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111、0111

贞节牌坊的事情顺利解决, 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而让女子与男子一般如常参加科举,入朝为官的政令也写在与贞节牌坊相关的圣旨上,因为两者本就有关联, 也没人觉得不对,又因为贞节牌坊的事情闹得正厉害,就算有人反对女子参加科举,也不敢在这种事提出来, 以至于这个安排顺利推行,并未带起来不好的影响。

林柳在贞节牌坊一事中获得了名望, 虽然还不够多,但比起在所有人心目中只是个不认识的女皇帝来说, 可要好太多了。

至少,现在老百姓心目中的林柳不再只是一个不认识的女皇帝, 而是一个听得进老百姓建议的女皇帝。

这件事刚结束不久, 全国各地的粮食也都要开始收成了。

如林柳之前担心的那样,粮食收起来后, 全国各地都发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暴动, 不过因为领头的将领与官员都是新来的, 与手下官员尚且还在磨合当中,而中间还有急需向林柳表现的新科进士, 并季崧手下的士兵, 所以这些暴动也都被及时按压下来, 并未引起太大的恐慌。

此事结束之后,皇庄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

林如海与季崧这日一大早, 刚下朝便一起来到了皇宫。

林如海看着林柳笑道:“皇庄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土豆已经收获,小麒麟你要过去看看吗?”

林柳惊喜地看着林如海:“这么快?”

但转念一想, 先是恩科,又是话本儿,这中间确实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土豆也确实到了该丰收的时候。

于是点头,让碧春拿了一件常服过来换好。

三人带着太监侍卫等,一起去了皇庄。

皇庄的人也知道他们今日过来是做什么,也不敢犹豫,直接带着人就去了田里。

因为知道他们要来,土豆还没开始挖。

林柳看了眼满地的绿色植株,点了点头:“你让人将土豆全都挖出来吧。”

原本林如海与季崧都像在自己的庄子上种土豆,但后来发现整个京城搜罗出来的土豆与红薯也不过几万斤而已,供给再去做种子都不知道够不够,于是只能放弃,只留了一亩地的土豆种子种在皇庄。

如今土豆收获,也到了他们验证土豆产量的时候。

土豆很容易挖,有经验的老农一锄头下去,便能将一窝土豆全都挖出来,还不会伤到土豆。

但就算老农收获的速度快,那土豆也有一亩地呢。

三人一直从早上,等到中午快吃饭的时候,皇庄的老农才将所有的土豆都挖了出来。

若是要看实打实的产量,肯定要将所有的土豆都洗干净再上称才行。但洗完之后的土豆就没那么容易保存了,所以三人在商量之后,还是决定听一个大差不差的数目就够了。

刚挖出来的土豆用框子装了二十多筐,老农以次上称,然后将总数相加。没一筐土豆大约一百来斤,这一亩地总共出产了将近三千斤的土豆。

别说是林如海与季崧了,就连林柳在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也情不自禁地瞪大了眼睛:“这么多?”

如今的三千斤,可相当于现代的近五千斤。

哪怕是现代农民,一亩地也不见得能种出这么大的产量。

皇庄的负责人不好意思地挠头:“奴才也没想到这次能出这么多的土豆,以前种半亩地,其实只能得一千斤左右的土豆。”

一亩地也就两千斤,甚至还可能达不到。

“但这次知道皇上与首辅、将军要过来看结果,下面的人照顾得比之前精心许多,施肥什么的也比以前更仔细。”负责人笑笑,“多亏了皇上,否则我们还不知道土豆照顾得仔细些,产量能提高这么多呢。”

林柳没有搭理负责人的马屁,与林如海、季崧对视一眼,各自上前拿了一个土豆在眼前端详。

说实话,如今的土豆真比不上林柳在现代看到的那些土豆个头大,但这土豆结得多,一窝最少也有十个,多的几乎快要到二十,能达到这个数目还真不算意外。

何况皇庄这些人是为皇家做生意,完全是在提着脑袋干活儿。

皇上下令要看土豆的产量,他们为了讨好皇帝,也担心产量太低引起皇上不满,所以精耕细作,完全是将这一亩地的土豆当做祖宗在照顾,能有五千斤的产量,还真不算特别奇怪。

毕竟现代精耕细种,还能达到八千斤呢。

不过若是不选种选育,五千斤恐怕就是土豆的最高产量了。现代能达到亩产八千斤这么恐怖的数量,与品种也有一定关系。

但五千斤,足够让林柳等人放心了。

林柳放下土豆,转头看向林如海:“父亲现在可放心了?灾区刚发了洪水,土地正是肥沃的时候,就算老百姓照顾得没有皇庄这里老农精心,但亩产两千斤还是可以做到的。”

