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十 刘嬴

第十章 刘嬴

山阳城外,浩浩荡荡的皇家车队如同金银交汇的河流,沿着涟水河岸向东而行。这支队伍由三千虎贲军以及众多的仆人,奴隶们组成。队伍当中旌旗随风飘扬,数十辆鎏金马车穿梭其中,其雕饰之华贵令偶尔经过的路人纷纷驻足观望,直到负责护送的虎贲军策马到他们面前,众人才开始惶恐的下跪磕头。

刘嬴一身戎装,目光坚定的看着前方。然而他的内心一点也不像他的脸上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坚定。他已经五年未曾披上这身军装,原以为自己会对再次体验一把军旅生活而热血沸腾的他,不知为何,自打踏上这东进之路,便没来由的从内心深处升起一阵莫名的恐惧。

“侯爷,太子妃请您过去。”冯保吃力的骑着战马,气喘吁吁的看着刘嬴,颇为狼狈地说道。

“什么事?”刘嬴有些好笑地看着自家这位从未骑过马的仆人,此次进京路上,他怕是要吃些苦头咯。

冯保红着脸,停顿了片刻,试图让自己从刚刚与马儿的“争执”当中平复下来。。“属下不知。”他说。“不过好像太子爷也在,像是在说什么削藩的事情。”

话音刚落,冯保便见着自家侯爷面色变得骇人。他并不明白太子口中的“削藩”到底是什么意思,因此他只能小心翼翼的问道。

“侯爷?您怎么了?”

刘嬴方才陷入了沉思,此刻他回过神来,看着冯保那张忧心忡忡的脸,连忙正色道:“好,我这就去。”

他调转马头,朝着太子所乘的轮宫行去。

“削藩?!”刘嬴心中无奈。

太子尚未登基,便有这么大的想法,这让他这个做叔叔的很是欣慰。在他心中,削藩的确是一项良策,自己也多次给太子讲述过削藩的好处。虽说大汉靠着分封制国祚已传四百余年,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然而,在这古老的治国理念下,大汉其实积弊已久。诸侯各自为政,中央的命令得不到贯彻执行。例如卫国,宋国等山高皇帝远的诸侯国,除了名义上还是大汉诸侯,实际却早已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更别提那富可敌国的齐国了。

刘嬴这样想着。

可如今,是削藩的最好时机么?

他不禁自问,这也是刚才他脸色突然变得严峻的原因。

“父亲?”刘嬴一边想着,一边骑着马儿。其出神到了自己经过了太子车驾而浑然不知的地步。亏得刘芙及时叫住了他,要不然,他可能沿着官道直接就回山阳城了。

“啊?”刘嬴回过神来,看着从车窗探出头来的刘芙,才发现自己的窘态。

“父亲如此出神,可是想起了什么事情?”刘芙好奇地问道。

“哦。”刘嬴应道。“没事。”他轻描淡写的回应让刘芙更加狐疑,不过刘恪此时撩开了门帘,让想再问两句的刘芙不得不闭上了嘴。

“伯父。”刘恪喊道。此时他依旧是太子,可那至高无上的宝座距他仅一步之遥。严格上来讲,他此刻已经是大汉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了。

刘嬴跟随着刘恪走进那辆被称作“轮宫”的巨大马车。这“轮宫”呈现出四四方方的形状,每条边都长达九丈。需要以九十九匹马共同发力,才能拖动这庞然大物。内间,门口处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盏巨大的翡翠屏风。上刻青龙戏珠的图案,越过屏风,“屋”内正中央摆放着一座精铁镀银的八仙桌,其上放着一盏无比精致的琉璃茶壶。

马车依旧在行进,可宽阔平整的驰道并未让壶中茶水撒出来。

“伯父。”刘恪微笑的看着刘嬴。“请坐。”他说。

刘嬴从来没有如此惶恐过。不知为何,看着面前的刘恪,他仿佛是在打量一个陌生人。最令他感到恐慌的是,他并不知道为何自己会有这样的想法。

落座,刘嬴心中的这种感觉并未减少半分,当刘恪也同样落座,说出那句话时,刘嬴只觉得自己掉入了黑暗无边的深渊。

“伯父,侄儿打算封您为平西王。”刘恪这话说的很轻,恍若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然而刘嬴却不这么想。

王?

自从大汉建国以来,便无人敢称王,纵使是各方诸侯,亦是如此。无论是民间还是朝堂,人们往往已“侯”来称呼各地诸侯。现如今,太子竟然要封自己为王,而且还是平西王。这让刘嬴感到万分不解。

“殿下。”刘嬴用了尊称。“不知殿下为何突然要封本侯为王?”他问。

刘恪神秘的笑了笑,数次欲言又止,良久,他摆弄着桌上的水壶,缓缓说道。

“削藩。”

刘嬴当然知道刘恪的目的,对此他并不感到奇怪。可让他诧异万分的是。既然要削藩,为何还要封自己为平西王?

