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109、109

“经主席考察批示, 老一辈革命元帅的革命思想精神和觉悟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现决定对以下革命前辈们恢复原职……”

广播里的女播音字正圆腔的播报着这条震动四方的京都时事,预示着这天, 要变了。

江秋月仔细倾听那些恢复原职人员的名单,上面的人其实没几个, 当她终于听到有个姓彭的时,脸上情不自禁地涌现出开心的笑容。

那个名字就是老爷子吧,他们那几位老人总算等到这一天了, 真为他们高兴啊。

虽然早就知道会有这一步,但是直到真的听到了结果,那颗担忧的心才算落到了实处。

只可惜彭敬业现在不知道在哪儿,不然他们两个可要私底下好好庆祝一番,柳暗花明可喜可贺。

“你笑那么开心干嘛,上面公布的名单有你认识的人?”刘爱英见她听了广播后的异样, 想想她是从京都来的, 家世貌似不一般, 不由狐疑地问道。

江秋月控制住表情, 轻笑着摇摇头,没有回答她的问题, 只指了指京都方向, 说道, “这是一个信号,以后大家的日子应该会好过些。”

刘爱英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识趣的没再多问。

过了几天, 江秋月终于踏出养殖处,想去拜访一下政委,送点东西,外加打听一下彭敬业的情况,结果没找到人。

柳建国说政委是在傍晚被人接走了,江秋月猜测应该是京都来的人吧,毕竟好几位大佬都出山了,召回昔日的得力手下是正常的事,只是不知道政委是属于哪一方的人。

或许政委走时对柳建国说过了什么,让他知道了一点彭老元帅和彭敬业的关系,在江秋月找上柳建国打听消息时,他轻易就松口告知了,还想把前几天她送的东西退给她,态度上有点将她奉为上宾的感觉。

既然是送出去的东西,江秋月肯定不会再收回,直接推拒了,回去时想着政委真是给力,临走前还给她找个县官不如现管的地头蛇做靠山。

江秋月心里感激,有点遗憾没有同人家告别,可能是走得急,静悄悄的走了,希望以后回到京都还能见到。

稍后,江秋月就感受到上头有大佬庇佑的感觉了。

以往江秋月招惹了什么麻烦,大队长家一般会旁观,等她解决不了了才会帮忙,然后江秋月还要欠人情,拿东西还人情债。

比如之前村里传的那些似是而非的流言,柳兰花他们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同时他们也不知道江秋月到底做了没,所以先是置身事外看情况,不想惹得一身骚,之后等确定江秋月是无辜的,以及有礼品送上,他们才出手。

当然,江秋月不是抱怨和记恨他们不及时出手帮忙,毕竟没有人该天生对谁好,人家有人家的考量和原则,能帮的帮,危害到他们家的也不想扎手不是。

只不过是在保障双方利益的前提下,有点香火情罢了。

而现在嘛,村里原本因为高云梅流产而起的对江秋月不利的传言,还没传开就被大队长家掐灭了苗头。

前后的差别主要就是在于,柳建国从政委那里知道了点两人的身世,再加上广播上天天播报的那个熟悉的姓氏,终于知道他们身边原来有两位小祖宗,不伺候好了咋行。

不管是畏惧大佬的官威,还是真心想照顾革命老一辈的后代,江秋月没有讲究那些,反正最终是她受到了实惠。

只是江秋月去隔壁的次数慢慢变少了,以往交际的情分变了味儿,索性一心宅在养殖处等彭敬业回来。

好在还有刘爱英说话作伴,两人继续喂猪打扫猪圈的工作,偶尔江秋月弄点好吃的,两人解解馋。

屋顶上的积雪初融的时候,江秋月没等来迟迟未归的彭敬业,等到了一则钢铁厂的招工启示。

临河村旁边不是有条河吗,顺着河往下走上几里路,就能看到到有座光秃秃的大山,山脚下临河建有几个高耸的烟囱,正是钢铁厂所在。

大烟囱每天每夜无时无刻冒着浓烟,下方错错落落建有一片房子,外面围了一圈围墙,很是封闭严密的样子,出入都要拿证明。

其实这个时候的工厂招工都是内部消化,有位置也是被内部员工介绍给亲戚占住了,所以这次放出的工位是临时的,只能拿稍许的工资和福利,不能把户口落进去,进而改变身份。

但就是这样,也有很多人瞄准了位置,打着先进去再说,以后说不定能有机会转正的主意。

然而要真是这样,那些眼尖的内部职工早就给自家人或者亲戚哄抢瓜分了,哪里轮到向外发告示招工呢。

说到底,还是那些工位要求高,需要有学识有技术,也就是肚子里要有真货,靠关系靠嘴皮子是不能胜任的,所以才把招工启示发到了周围几个村的生产队长那里,主要还是想找几个能用的知青顶上去。