林如海松了口气:“这可真是太好了。”

去灾区推广土豆与红薯的是龟龄,是他的嫡长子,哪怕知道土豆与红薯推广之后会得到大功劳,他也还是担心中间出了什么差错,让龟龄遇上危险。

如今可算是放心了。

季崧也跟着点头:“其他地方都好说,我一直担心灾区那边的老百姓吃不饱肚子。就算从其他地方调来粮食,也总治标不治本。等土豆收获,灾民们便能恢复正常生活,也不用担心其他了。”

大部分老百姓都是非常安分的,遇上了什么事儿也非常能忍。

但其他能忍,饿肚子确实万万忍不得的。

君不见多少起义的发生,都是因为老百姓饿肚子,活不下去了。

京城这边放心了,龟龄那边在挖出一亩地土豆后,也长长地舒出一口气——

虽然来到灾区之前,龟龄便已经知道这次推广粮食之行可能不太顺利,但等到了灾区,他才发现此行的不顺利甚至超出了之前的想象。

首先是龟龄早已预料到的,老百姓根本不相信土豆与红薯可以填饱肚子。

——不过这很好解决,只要让灾民自己推出一个领头人,煮一个土豆让他吃了,对方自然就知道土豆是否可以填饱肚子了。

知道土豆可以填饱肚子了,老百姓对改种土豆这种作物,也就没有那么抵触了。

毕竟已经错过了春种的时候,若是不种土豆红薯,他们最多也只能在田地里种一些蔬菜或是经济作物拿出去卖。

可所有人都种经济作物,想也知道等到收获的时候,价格会大跌,老百姓也根本赚不了钱。

他们卖经济作物赚来的那点儿银钱,除开一家子大半年的嚼用,剩下的够不够明年买种子买农具买其他生活用品可都说不准。

所以在发现土豆与红薯都能饱腹之后,老百姓的抵触自然就少了。

但问题是,就算知道这东西能饱腹,要让老百姓在大半,甚至所有土地上都种上土豆与红薯,他们当然不可能愿意——

虽然土豆红薯可以饱腹,可他们之前从未听说,更不曾种过。万一在种植土豆与红薯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意外,谁来赔他们这段时间的劳动与时间?

关键是,一旦土豆与红薯的收获不达预期,他们下半年乃至明年可怎么办?官府能管他们一年,难道还能管两年三年?

在有心人的撺掇下,老百姓直接在龟龄头上戳了一个不靠谱的标签,对他的安排完全阳奉阴违,让龟龄恼火了好长一段时间。

他在官场上倒是混得如鱼得水,与官员接触也都可以用种种计谋达到自己的语气,可老百姓不同,他们都是直肠子,谁给他们饭吃,他们就跟着谁走。

若是不能给他们饭吃,做了让他们信服的事情,他们也能乖乖听话。可龟龄两不沾,还让他们觉得不靠谱,他的吩咐自然没多少人听。

龟龄气得不行,直接让人将搞事儿的那些人抓了起来,又以口粮威胁,强行分摊每家每户到底要种多少亩地的土豆与红薯,每天还会派人巡逻,若是有人阳奉阴违,就直接断了他家半个月的口粮。

他态度强硬了,除了极个别刺头,其他人反倒怂了。

龟龄:“……”

他也是没脾气了,只是每天带着有土豆与红薯种植经验的皇庄老农四处巡逻,若是有人种得不对,就将人叫到面前训斥一顿,若是屡教不改,就当着所有人的面儿训斥。

老百姓也要脸,慢慢地也不敢乱来了。

恰在这个时候,鹿岁那份刊登了土豆与红薯相关介绍的报纸,终于送到了灾区。

龟龄便直接让手下侍卫在巡逻的时候,将土豆与红薯的介绍一一读给老百姓听。

上面的内容其实龟龄都告诉过他们,但许是龟龄太过年轻,老百姓在听到他介绍土豆和红薯的时候,大部分时候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完全没有当真。

