天也能赚十块八块的。

这天临晨六点,天已经蒙蒙亮了,王汉三负责的那段路也扫得差不多了,所以他决定开始做点自己的第二职业。王汉三拐去到一个小巷子,看见一辆很破旧的车,玻璃全碎了,车门虽然是关着的,但是关得不严实。这是一个四个圈标志的汽车,王汉三也不知道这车是什么牌子,但他知道。别看城里人生活富裕,可是能买得起车的人也不多。

王汉三走进汽车仔细看了看,发现车里里面有红色的痕迹,像人血。

一时间,他想起报纸上经常说的那些凶杀案,这不是太像了吗?

便马上跑到电话亭报了警。

很快110就过来了,几位阿SIR问了王汉三几句,便让他走了。

王汉三走后,110警察马上打电话给侦讯科,不多久来了两个同事,拿着仪器做起了扫描。

这四个圈的汽车里,有道很轻的子弹痕迹。

在侦讯科的同事做扫描时,之前的110警察又在车里发现了一个名贵的手提包。

这是1997年6月4号。之前就名气不小、现在更是红得太不象话的G省电视台主持人董妮的车就这样被发现了。

警察对这件事情相当的重视,在得到那110巡警的报告后,马上决定成立专案小组。不过老成的主抓侦察的公安局副局长郭啸栋在成立专案小组时,给G省的军分区某部的董建军大校打了个电话,回来就把这还没成型的专案组给撤了。

搞得本来就有点紧张的下属一头雾水,郭副局长才说,董主持人没事,正在给老爷子关jin闭呢。

局长这么说了,那下面的警察也学着样,只是做了例行的登记,就打算把车子送去电视台。

鼻子灵通的各路记者,从热线电话中得知董妮的车这么破烂地出现在这样的一个小巷,觉得肯定是有些大情况,顿时以最快的速度杀进了过来。

记做们到达现场后,警察拉起了警戒线,正在忙碌着。

有的记者开动照相机一阵乱拍,也有的开始寻找目击者。这个时候,一个穿着制服的女警察过来了,和记者打招呼。

大家都是圈内人,明白这个女警察类似于那种新闻发言人,现在在交待案子的情况,并告诉记者们的注意事项,哪些能够写,哪些不能够写。

这是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原则。

这次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女警察宣布这事不能报道,并说这车是董妮放到这儿的。

记者的心玲珑得很,马上知道这事不像表面那样,但这是一个新闻敏gan区。

这事肯定导报不了了。

都市报社会新闻部的记者听女警察这么一说,马上打道回府,心里还是有点怨言的。毕竟现在做新闻限制太多了,这也不许,那也不许,哪还能做出读者满意又有影响的新闻呢?

回到单位,新闻不能报道了,说还是可以的,就与同事聊起这事,当作八卦过过嘴瘾。刚好林华采访不顺,也回到单位。两人又算熟悉,那记者就把这事说给了林华。

林华听了后,马上回到娱乐复刊部请示分管副总编,这个副总编就是那天搞出UFO的副总,心思比一般记者还要举一反三得多。听了林华的请示与她自己的想法后,就同意了林华的申请,不过临走时,还是吩咐了几句。

毕竟做报纸,独家和劲爆性的新闻是很重要,但是报纸的生存才是第一要素的。而生存,首先要不去闯jin区,没有生存哪有发展呢。

林华去到现场,警察一惊走了,董妮的车子也开走了,不过还有一些围观的群众,她随机采访了几个人。

然后找人打听到王汉三的住处,这是她这行最重要的目标……

第二天,都市报的娱乐版报道了最近当红女主持董妮的坐骑被发现的新闻,这是作为娱乐新闻的花边消息刊登在报纸的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角落。

与之对应的,还是叶映晴的消息。

林华这些天的采访虽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但是还有找到了一些关于叶映晴的基本性的消息。她把这些消息林林总总的放在一起,也有半个版得篇幅。然后她以随机调查的形势采访了几个路人,就是你的叶映晴与董妮集体失踪有什么看法,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等等。接下来的内容是有个读者爆料说,在那次慈善晚会后,叶映晴和董妮双双消失了,有人曾经在某地听到很不“正常”的声音……林华做的那个版的内容还包括,他们联系了香港某据说是娱乐圈的内部人士,该匿名人士声称,其实香港也曾经发生类似的事情,有些有前途的新人刚刚快要出名就突然消失了,该人士说,他估计这种现象与某些势力想控制娱乐圈有关。当然,林华做的这个采访,在最后申明,该匿名人士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这些东西好像乱七八糟地凑在一起,但是整个版面读下来,读者明显会有一些正常的联想,那就是,这叶映晴与董妮的失踪,里面可能涉及到某些势力。

