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66章时代变迁下的人们

但凡国人都喜欢过有点结余的生活,工资再少都会想办法存几个钱,以防突发事件。象肖男斌他们这代人和他们的前辈们,都有存钱、攒粮的习惯。想当年好多国人都把有限的粮票节约来攒起,换点鸡蛋什么的来补充营养。肖男斌就攒了一百多斤粮票,她还舍不得用来换鸡蛋吃呢,因灾荒年那种缺吃的日子她是过怕了,她最怕的就是饿肚子,所以她还想把粮票存起来预防万一呢。

没想到国家会变得如此之好了,粮食会敞开供应,到处吃饭都不用票了,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那攒起来的粮票也就只能成为历史文物了。虽说当年还是感到很可惜的,但能够随时随地的吃饱饭,她也就觉得无所谓了。可这钱不同呀,这个东西是不可能作废的?真到了“吃光用光,身体健康”之时,那可就不好办了,身体倒健康了,那心里该发慌了。还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说得好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肖男斌最怕过“吃了上顿焦下顿的日子”,她是再不想过那种穷困的日子了,她明白这个理: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再说了两人成天这样在家无所事事地对坐着,肖男斌可搞不惯,她怕这样在家呆久了,自己会得毛病。

此时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已是新的“千禧之年”了,大家都在为能过上好日子而努力地工作着。正在肖男斌无比焦虑,不知该找什么生意做好时?她的兄弟为他们带来了希望。

肖男斌他们要做的这个进出口贸易,对她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就拿出口的什么报价、订货、包装、通关手续、等等等等,看得她肖男斌头晕,一切都于她来说都是那样的陌生,一切她都得从头学起。

还好肖男斌本就是一个聪明好学,喜欢接受新挑战的人。因业务的需要,她得学会用“电脑”,得看懂业务上常用到的那些英语字码什么的,这些她都得一一地学。虽说她已是半百岁的人了,但形势推着她得活到老,学到老。肖男斌成天虽然忙得团团转,但她不觉得辛苦,相反她觉得这是一种享受,想当年她想做这些事,还找不到门,没有那资格,谁给你提供这种机会呀?

肖男斌刚进他们厂的时候,正遇上厂里的产品在拓展新的买方市场,需要找新的销售员去开辟,肖男斌愿意去。可厂里的领导死活不同意,放出话说:

“肖男斌呀?她不行,她出身不好,并且有海外关系。”

嗨!厂领导的警惕性也太高了,随时提防着肖男斌,生怕她把产品卖到国外去了似的,他们也太高看自己的产品啦!

说实话搞这个销售工作,也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路,就他们厂当年的那种性质,多少大的厂家和正规单位,都不拿正眼瞧他们的。有些销售员为了把产品推销出去,大夏天的跑得跟个黑人似的,有的还屈就着,到买方的负责人家去当变相的保姆,做家务、带孩子什么的。为了销售产品,那真是好话说尽,好事做完,就差没给别人跪下磕头了。可就是这样的工作,厂里都不给肖男斌机会让她去做。

肖男斌虽然觉得自己的运气总是不那么好,什么事情都遇得上,在国营企业改制期间,蒋英豪也没了工作,他俩的生活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可她又觉得自己还算是幸运的。毕竟没有小孩要供养,而且他俩还有最基本的生活费,还有兄弟带着资金来帮助他们解困。在这点上她觉得自己也算是个幸运儿了,因为,比他俩情况糟多了的可是大有人在。

象他们这种年龄段的家庭,好多都还要供养孩子,并且孩子都处在上升期正是用钱的时候。象那些正在供养大学生的家庭,正常的一学年,孩子的学费少说也得交好几千吧,孩子每月的生活费,还有其它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就是这些最基本的费用加起来,一个孩子每年怎么都得用一万块钱左右。这个数字对于一般企业的工薪家庭来说,本来就好似一个“天文”数字了,再在这个时候没有了工作,那种生活困难的窘迫相,肖男斌想都不敢去想。

所以肖男斌特别佩服那些工资收入低,却要供养大学生的夫妇,觉得他们太不容易,太伟大了。在这个群体中,很多人都和肖男斌一样当过“知青”,本人又没读过多少书,在各自的企业里只能当一般的工人,升迁的机会是很渺茫的,遇到企业改制,最受伤的就是他们。

于是他们就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多读点书,他们也信奉“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学到了本领将来才能经得起风浪。因此他们把自己的生活水平降到了最低最低的标准,省吃俭用地供孩子读书。肖男斌在心里就有着这样的打算,一旦她弟弟的这个新公司建好了,她就要招收那些正在供养大学生的下岗工人,她觉得能帮几个是几个吧。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我国,正是走向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一些人抓住了机遇先富起来了,没富起来的,还有很贫穷的人也都想过上好日子,谁不想过好日子?所以大家都在拼命地寻找挣钱的机会。于是这个社会现状就有点变了样,给人的错觉就好象变成了一个物欲横飞,人们只向“钱”看的时代。孩子生长在这个时期,肯定受到很大的影响。