但发表在报纸上的信息就不同了——

报纸在老百姓心目中,和书籍的地位等同。

而书籍,向来被这些不识字儿的老百姓当做圣物,一旦有人说什么知识是从书上看来的,马上就会被这些老百姓当做至理名言,是要严格遵守,不得出现半点儿错漏的。

于是一夜之间,龟龄就发现原本态度消极的老百姓,竟然变得积极上进起来,伺候土豆与红薯的时候,也比以前精心了不少。

土豆还好,一般是发芽后切块,再裹上一层草木灰,埋进土里后就算种好了;红薯种下后,等藤蔓长到一定长度后是要分株的。

每一根好几米长的红薯藤蔓,两三个结点剪一截儿,然后直接扦插进土里,便能长出一窝红薯了。

而扦插这个过程,是万万轻忽不得的。

龟龄之前非常担心灾民在这个时候因为态度出现差错,可如今,都不需要他吩咐,灾民自己就找到有经验的皇庄老农,问清楚红薯藤剪条儿的时机后,自己就在合适的时间将红薯给剪条儿、扦插好了。

龟龄一开始还担心他们在乱来,等带着庄头儿到各处地里转了一圈儿……

好嘛,他瞧着比庄头儿种得都要仔细精心。

龟龄看到之后都要气笑了:他之前苦口婆心,啰嗦得跟个老妈子似的将土豆与红薯的好处都告诉了灾民,为了让他们更主动,还将土豆与红薯的产量都告诉了他们。

结果呢?他说了那么多,还比不上报纸上的一篇文章。

早知道,他自己亲身上阵,写一份相关文章投稿给鹿岁的报纸不就好了?

龟龄确实被灾民的反应给气到了,但没两天就消气了——

不管怎么样,能达到目的就是好的。

不过他也从这件事中了解到了,老百姓对书籍报纸的态度,之后在做事,也不会再笨办法了,有什么想让老百姓做的,直接写一篇文章投稿给书肆就是了,到时候再拿着报纸让灾民去做,虽然拐了一个弯儿,但效果比他亲自上阵可好太多了。

之后几个月,龟龄与灾民相处融洽到了极点——

灾民眼里,那个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大人不再经常“瞎指挥”,自然让他们高兴,偶尔见到龟龄也愿意给他一个笑脸;而龟龄若是遇上什么事儿,只要给报社寄一篇投稿,什么事儿都办妥了,面对灾民的时候自然不会再拉着脸。

等到收获的时候,龟龄再次出现在了田间。

老百姓都忙着收获呢,除了村长里正等人过来接待,根本没人往龟龄面前凑。

突然,村民发出一阵惊呼。

龟龄正要转头去看,又听其他地方接二连三地传来惊喜的叫声。

他正要细问,就见旁边的村长冲着自己行礼,满脸焦躁地开口:“小的仿佛听到犬子在叫,有些担心,大人可否准许小的过去瞧上一眼?”

龟龄点了点头:“正好我也好奇,一起过去吧。”

于是村长带头,很快就到了他家的田里。

他们刚到,村长还没来得及问呢,村长的儿子便一脸惊喜地捧着一堆土豆出现在村长面前:“爹爹爹爹,你快看,这是挖出来的土豆!”

村长茫然地看着儿子:“我知道这是土豆啊。”

儿子张嘴,有些语无伦次:“这是土豆啊,一窝土豆!这么多!就跟大人说的一样,这么多,我们今年和明年都不用饿肚子了!”

村长还有些懵,龟龄笑着开口:“村长,你儿子的意思,应当是他手上的这些土豆全都是从一个坑里面挖出来。若是其他坑里面的土豆也都和这一次相差不大,那么你们不但今年不会饿肚子,这些土豆甚至可以让你们吃到明年,完全不会饿肚子。”

村长先是一愣,旋即惊喜抓住儿子的肩膀来回摇晃:“你说的是真的,这些土豆真的是从一个坑里面挖出来的?全都是?”

他儿子被摇得眼冒金星,却还是强撑着开口:“是是是,老爹你先放开我啊,我脑袋好晕!土豆全都掉地上摔坏了!”

村长瞬间松手,也不管儿子头晕目眩,在原地直打踉跄,直接蹲到地上满脸虔诚地将土豆一个一个地捡起来,放进了衣服里面,就像是在对待什么宝贝一样。

龟龄愣住,蹲到地上想帮他一起捡。

刚捡起一个,就发现一大滴水落到了地面,留下一抹让人心里发酸的印记。

抬头一看,里正与村长的儿子虽然脸上带笑,眼眶也微微泛红。

龟龄顿了顿,笑道:“我早就告诉你们,土豆的产量有两千斤的,你们之前还不信,现在好了,知道我没撒谎了吧?”