在报纸的另外一版,也是娱乐版,有人整理了一些资讯,都是据说没有经过证实的消息,那就是香港娱乐圈一直以来的黑幕八卦。

在都市报的报道中,叶映晴的失踪仿佛很有黑幕,很有黑幕。

当天的都市报出街后,也很快就被抢光了,而他们的热线电话,一直响个不停。

这个情况,都市报的社长、总编、社委领导、副总编都是高兴得不行,仿佛已经看到了一片光明前景了,这个时候,与他们交好的市宣传部分管处打来了电话,提醒某些事情要注意分寸,别进入某些敏gan区域……

于是,林华这些都市报的娱乐记者虽然还在找寻叶映晴的消息,但第二天后,报纸对他们的报道已经是淡处理了。

那天的报纸,完全没有这个近来最当红的娱乐人物的任何报道。

不过,都市报在娱乐版还是做了一条大新闻,关于香港娱乐圈的大新闻。

难得的,报纸开头加了这么一编者按的话:“本报对以下内容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刊登以下内容,只是出于交流目的,请读者不要对号入座。如果实在觉得匪夷所思,就当小说看吧——”

照样还是某不愿吐露真实姓名的圈内人士说,根据他的一些经验,发现香港的娱乐圈好像一直被不正常势力把持。有个很有潜力的乐队组织,之前是香港的地下乐队的领导人物,他们的音乐是摇滚的、奋斗的,之前几年一直不被本地音乐圈认可,听众也不买帐。这样过了三年,慢慢的,听众已经能够接受并喜欢上他们的愤怒了……

这个乐队终于成为主流乐队,开始在音乐界渐露头脚,并且连续两年有歌打入了年度十大金曲……终于,这个乐队被看作是香港第一乐队,远远“超越”了本地乐坛的其他乐队,成为在全亚洲排得上号的超级乐队,大有号令全亚洲音乐圈的趋势。

后来,某国的娱乐圈见到这个情况,便怂恿这个乐队去他们那里发展。这个乐队当时正如日中天,整个乐队雄心勃勃,想着怎么让全亚洲的其他同行跪着唱“征服”,施施然地去了该国,然而某个演唱会时,该乐队的灵魂兼主唱突然从表演台上摔了下来,很快抢救不治,就此死去。

他那征服其他国家地区的伟大的音乐梦想,可能就只能在天堂里实现了。由于突然失去灵魂,这个乐队从此一蹶不振……在这个乐队的主唱在该国死去没多久,该国凭空出现了一个mei女歌手,马上横扫整个亚洲的娱乐圈……而据说,这个乐队主唱的死很值得推敲,那个舞台那么大,也不高,怎么就无端端地摔下去了,而且这么一摔,就一下子死了,而且这人一死,怎么就突然出现这么个mei女借着音乐来征服香港等地的音乐圈了。更加有hei道分子说,他们曾经得到过消息,有人想要主唱的命……

几十年前,某国发动了对全亚洲的侵略战争,现在又利用经济优势,发动了文化战争,游戏机、书籍、音乐、电影等等。那个主唱的死实在很有阴谋……

看完这个版面的都市报读者震惊了,很快又不断给都市报的热线打电话,请他们核实报纸上面内容的真实性。接热线的工作人员早已得到上头的指示,所以回答得很含糊又很有水平,那就是,感谢读者您对我报的支持,至于您对那篇娱乐文章的理解,请您仔细看看文章之前的编者按云云。

这样的回答下,也有不少读者决定打破沙锅问到底,就是是不是真的,你们怎么知道的?为什么那些人要这么做呢?接线人员这个时候就说对不起,线路繁忙等等。

也有不少的读者,打了电话,得到答复后,马上认定了事情的真实性,也明白这个事情是很难一下子说得清楚的,只怕刊登这则看似荒谬的新闻,都市报也冒了相当大的政治风险。佩服都市报的勇气之余,就更加支持都市报。决定以后不管怎么,也要天天买份都市报来表示支持。

也有读者没有打电话,他们觉得这事报纸上不会确切的说的,而且这个新闻已经是很久的传闻了,只是这样的传闻一直只是作为八卦在口头流传而已,像都市报这么白纸黑字的刊登出来,这实在是……而且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说出来呢?莫非叶映晴的失踪也是与那主唱的情况类似。(全本小说网 )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推荐阅读:
魔门败类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上天安排的最大啦剑来春秋我为王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山海高中帝王业重生之毒妃总裁在上我在下
相关推荐:
穿越之当丑女遇上丑男流星蝴蝶剑剑毒梅香孤星传网游之苍天下堂王妃1小娇娇总裁的小三不好当凛焰掠爱雷霆怒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