现在的孩子接受的全是新生事物,看到和接触的东西,与肖男斌他们那个时代完全不同了,对钱的概念非常的清楚,对钱和物资方面的东西,想拥有的欲望非常强烈,如别的同学家有钱,自己处于穷困地位,会感到很自卑。

肖男斌原单位有个叫许华芳的女同事,她丈夫原在一个流动性很大的单位上班,后来通过关系调到了一个还不错的单位去了。两人生有一个儿子,他们的儿子长得非常可爱。

在大家都处在经济水平差不多的时期,他们家的日子过得还算平静,儿子读书也很用功,小学毕业不费劲地自己就考上了重点中学。可自打她儿子上了初中后,许华芳的家就开始有点变化了。因她丈夫的单位有些人通过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开始挣得了不少的钱,和他们家的生活水平就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了。

此时许华芳的心理就开始不平衡了,怪她丈夫无能,经常用些刻薄的语言嘲讽她丈夫。其实她丈夫也是刚到一个新单位,要说也够努力的了,她丈夫在不断地读书充实自己,就是想使自己很快得到提高,能够挣到更多的钱。她丈夫觉得自己已经够努力的了,结果还得到妻子这样的蔑视,所以他也不服气,于是两人就经常干仗。

这两口子是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吵。后来觉得吵架还出不了气,于是就发展到摔东砸西的了,许华芳摔碗,她丈夫就能把一摞盘子给砸了,两人是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就为钱的事两人闹得是不可开交,就差领那一纸“离婚证书”了。

这样的吵闹最终毁了他们的儿子。本来他儿子进初中后,就结交了一些不怎么喜欢读书的同学,这些孩子是“议价生”。就是考分没上分数线,是交了一笔不菲的钱来就读这种重点中学的。一般能够交得起这笔钱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都是比较好的,大多数家长不是做生意的就是单位的当权者,父母是一般企业工薪族的,没有几人能拿得出这笔钱。

在这些孩子里,有的还是喜欢读书的,平时成绩也不错,只是考试时考砸了。父母出高价让他们读这个书也不算冤枉。可有些孩子就是在浪费父母的钱财了,根本就读不进去,在学校里纯属混日子。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好,这些孩子在学校不比成绩,比的是谁的消费高。许华芳的儿子恰恰就伙上了几个这样的同学。这几个同学结交他也是有目的的,因许华芳的儿子读书成绩好,那几个同学经常让他给帮忙做作业,他们用钱做交换。

许华芳的儿子刚进初中时还挺好的,读书非常的勤奋,他还想将来考一所好的大学。可父母成天这样的吵闹,搞得他也没有了学习的激情了,觉得找钱才是最重要的。加上他伙上的那些同学,个个都比自己穿得好,吃得好,用的东西全是高档货。他老想:

“凭什么呀?我比他们生得聪明,读书成绩比他们好,人也长得比他们精神,为什么我在他们面前就觉得矮很多呢?不就是他们的父母会找钱吗?”

从此在许华芳儿子心里,就有了这种钱很重要的概念。本来自己的父母不会找钱,他在心里都已经开始有几分瞧不起了,两人还成天这样斗过不完,他真不想回那个家了。终于有一天他忍无可忍地抛下一句话:

“吵什么吵?有本事出去挣钱去,你们不去我去挣!”自此许华芳的儿子就离家出走了,再也没有回来。这个时候两人才慌了神,到处找儿子,可已经为时太晚,他们的儿子就象人间蒸发了一样不见踪影。最后这两人也分道扬镳了。

这没钱的大人吵架,孩子不满意,离家出走。这有钱用的孩子也有不满意的。有个女孩就觉得大人出去挣钱了,没时间在家陪她,她感到寂寞、孤单,她还不领情父母给她提供的优越生活,说只需要父母呆在身边,过穷日子她都不在乎。

所以,如今新时期的孩子,还真难搞懂他们到底需要什么?如何教育他们真成了一个新课题。

在贫富差距逐渐拉大以后,贫穷的人就成了“弱势群体”,肖男斌可不想成为这个群体里的一员,她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改变生活状况。不过没有她兄弟助这一臂之力,那肖男斌要努力成功也是非常困难的。

在这种时期,有外来资金来解救肖男斌他们的,这种情况可真的不多见。(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推荐阅读:
山海高中危险关系魔门败类帝王业剑来上天安排的最大啦总裁在上我在下荣耀巅峰重生之毒妃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
相关推荐:
纵横颠峰猎户家的小辣妻美食田园:巧手娘亲养萌娃不负良人再见,昨天门里千秋汝城旧巷深女帝憨夫(下)傲世幽凰萌妈当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