他本意是见村长在哭,说话分散村长的注意力,没想到这话刚出口,本来在捡土豆的村长噗通一声就跪在了龟龄面前:“大人一心为民,是我们不识好人心,让大人受了委屈。小的不求大人原谅,只希望大人不要记恨就好,我们一定不会忘记大人的大恩大德。”

说着一边哭,一边朝着龟龄磕头。

龟龄吓了一跳,猛地起身跳到一边,没有受村长这份大礼:“村长你赶紧起来,您这么大的年纪给我磕头,我是要折寿的!”

村长愣住,转头看到傻愣愣的儿子,一把将人拽到地上跪下:“磕头!”

龟龄差点儿被吓跑。

后来还是里正见他真的不想被人磕头,这才一手一个,直接将村长父子给拽了起来:“多大的人了,还想一出是一出的,你看,大人都被你给吓到了。”

村长看向龟龄,见他一脸的惊魂未定,嗫嚅半天,到底没开口。

龟龄松了口气,这才解释:“我到灾区来推广土豆与红薯,本就是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实在当不得村长如此大礼。你们若是真想要感谢,便谢谢皇上吧。”

想到林柳,龟龄笑了笑,“土豆与红薯其实一百多年前就已经从海外运回了我国,只是之前一直只出现在皇家与权贵的餐桌上,被当做蔬菜与消遣,从未有人想过将其当做主粮。”

“还是皇上发现这两样东西能吃饱肚子,产量也大,所以在得知灾区困境的时候,才会想到将土豆与红薯送来缓解大家的燃眉之急。因为担心种子不够,皇上可是敲锣打鼓地到京城那些庄子上,将他们储存的土豆红薯全都买了下来。”

“就连我会到灾区来,也是皇上指派。”龟龄再次强调,“你们要感谢,记得感谢皇上。”

里正与村长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点头。

村长正要说话,他儿子就一脸憨厚地开口:“原来土豆与红薯是皇上让我们种的啊?大人放心,我们回去后立刻给皇上做一个长生牌,每日供奉,以感谢皇上的大恩大德。”

若是以前,村长早就开口骂他了。

但这次,他倒是一脸赞同:“对对对,等我们回去就给皇上点长生牌。不但自己点,我还会号召村民一起点。皇上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就为了不让我们饿肚子,我们无法为皇上做什么,只能做一个长生牌供奉,希望这样的好皇上可以长命百岁!”

龟龄失笑,正要说话,便见旁边的里正也一脸严肃地开口:“确实该为皇上点一个长生牌。之前好多人都说皇上是个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根本不可能治理好一个国家。我当时还信了,总是对皇上充满了偏见,但现在,我觉得那些人就是在放屁!”

“咱们这地方以前又不是没有受过灾,当时的皇帝是男的,可最后也只是发放了勉强够我们一家人吃的口粮就完了,无论是住处还是来年的粮食种子,那都要靠我们自己买。”

“咱们当年可是饿了一年的肚子,才将来年买种子的钱才攒下来了。为了攒种子的钱,小的当年还饿死了一个女儿。”

说着说着,里正的眼眶就红了,“我年过半百才得了这么一个女儿,千娇万宠地养到五岁,谁知……”

“还是皇上好,”里正摸了摸眼泪,“我管皇上是男是女?只要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那都是好皇帝。一个长生牌位怎么够?我不但自己点,还要让我儿子点,让我孙子点,让咱们这一里的人家家户户都为皇上供奉一个长生牌位!”

龟龄原本不想让村长大张旗鼓地,让所有人都为姐姐点长生牌位,但听到里正的话后,他却改变了主意——

并非是里正的话感动了他,而是他从里正的话里面,听到了一个不那么好的消息:虽然林柳登基也有大半年了,但全国各地还是有不少人对她不服,觉得她头发长见识短,没办法管理好一个国家。

若是里正真能发动自己辖下百姓,全都为林柳供奉一个长生牌位,他再写一篇文章投稿到报纸上宣扬一番,对林柳的名声也有好处。

于是他将已经溜到嘴边的话,全都咽了回去,反倒笑着开口:“若是皇上知道此事,一定会非常高兴。”

丰收总是让人喜悦的,何况灾区百姓是在已经做好了饿一年肚子的准备后,发现收获远超预期,他们不但不用再饿肚子,甚至还能有所盈余?