刘恪仿佛是知道了刘嬴脑中所想,他解释到。“正因为要削藩,封伯父您为平西王,是非常有必要的。”

刘嬴不解。“为何?”他问

“平西王,平西,自然是统领我大汉西疆的最高长官。”刘恪笑了笑,继续说道。“而这西疆的范围,可就太大了。”他若有所指的说。

刘嬴整个人一愣,看着刘恪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就自然包括了宋卫两国。”刘恪说。

刘嬴难以置信的看着刘恪。“殿下是要本侯在削藩之后,防止宋卫两国的叛乱?”

刘恪点点头笑道。“正是如此。”他转过身去,双手负于身后,长叹一声。“如今整个大汉,怕也只有秦齐两家,甘于受天家的差遣了。”

刘嬴闻言,不置可否。他刘嬴统领得秦国,自古以来对朝廷是忠心不二,可齐国的田忌呢?

他扪心自问,自己果然还是信不过田家人的。不过这种想法他可不敢在刘恪面前表现出来,毕竟太子的生母田皇后,就是齐国田家的二女儿。

但刘嬴不说,并不代表刘恪不知。将来要当皇帝的人,若是连这点儿眼力都没有,那他登基之后,如何去驾驭百官?

刘嬴对此事还是有些担心的。“五年之期已过,若是忽凫引兵来犯,本侯怕是对此事力不从心啊。”他叹道。

“这点伯父倒不必担心。”

“这确实为何?”刘嬴见刘恪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不由问道。

“这都是父皇他老人家的功劳啊。”刘恪轻轻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拱手朝着东边行礼。“伯父可知,自从我大汉和亲乌孙之后,忽凫与乌孙之间的关系大幅恶化了?”他说。

刘嬴点点头。“有所耳闻。”

“不仅仅是恶化那么简单。”刘恪一边说着,一边从成堆的奏疏中翻出一份折子来,递给刘嬴。

刘嬴刚一看到折子上“陛下亲启”四个大字,全身上下便如同触电一般颤抖。

那是刘媤莲的字。

“你们应该知道,若这折子被忽凫人发现,等待莲儿的会是怎样的下场!这简直就是在胡闹!”他气急败坏的将折子摔在地上,双眼通红的吼到。

他一下子明白了许多事情。看完折子,他心中的确有那么一丝丝嗜血的兴奋,可更多的却是愤怒。

“伯父息怒!侄儿知您与媤莲姑姑兄妹情深。”刘恪连忙低声劝道。“可这是姑姑她自己要求的。”他说。

“自己要求的?”刘嬴喃喃自语,无奈摇头。

“伯父您不是也说过,女子在某些情况下,并非不如男么?”刘恪接着说。

“罢了!”刘嬴叹了口气。“事已至此,也只能这样了。”

“伯父?”刘恪见刘嬴说完这句话之后再一次沉默了下去,便出声唤道。“那?”他欲言又止。

刘嬴比谁都明白自己这个侄儿想要跟自个儿说些什么,只见他不慌不忙的开口。“既然忽凫的新一任可汗要去攻*孙,咱们也正好得空收拾下自家的烂摊子。”他说,不过话锋却又随即一转。“可本侯面对宋卫两国,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啊。”他想起了那日刘细君给他的那封来自鹰爪军的信,心中担忧。

“要不我怎么会说,天下仅秦齐两国愿为天家分忧呢?”刘恪道。“到时候,伯父只管专心收拾卫国项家即可,宋国那边,有田忌顶着。”

“田忌?!”刘嬴一脸吃土的表情。他并不赞同这个方案,到不是因为信不过田家,而是齐国地处东南,与宋国并不接壤,到时候削藩令一下,齐国周边的江,吴两国又会是什么动静?若是他们也反了呢?刘嬴一点都不相信已齐国一国之力可以在硬抗江吴两国的同时,还能分心收拾宋国。

可碍于刘恪与田家的关系,说出他的担忧他又怕刘恪会误会自己。

刘嬴感觉到奇怪,自己是何时变得如此怕东怕西了?

不过他还是采取了迂回作战,曲线救国的法子。

“齐国与江,吴两国接壤,殿下这样安排,不怕齐侯力不从心么?”他说道。

然而刘恪的一番话却让刘嬴恍然大悟。

“江,吴两国绝不会反叛。”刘恪信心满满的说。

一语惊醒梦中人。

齐,江,吴三国地处大汉东南,商业发达,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裕。自古以来,三国之间来往不断,早就如同一国。江侯姜白,吴侯刘显也都不是野心勃勃之辈。在大汉东南,齐人不以齐人自称,江人也不自称江人,吴地百姓也从不称自己为吴人。

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江南人。

若不是三国如同一家,漓水以南,也不会如此富庶繁华。

想到此处,刘嬴只得点头。

“既然如此,就按殿下您说的办吧。”(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推荐阅读:
剑来重生之毒妃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危险关系山海高中魔门败类总裁在上我在下帝王业宠妻如令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相关推荐:
弃妃倾城:诱拐多金夫苍穹上的异族废材契约:冷情夫君快认栽官途极品纨绔极品杀手在都市道士厚黑传逍遥妃我的王爷我的夫相公给个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