柳建国把知青们召集到一起,给他们把里面的道道掰扯清楚,想去的人可以找他开证明去报名,至于能不能进看个人本事。

知青们面面相觑,都想去。

虽然不能迁户口,不能从农民身份转成工人身份,但也是一条往上的途径,说不准进去后眼界更宽、机会更多,万一转正了呢。

即使转不了正,也算半个工人了吧,比在地里掏笨劲儿,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强。

知青们全部开了证明,第二天一早借来驴车,一起去钢铁厂打探情况,十来个人中有的紧张无比,有的不在意无所谓,有的局促犹疑。

等到了钢铁厂大门外,众人发现还有其他村的知青比他们来的还要早,大家一个村一堆的站一块,在寒冬的早上,迎着北风冻的直哆嗦。

但是即使被冻的打喷嚏流鼻涕,也没有一个人退出想走,都在忐忑紧张地等待钢铁厂职工的上班时间,等大门口的小窗口里有人了,到时候就能报名。

江秋月他们还好,陈中华找到一个避风的转角,距离门口不远,他们每个人穿的也厚实些,不会冻的太狠。

只是在冰天雪地的室外,寒风吹啊吹,避免不了手脚冰凉,所以门口一片地方除了大家小声的讨论,就是搓手哈气跺脚取暖的声音。

江秋月包裹的严实,羽绒服围巾帽子耳暖全戴上了,还穿着厚棉靴,手上戴着兔毛手套,捂着暖热的水壶,时不时喝上一口热水暖和一下。

刘爱英捂着脸偎在她身边,正在庆幸出门时听了她的话把装备都套上了,不然这会儿不得冻死。

刘爱英也戴了手套耳暖子围脖,都是兔皮缝制的,白色毛绒绒的看起来很不错,挺暖和。

相比于江秋月对于这次招工进不进都可的态度,刘爱英是希望能被招进去的,毕竟是一次机会,能进就离回城进了一步。

不过进不去也没啥,大不了回去接手养猪的活,她感觉江同志应该是能进的,凭直觉。结合之前江同志透露的大队养猪的打算,到时候养猪也不错,同样不用下地干活,说不定还能跟王晓红同志学上几招。

想清楚前后退路后,刘爱英就坦然了,和江秋月靠在一起有说有笑,不再忐忑不安。

等到日头升起,江秋月看了看表,大概八点多时,钢铁厂陆陆续续有工人或走路、或骑着自行车来上班,堵在门口避风的知青们赶紧让到一旁,在工人们的白眼中不敢多说什么。

又等了大半小时左右,上班的工人大概进去的差不多了,钢铁厂的大门啪地重新关上,这时旁边的小铁窗口才打开,让知青们开始报名。

听此,无论是距离小铁窗近的还是远的人,纷纷一拥而上,争抢工作人员丢出来的报名表,最后在对方的喝斥下才一个个排起了队。

江秋月最后领到一张,没有去争抢小铁窗口的笔,而是从包里拿出一支钢笔,把纸垫在包上,蹲在那里开始填写。

姓名、身份、籍贯、关系、特长……每一项是一栏,排在前头的是报名者的身份和组织关系,如果是成分不好的估计都要被刷下去。

江秋月很快写完,把钢笔递给等在一旁的刘爱英,之后他们这堆全部就着钢笔中的墨水,尽快地把表格填完。

填完的要亲自去小铁窗那里交上去,江秋月去交的时候,明显能感觉到里面的人在观察交上表格的报名者。

等到在场的人交了大半,小铁窗突然收回了笔,不收了,大概是收够份数了吧。

有其他村的女知青跑到江秋月这边借钢笔,江秋月看了眼关上的小铁窗,在对方哭泣不止之下,把钢笔借给了她。

没用的,人家说不收就不收了,不是笔的问题。

果然,那个女知青和她那堆没填完的人借着江秋月的钢笔把表格填完,匆忙去敲铁窗想要补交上时,里面根本没人理她,小铁窗没有打开的意向。

其他同样没来得及上交的人见此,只好纷纷失落的不再上前,留在原地舍不得走,想看看后续还有没有机会。

女知青几人或许也是这种想法,抱着表格就站在小铁窗边上,等着里面的人露面。

但是无济于事,在场的所有人感觉等了很久的时间,小铁窗才重新打开,却对女知青递上去的表格无动于衷,直接扔出来了,散落了一地,直言不收了。

待到女知青几人沮丧地让开,露面的工作人员才说出第一轮筛选的结果,念到名字的可以留下当面考试。

这下,交上了表格的人都站起来了,紧张地听着他念出名单,就像是在等待命运的安排一般。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双更完毕,啦啦啦~~~

暂时不打算养狗了,腻们说的吓死宝宝了( ̄▽ ̄)"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推荐阅读:
重生之毒妃山海高中春秋我为王宠妻如令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魔门败类总裁在上我在下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帝王业剑来
相关推荐:
历史正能量陆离仙记我本反派戮神之神贞观我做主道长先生[古穿今]邪王神妃:医手遮天最佳队友是条狗豪门私宠:总裁先生太难撩超时空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