因为太高兴,当地百姓一听村长与里正要给皇上供奉长生牌位的时候,都没有犹豫,便直接答应下来。

不但答应,他们还非常积极地找人将牌位做好,当天就将长生牌位请回家供奉起来了。

丰收的又不只是这一里的人。

灾区其他地方的百姓知道此事后,竟然也争相效仿,纷纷在家供奉了皇上的长生牌位。

慢慢的,这种风气竟然直接蔓延到了整个灾区。

因为闹得挺大,竟然还传到了灾区隔壁的几个府城,引得不少人啧啧称奇。

老百姓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只认为灾区百姓是真心感谢皇上,虽然没有受到皇上的恩惠,竟然也对如今这个女皇帝多了两分好感——

虽然比不上灾区百姓,但在听到其他人以性别贬低林柳的时候,也愿意出来说上一两句公道话。

这可比之前通过贞节牌坊获得的名望更高也更扎实——

毕竟做皇帝,最主要的责任就是让老百姓吃饱肚子,至于其他品德才能,有当然最好,可若是没有,老百姓也不会说什么。

毕竟,皇帝不都是那样?

但现在,林柳让灾区百姓吃饱了肚子。

四舍五入,也就是让自己吃饱肚子了。至少以后其他地方受灾,他们不必再担心饿肚子。

不过灾区的消息并不会这么快传到京城——

因为龟龄的缘故,姑苏那边的书肆倒是经常为了他单独发行了几期报刊,但这些报刊大部分只在江南与灾区流传,就算要送去京城,也要等上一两个月,京城没那么快收到消息。

但林柳还是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灾区老百姓为她供奉了长生牌位的事儿。

因为一僧一道再次前来,给她道喜。

林柳疑惑:“何喜之有?”

跛足道士大笑:“灾区好几万百姓在家里为你供奉了长生牌位,这虽然不能让你如我们一般修行,但对你的寿命延长还是很有帮助的。”

癞头和尚点头:“以如今为你供奉长生牌位的规模,你至少能增加十年寿命,若是以后供奉长生牌的人增多,你的寿命还会更长 。”

跛足道士看了眼林柳,笑道:“你本就是长寿之人,以后多做好事,许是能长命百岁呢。”

林柳一愣,没想到还有这个意外之喜。

生活在古代,她不是一点儿担心也没有的,其中自最让她担心的,就是古代的医疗水平了。

中医很好,可仍旧有很多病症无法治疗。

她很担心,自己会不会什么时候感冒一下,或是受伤了,或是再得一个现在还无法根治的疾病就没了。

后来还是认识了一僧一道,觉得就算生病,这等手段神异之人也能将她救下,她才有了一些安全感。

不过将一僧一道行踪不定,将希望寄托在这两人身上也不那么靠谱,如今有了其他保障,林柳自己也觉得开心。

林柳看向一僧一道:“你们今日来,就只是为了给我道喜?”

两人对视一眼,摇头:“并非如此。”

跛足道士开口:“虽然给你道喜也是原因之一,但我们今日过来的主要原因,倒不是因为此事,是贾家出了事儿。”

贾家?

林柳恍然,她已经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听到贾家的消息了。

有大半年了吧?

上次听到贾家的消息,还是一僧一道告诉自己的,但当时也不过是顺带,更多还是十二钗与宝玉的消息。

林柳顿了顿,开口问道:“是贾宝玉出事儿了?”

跛足道士摇头:“恩科结束了,不还有正常科举?若是我没算错,明年就是科举之年吧?朝廷的邸报说,承认书生们以前考的功名,既然如此,明年的科举也会如期举行?”

林柳点头,不明白他为何突然提出这个问题。

跛足道士叹气:“神瑛侍者投胎的甄宝玉,已经来京城备考了,两人相遇后,不但没有因为性格相似而玩到一处,反倒闹得不太愉快。”

“甄宝玉以过来人的身份劝贾宝玉读书上进,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不要再混在脂粉堆里面了。他本是一片好心,贾宝玉却觉得甄宝玉多管闲事,与其他男人一般汲汲营营于功名利禄,实在浊臭不可闻,几乎不再与之来往。”

林柳点了点头,倒也不算惊讶。

不过……

“这有什么呢?”林柳不解,“听起来只是他们两个人因为三观不合而做不成朋友了而已,算是什么大事儿不成?”

