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202节 庞大的国内市场

“战争分为两种,一种为军事战争,一种为商战。有时候,这后者更为厉害,可以防不胜防,无孔不入,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你见不到它的影子,却能感受到它的凶险与激烈,有时候不亚于军事战争。”

在华商总会的贵宾客房里,李秉衡侃侃而谈,随意挥洒。

看着这位年轻有为的过分的同胞,周学熙与卢木斋两人满含赞许与感慨,听着他的高论,不是点头称道。

去年李秉衡将味精与塑料在日本的盈利拨出了四千万两白银,除了用于帮助汉冶萍偿还向日本公司借款以及扩建产能三千万两,以及川汉铁路的首期投资五百万两,还向滦州煤矿公司借款500万两白银,并且以兰芳的采矿机械设备与技术入股两成,成为了继周学熙、卢木斋之后的第三大股东。

双方在之后的启新洋灰厂、耀华玻璃厂又有了多次合作,这些都是张振勋在国内的时候办妥的,继张振勋的名望之后,他们又多了一个可以信赖的伙伴,这位素未谋面的年轻人。

这次两人秘密前来上海与李秉衡会面,也是为了开平矿务局之事。

开平煤矿今年产煤180万吨,实乃满清国内头等大煤矿,不过讽刺的是,这一煤矿的主权已经彻底沦落到了英国人手中。

前年由清政府官吏周学熙、卢木斋等人发起成立滦州矿务股份有限公司,原是以滦州公司抑制开平公司,同时也看到开平公司经营大有赢利,随即劝募天津官银号及当地官民,集资300万两白银,分为官股和商股各占一半。

自滦州公司创立后随即与开平公司形成竞争之势,前后已有两年多,双方都损失惨重,不过由于去年李秉衡横插一脚,提供了许多专门为滦州煤矿设计的机械设备以及借款,滦州公司丝毫没有在竞争中落到下风,反而将英国商会控制的开平矿务局逼得跳脚。

“当年张翼糊涂愚昧,误签了卖矿协约,即便后赴英国提起诉讼并且胜诉,但英商不顾英国法院的判决,坚持以卖约及移交合同为据,拒不归还矿权。照理我等可用武力强行收取,只是摄于英人淫威,且关系重大,眼下政府不敢得罪英人,导致主权不复再有,也是无可奈何。”

周学熙回忆起当年的沉痛旧事,语气沉重。

李秉衡也是暗叹口气,微笑着说道:“所以我说以商战之法对付英人,实乃现今最恰当之计。”

周学熙叹道:“这两年与之竞争,已是筋疲力尽,再这么商战下去,只怕资本接续不上,反被对方吞并。”

“不错,去年向你们拆借的那笔银子都投了进去,大部买了你们南洋产的机器设备,产煤倒是多了不少,也省成本。能够与对方和解最好,大家订立同盟,一起赢利,拿回矿权那是万万不能的了。”卢木斋说到这一年多来的发展,不禁喜上眉梢,总不能看着巨额赢利而错失机会。

“我提议新建范各庄、吕家坨、荆各庄等新矿井,全部使用兰芳最新出产的新式机器设备,在这几个地方规划一个年产两百万吨煤矿的大矿区。矿区内多设轻轨,并与老矿衔接,恩,只需经过一次转运,由唐山铁路直运到天津,在塘沽装船。这样成本要省上许多,并且南洋需要大量优质煤,也有专门的运煤船,这项技术倒是洋人没有的。”

“况且马上马鞍山附近也要建钢铁厂,海路运煤到上海,转内河煤船到南京,也是便当的。我还准备在唐山就近建炼焦工厂,建几家煤化工厂。将来这里不仅是大煤矿,也是大型煤化工基地。”

“有了两到三年的赢利,抛开收购开平不说,我们在大同还可以再建一个大矿,只是铁路需要先修,可以根据明年我们的赢利情况决定。”