跛足道士摇头:“这只是个引子,关键是老太太在知道此事后,决定对贾宝玉严加管教。之后不顾贾宝玉意愿,逼着他上进读书。”

老太太以前纵容贾宝玉,不过是为了保全荣国府,保全他性命的权宜之计。本就打着养废的主意,自然不在意他到底读书与否,上进与否。

但如今前朝衰落,新帝登基,林家与贾家还是姻亲关系。

虽然林如海向来瞧不上荣国府的男人吧,但哪怕是看在贾敏的面儿上,他们也不至于对贾家对贾宝玉做什么。

既然如此,贾宝玉再留在家里让女人养着,又像是什么话?

贾宝玉母孝也过了,也可以读书科举了。

贾宝玉还当贾母是王夫人,虽然想让他上进,却只会对他旁敲侧击,希望他身边的人劝他读书上进而已,只要自己端得住,自然不会受到影响。

但没想到,老太太直接将他发配到郊外庄子上,还直接将他身边的所有丫鬟都留在了京城。

那庄子上基本不见年轻姑娘,就算有,也不过是三四岁的毛丫头,剩下的不是嫁了人的媳妇子,就是干活儿的庄稼汉和老婆子。

贾宝玉在那庄子上不过待了一个月,便受不住,想法子逃回了京城。

但他在贾家如今的宅子里不过待了一晚,便在睡得正香的时候,被人从床上绑了起来,然后再次送去了庄子上。

为了防止贾宝玉逃跑,老太太还加派了一队侍卫严防死守,彻底杜绝了贾宝玉再次逃跑的可能。

贾宝玉在那庄子上,获得生不如死。

不但身边没有漂亮丫鬟伺候,吃穿住行不说与荣国府时期相比较了,就算与之前相比,那也是天上地下。

可遗憾的是,他不管在庄子上大哭大闹,还是闹着摔玉,都会被侍卫镇压,京城那边完全没人在意,从无一个人过来探望。

贾宝玉也不傻,立刻明白了老太太的态度。

但他也不甘心就这么妥协了,按照老太太的想法科举出仕。

按照贾宝玉的想法,女帝登基登基后便已经颁布圣旨,同意女子拥有与男子相等的权利,同样可以科举出仕。

若是贾家真的缺了科举出仕,光耀门楣的人……

探春与惜春才学见识都不俗,尤其是探春,一心想要为自己挣一个光明的前程,既然这样,直接让她们去参加科举就是了啊?何必逼着自己一个不愿科举的人去参加那劳什子的科举?

但不行,老太太根本不愿让家里的姑娘出去抛头露面。

哪怕贾敏给贾家送来银子地契等物的时候,曾提过一嘴,也直接被老太太否决了。

贾宝玉是真的聪明,他很快就想法子贿赂了庄子上的小孩儿,让他帮忙到京城找到贾珠,想要让贾珠将他救出来。

可惜,贾珠还觉得老太太的手段太温和,恨不得直接将贾宝玉赶出贾家,让他在外面经受一番贫困之苦,好让他知道自己的想法多荒谬,怎可能将他从庄子上带回京城?

跛足道士叹气:“贾家倒也是一片好心,却没想到这样反倒给警幻提供了机会。贾宝玉在庄子上没有亲近之人,倒也静下心来读了一段时间的书。可惜那庄子毗邻寺庙,庙里又住着妙玉。”

“妙玉得知贾宝玉来了庄子后,便三不五时地上门拜访,那妙玉从来也不劝宝玉读书,本身见识又不俗,一来二去,两人倒是处出了情谊。如今,宝玉正闹着要与妙玉成亲呢。”

林柳整个人都惊呆了:“妙玉,与宝玉?”

这两人虽然说不上八竿子打不着,却也没有太多交集,就算妙玉对宝玉有那么一两分心思……

“妙玉不是出家人吗?”林柳眨眼,“她难道还俗了?”

跛足道士点头:“在宝玉说出要娶她后,她便与主持商量后,还俗了。可惜,老太太不愿答应这门婚事。”

毕竟,不论妙玉身世如何,她都是前朝皇室中人。

如今新朝初立,前朝皇室男丁虽然死的死,坐牢的坐牢,但女眷还是活下来了大半的。甚至还有几个公主留了下来,可你看,这些皇室公主郡主们的消息,可曾传出半分?

她们就跟消失了一样,低调得没有一丝存在感。

不但自己低调,她们以前的亲朋好友也都避她们如蛇蝎,完全不想与她们扯上半分联系。

偏偏,贾宝玉迎难而上,还想娶一个前朝郡主?

老太太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她以前就不愿意将妙玉接到大观园,是王氏听了王子腾的命令,下帖将人请进门的。

因为她也算是半个皇室中人,所以老太太对她还算恭敬。

但要说老太太多喜欢妙玉,又或者多欢迎妙玉与荣国府扯上关系?那可就真是笑话了。

贾母巴不得妙玉离荣国府远远的,就像现在,她巴不得妙玉离贾宝玉远远的一样。

贾宝玉自己身上还有衔玉而生的传言,如今又想娶一个前朝皇室中人?想什么呢?就算林家不计较,其他人难道不会多想?

老太太想要拆开贾宝玉的脑子,看看里面是不是真的装了稻草。

林柳也想拆开贾宝玉的脑子,看看里面到底装的什么东西。但想到原著里面,贾宝玉本也算是恋爱至上的人,倒也不觉得奇怪了。

但以贾宝玉的性子,只怕……

林柳摇摇头:“只要老太太不松口,这门婚事绝对成不了。道长何必担心?”

她眨眨眼,突然想到什么,“难道妙玉是警幻的人?”

不至于吧?若妙玉真的是警幻的人,原著怎可能落得那般下场?

跛足道士摇头:“是妙玉身边的丫鬟。一旦妙玉真的与宝玉成婚,那个丫鬟自然就成了宝玉的通房,自然也就……”

贾宝玉与妙玉之间的感情还没到那份儿上,不至于为了她守身如玉:哪怕是在原著中,贾宝玉为黛玉守身如玉也是在好几十回以后,因为受到贾蔷与龄官之间爱情的启发。

如今?

只怕没有这个机会。

林柳不解:“老太太又不会答应这门婚事。”

跛足道士看了林柳一眼,叹气:“荣国夫人答应了,因为庄子上有人看到了两人有了肌肤之亲。没有**,但做了一些比较亲密的事,消息走漏,这么婚事就是不成也得成了。”

林柳想了想,试探开口:“是警幻做的?”

跛足道士点头。

癞头和尚摸了摸自己的头,叹气:“我们倒是一直盯着宝玉,却没想到警幻这么不要脸皮,竟然在宝玉书房燃了催、情香。两人本就有意,在催、情香的驱使下,自然本能想要朝着对方靠近。”

林柳完全没料到这个结果:“那婚事,定了?”

癞头和尚点头。

“那你们二位想要我做什么呢?”林柳有些疑惑,“我虽然做了皇帝,也不能拆散人家一对有情人吧?”

宝玉与妙玉凑一对儿了,林柳还挺高兴,至少他不会再来祸害她家黛玉了。

无论是她的私心,还是从皇帝的角度出发,她都不可能下旨拆散恋人。毕竟当年,她第一次对皇帝生出不满,就是因为他给龟龄瞎指婚。

如今她做了皇帝,总不能去做自己讨厌的事情不是?

一僧一道不约而同地摇头。

跛足道士开口:“只是希望林姑娘可以将妙玉身边的丫鬟全换一遍,将警幻从妙玉身边赶走。”

林柳本来想要拒绝,但突然想到一个人,停顿片刻后点了点头。

一僧一道松了口气,直接离开了皇宫。

想要将警幻从妙玉身边赶走,林柳自己当然是不能出手的,毕竟她如今的身份皇帝,一个皇帝关注小姑娘身边的丫鬟本就足够奇怪了,她还非要将人身边的丫鬟全换一遍,只是想想就觉得其中有无数“阴谋”。

林柳当然不会去做这种授人话柄的事儿,于是直接让人去将原本的谷和长公主,如今的涂七娘给请进了皇宫。

一番跪拜之后,涂七娘起身,在宫女的指引下坐到一旁。

看着神情愈发威严的林柳,涂七娘只觉得恍如隔世:“当日一别,不想再见,竟然是陛下君临天下之后,这转变实在让人惊叹。”

林家造反之后,涂七娘不止一次庆幸,当初小女儿惹了林柳,她并未包庇,而是选� ��了与她直接划清界限,不然等皇家跌落泥潭,她又怎可能如今日一般,虽然没有往日富贵,却还能平静度日?