“还有,这次来我带了南洋那边最新的洋灰厂工艺,也有一些设备准备上门推销。当然,也包括玻璃厂、粮食加工厂、染料厂、棉纱厂的最新设备与技术,虞老等人已经前往南洋实地考察,日后等他们回来再商议合作之事。”

周学熙站起来郑重问道:“可是在棉纺机器上有了眉目?去年那缫丝机器与白厂丝机器实在让我大开眼界,长此以往,我国必能收复失地,重振我生丝产业。我是极看好的,也有信心。如果棉纺机器也能如此,我只怕要好好奔走一番,官方资本也好,民间也好,我都要想法筹出银钱来。”

李秉衡笑道:“正是如此,今年已经能腾出手来侧重轻纺机械,加上在外留学的许多华夏儿女大批进入南洋,人手方面培养出来许多,如今正能派上用处。”

顿了顿,有说道:“其实还要多谢几位,在多方面暗中相助,上海、江浙的几家机械厂与其他工厂都是得益于诸位的奔走与打通关系。”

李秉衡之所以费尽心力与国内诸多财团搞好关系,便是因为自己在国内没有根基,这些财团中的大佬们手眼通天,能够黑白两道通吃,给自己的战略计划许多方便。

“哪里哪里,之前也多谢贵方的资金与技术,那些设备在洋人那也是先进的,我们华人从哪里能够买到这么好的设备。”

“哎,这买机器上吃的苦我们许多同仁都有体会,我国不能自造,只能受制于人。可惜南洋机器不能遍及所有行当,不然我们华人何能沦落至此,所幸你们南洋的所作所为,倒是给了我们这些老的无尽的惊讶,不住的欢喜,竟能有如此局面。”

周学熙与卢木斋不住说起南洋今年以来的诸多重要事件,谈到竟能占了大半个南洋,将荷兰人逼的走投无路,又狠狠的给了些英人颜色,眉眼间全是自豪与解气。

李秉衡看在眼里,略微放心了些,知道最起码国内的资本家们对南华的观感还是不错的,起码不会有抗拒心理。

周学熙谈笑了片刻,自嘲的大笑道:“我们正说机器来着,跑题跑到哪里去了。刚才你说的棉纺机器,到底如何,比之洋人的又是怎样。”

李秉衡认真想了想,也不夸大,将根据后世中国五六十年代的设备产能算了算,对比下同期的英国设备,笑着说道:“成本要比英国人低上四成,产量要高上三倍还要多,质量也属上乘,只是工人技能要求高,需要培养,最好是上过学的。”

忽然想到了什么,又笑着说道:“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美国那边我已经打通了关节,我们已经获准引进大量的优质棉种,已经在南洋培植改良,将来可以大规模种植。”

历史上中国吃亏在没有优质棉种,始终受制于人,而美国人愿意让华人越过这道坎,背后下了多少工夫,付出多少代价,却是无人得知了。

“好!”周学熙大笑道,“别人我是不信的,你李光华说这话,我信。”

“如今首批设备是无锡荣家定的,下了船直接运到无锡去安装了,过几日便能试生产,工艺都是在坤甸调试过的,有技师过来协助开厂,到时候省却无数力气。”

卢木斋也是精神抖擞,相比周学熙的沉稳大气,他更加激进些,“我倒要亲自前去无锡,看上一看,如果真能成功,我便到你南洋去,亲眼看看你们怎么整治煤油工厂。”

他所说的煤油工厂便是煤化工,只是国内化工基础薄弱,连煤油都不能自产,所以国人头脑中第一反应便是煤油。

“这煤油一项,我国每年要被那些洋商赚取多少?去年我是知道的,我在度支部的堂弟说过,光去岁我国向洋人进口的煤油就在五亿公升出头,许多还是走私进来的,无法计算。”

“荷兰煤油、美国煤油、英国煤油等,十余国争先恐后的往我国送煤油,即便竞争加剧,还是进口了约五千万两海关银出头。我大清经济量大,世界瞩目,但就是富不起来,强不出来。”