林柳笑笑:“朕当初也不曾想过,自己会坐上这个位置。”

涂七娘笑笑:“这说明这位置注定是陛下的,否则其他人抢得头破血流,怎么陛下如此轻而易举就得到了?”

林柳摇头,没有接话。

涂七娘也不尴尬,又与林柳说了会儿话,眼瞧着两人之间的气氛不像之前生疏僵硬了,她才开口问道:“陛下刚登基不久,想来事务繁忙,日理万机。今日召见民女,不知所为合适?”

林柳看着涂七娘,问道:“你在涂家辈分如何?”

涂七娘眨眨眼,疑惑开口:“回陛下,民女以前辈分不算高,但因为涂家有不少人查出犯罪,死的死关的关,民女在涂家的辈分三级跳,如今也算得上是长辈了。加之皇上之前曾与民女做交易,然民女约束涂家女眷,民女在涂家也还算说得上话。”

林柳松了口气,点头:“我有一件事要吩咐你去做。”

涂七娘精神一振:“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前朝义忠亲王有一个流落在外的女儿,你应当知道吧?你让人将其认回涂家,然后以长辈的名义为她安排陪嫁丫鬟,将她身边的几个丫鬟全都换掉。”

“义忠亲王的流落在外的沧海遗珠?那个叫妙玉的小姑娘?”

林柳点头:“她如今要与贾家那个衔玉而生的公子成婚。”

除了这一句话,林柳并未再说其他。

涂七娘却自动脑补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皇上原本并未将这两人放在心上,但一个前朝皇室遗孤,一个衔玉而生、有大造化的公子哥儿,两人要结合,自然让人怀疑他们用心,让人怀疑背后是否有其他势力插手。

涂七娘自认了解了林柳的用意,立刻领命,回去不久将妙玉认回了涂家,又将她身边的丫鬟全换了一遍。

妙玉倒是有些不情愿,不过直接被涂七娘一句“这些丫鬟不知规矩,进了贾家也只会丢了涂家的脸”给镇压了。

而换下来的几个丫鬟,林柳也不知道到底哪一个是警幻,于是干脆燃了一张符箓,想要将其直接交给一僧一道。

谁知一僧一道过来后,不但不愿接近这些丫鬟,还指着其中一个让她将人赶紧送走,最好丢进牢房。

“警幻身体里藏着邪魔,就算林姑娘如今有龙气庇佑,不惧邪魔,也不要长时间与之接触,对身体不好。”

林柳点点头,直接贴了两张符箓在警幻身上,再让人趁着她痛苦嚎叫的时候将人带下去杀了,连尸体也火化成了灰。

不过据一僧一道所言,警幻并没死,只是元气大伤后回到了太虚幻境。

但就算这样,对林柳来说也是好事。

至少短时间内,警幻不可能再下凡搞事儿了。

一僧一道觉得也是,便直接告辞离开,继续盯着贾宝玉去了。

……

贾宝玉的婚期还没到,林柳便遇上了一点儿麻烦事儿。

这日林柳处理完政务,正带着几个丫鬟到御花园散步,突然一个宫装妇人从旁边冲了出来。

凉夏以为有人行刺,差点拔刀将人砍死。

对方似乎也知道自己行为不妥,刚过来就大喊了一句“皇上万岁”,这才逃过会一劫,没有惨死凉夏刀下。

但她也被凉夏一脚踹出去了两米远,趴在地上吐了好几口血。

林柳:“……”

虽然看着非常可怜,但在没弄清楚对方身份与目的之前,林柳等人可没一个敢上前的。

林柳看着她:“你是何人,所为何事?”

那女人抬起头,楚楚可怜地看着林柳:“妾乃前朝皇帝的后妃……”

作者有话要说:一万一千多的大肥章,今天就没二更啦,大家晚上不要等了,么么大家~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推荐阅读:
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魔门败类宠妻如令山海高中重生之毒妃上天安排的最大啦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危险关系荣耀巅峰春秋我为王
相关推荐:
我在诏狱看大门疯了吧,没武魂的我竟开始修仙!疯了吧?天天腰酸,还高冷王爷疯了吧,敢来打假本天师疯了吧!你管这叫务农?电影世界中的重生客帝少的心尖哑妻篮坛:从神经刀开始人在超神,科学修仙美男攻略:系统夫君求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