周学熙呵呵笑道:“今年苏门答腊煤油倒是不见了,相比明年连荷兰煤油也要在我国销声匿迹。”

“光华,我给你算笔帐,你就知道这两三年来有你们南洋帮衬,我们日子好过多少。每年我们大清向洋人进口的大宗商品有许多,我就不一一列举。靠前的第一是棉布,去岁进口了一亿一千六百六十四万三千两银子。然后是棉纱,有一百三十三万公担。棉花,一百一十一万公担,约三千五百五十万两银子。糖,二百五十三万五千公担,价值八千七百五十万三千多两银子。煤油就不说了。包括油漆与颜料在内的染料,去岁竟然进口了一千五百四十二万两银子。钢铁就不说了,去岁国内与南洋都有大量的需求,比前年更是多进口不少,你们也清楚,按照洋人的算法,那可是百万吨的出入。想想看,我们的工业有多么的落后,我们自己自足,国家每年能结余多少钱?”

卢木斋激愤的说道:“还有粮食,光绪爷没驾崩那年,外国在各口岸倾销的粮食,计有米三百七十三万公担,面粉六十五万八千公担,小麦数量也不小,累计价值上亿两白银啊。幸亏这两年南洋过来大量的低价粮食,冲击了国际粮食市场,使得洋人的粮食少了许多利润,只能减少倾销,转向别的国家出口。在这上头,我国要少被赚取多少钱?”

不过,他们都忽略了一项更加紧要的商品,鸦片。

三人正在扳着手指头算列强每年从中国人身上要赚取多少钱,过了好半晌,周学熙才拍手叫道:“还有鸦片这物事!差点将它忘了,今年开万国禁烟大会,外商遮掩了许多。其实去岁起码有价值数千万两银子的鸦片流入我国。”

李秉衡却无法直接告诉他们,如果不是两年多前他的暗中操作,只怕流入中国的鸦片更多,不过如今每年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欧美、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高纯海洛因、冰毒等许多毒品价值就在上亿英镑之多,虽然因为中间渠道的关系,利润要被分去一半,不过即便如此,已经是相当可观了。

“这鸦片问题,难以禁绝,我们南洋政权强势,通过暴力手段以及其他方式,才使得鸦片在南洋基本禁绝,但仍然要持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应付禁绝鸦片。眼下这鸦片还是禁不了的,不如多设禁毒所,我们在南洋研制出了不少戒毒药丸,有些效果,将来恐怕有大用。”

听得如此说,周卢两人都是一脸肃穆,“想不到你煞费苦心,连这个都算计到了,实在是叹服啊。”

李秉衡不但卖毒品,而且还在南洋行销欧美的香烟中添加了一些特殊物质,可以保证这些香烟永远最受欢迎,对身体基本无害,对欧美富人的钱袋却是相当的有害。

而销往日本的专门针对日本人口味的香烟中则大量存在着对人体有一定害处的特殊添加剂,使得现在日本人大部分都是吸的从南洋出来的香烟。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以及其他几家烟草公司不断的在全世界兼并收购,使公司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占领了更多的市场,扩大了公司的经营规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的经营成本,从而占据更加有利的竞争地位。

光香烟一项,南洋今年前十一个月就有一亿六千三百多万兰芳元的税前利润,当然,相比后世英美烟草公司动辄十亿二十亿英镑税前利润,这还算是少的。

今后的几年里,南洋的香烟将进一步的占据市场份额,继续成为南华共和国财政收入的一大支柱。

“我们不得不算计啊,再不想想办法,恐怕洋人将更加的贪婪,更加的加紧盘剥。”

李秉衡安慰两人道:“粮食上你们放心,南洋的粮食产量还将进一步成倍增长,我们抢了这么多地盘,多了数千万公顷的可耕地,而且那边土地肥沃,地力养庄稼,不出几年,将来我们华人不用愁挨饿,不用怕洋人的粮食倾销。农民问题,我们始终有办法不让它成为影响我们工业发展的绊脚石。”

“棉花也好,棉纱棉布也好,这些我们都有了远超欧美的机器设备与技术,只是需要时间。”

“染料这次南洋也有成果,只是时日尚短,不过我看是能成的,南洋那边的染整厂说有些染料比德国人的还好。油漆与颜料也是如此,都在德国人的帮助下有了自己的工厂与研究所。”

“荷兰人在南洋的许多炼油厂与炼焦厂都被我们没收,加上我们自己在南洋与国内开办的,将来煤油也可以自己自足。”

其实将来随着汽车的大规模应用,不仅是煤油,汽油与柴油等都会是进口的大头,现在抢先办出工厂来,即便不大赚特赚,自给自足不让洋人赚钱也是好的。

想到内燃机时代即将迎来辉煌,又想到南洋的土地下与海洋下的巨量石油跟天然气,他就忍不住的一阵心旷神怡。

周学熙补充道:“还有糖,今年我家买的糖都是南洋与广东还有上海产的,我觉得不错,要大力宣传用国货。这可是大件,我看看有没有资金,也办个炼糖厂出来。我看国人再不在这炼糖工业上好好想想办法,只怕不出几年,每年向外国进口的糖就要超过一亿两白银。”

卢木斋也是听得直点头,向外国进口的糖每年动辄便是上亿两白银,寻常人都要吓的够呛。

听着他一条又一条的列举,如数家珍,两人相对而笑,眼神中似乎在期待他能继续说出几个好消息。

李秉衡嘿嘿一笑,跟他们打好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一旦南洋的商品对于国内的经济有着莫大的好处,又不用忍受列强的盘剥,那么自然会由他们出面帮助打通各个关节,保证南洋的商品在国内流通时少受些厘金的影响。

大陆这个市场是李秉衡的禁脔,眼下南洋底子还薄,等一战结束,“三五”计划成功实现,那么针对一战疯狂扩张的产能可以立即由南洋与大陆吸收,而不至于像列强国家一样,物资过剩,产能过剩,导致陷入经济低潮与萎缩。

“还有一个消息,那就是我已经让人在上海、伦敦的股市收尾,不用多少时间,你们的账户上就会重新启封,有多少钱我就不说了,到时交还给你们,你们自己去看吧。”

今年周学熙与卢木斋由于在去年的煤矿借款与扩建上欠了他的人情,也相信他的能力,筹集了家族资金,并且将许多不动产拿到外国银行抵押,甚至是滦州煤矿公司的股份也抵押了部分,开始了他们这辈子最大的一次冒险。

要不是虞洽卿、张静江、张骞等一批人都放心的让李秉衡去操纵,他们也不敢如此的大胆。

原本历史上六月橡胶股灾就要随着伦敦市场行情暴跌而开始,橡胶股票行情将一路狂泄。原值1675两的兰格志股票跌到105两。而洋人、洋行得消息之先,率先出手,囤积大量股票的华商成为买单者。

不过在李秉衡等人的操控下,南洋的局势影响下,这场股灾生生的被延后了几个月。

可是,延后并不代表不会出现,一切尽在李秉衡的掌握,而且规模将更加的宏大。

要不是将精力分散了一部分到了东北预防鼠疫,并且在多个地区进行防疫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李秉衡已经急不可耐的要发动了。

不过,让倒霉的洋人以及买办们为南洋为东北的鼠疫而投入的一切买单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推荐阅读:
危险关系春秋我为王帝王业上天安排的最大啦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荣耀巅峰重生之毒妃剑来魔门败类总裁在上我在下
相关推荐:
重生封神之我为哪吒灵帝碎灭天地可编程世纪魔界圣尊网游之苍茫笑盗墓无限征服群雄逐蛇异世之江山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