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四章 萧桓(上)

山阳城门处,旌旗招展。一大早,萧桓便携王府家眷,以及秦国各地的文武官员在此迎候,此刻已近正午,几个年纪大些的孩子表现还算不错。萧恪一如往常一样沉默寡言,端正的站在他身旁,萧桓对于长子的表现十分满意,在众多子女当中,还是萧恪最像自己。萧映凤的行为举止甚为得体,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这样萧桓对长女寄予的期望甚高。侄儿韩振与养子萧乾早在一个时辰前带着两百虎贲军士前往驰道迎接,算起来老魏王也该到了。萧桓这么想着,转过头让所有人做好准备,这才发现不见小儿子萧彻与*萧映岚的踪影。

“夫人,彻儿和岚儿去哪了?”他看向身边正哄着怀中幼子的柳彩云,问道。

柳彩云抬起头,一脸茫然的看着自己的丈夫:“我不知道。”她说完,转头问大女儿萧映凤。“凤儿,你看到你妹妹他们了么?”

“我怎么会看到。”萧映凤接过侍女递来的凉茶,抿了一口,嘟囔着说道。

“父王,他们在那呢。”萧恪出声提醒道,指了指身后高大的城楼,脸上带着笑意。

萧桓顺着长子所指的方向望去,眼前的一幕让他哭笑不得。

只见萧彻与萧映岚不知从何处弄来的木梯,此刻正爬上了城楼高高的屋顶,正悠然自得的眺望着远方,守城的士兵一个个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将城楼团团围住,生怕两个小祖宗出什么闪失。

柳彩云恰巧也见到这一幕,这位孩子的母亲吓得花容失色,面色惨白。此刻她仿佛忘记了自己秦王妃的高贵身份,不再顾及自己贤妻良母的形象,冲着城楼上的两个小人儿尖声叫到:“萧彻!萧映岚!你俩快点给我下来!”

然而建立在城墙上的城楼距离众人实在太远,柳彩云这一嗓子非但没有起到效果,还引得周围的文武百官们纷纷侧目,怀中的萧炎也被母亲的巨大嗓音从睡梦中惊醒,放开喉咙大声哭了起来,场面有些混乱。

萧桓满脸尴尬的看了眼自己的夫人,又看了眼城楼上没心没肺看“风景”的两个孩子,无奈地摇头对太监冯保吩咐道:“去给本王把那两个小兔崽子叫下来!”

冯保微笑着点头应道:“是,王爷。”

然而冯保还未出发,城楼上的萧彻和萧映岚仿佛是看见了什么,兴冲冲的从屋顶上下来。萧桓仿佛能看将城门守卫大松一口气的表情。两个孩子嘻嘻哈哈的跑下城墙,来到众人当中,首先迎接他们的便是母亲柳彩云劈头盖脸的臭骂。

萧彻倒是很有自知之明,此时正双手垂于胸前,眼睛盯着地面,静静的听着母亲的训斥。而萧映岚仍旧是一幅意犹未尽的模样,萧桓敢保证,母亲的话她一个字儿也没听进去。

果不其然,柳彩云见女儿心不在焉的样子,原本就满脸怒气的她此刻的脸上更是布上了一阵阴云,萧桓看在眼里,不由的替女儿捏了把汗。

萧映岚今年十一岁,比萧彻大一年。按理来说,贵族家的子女自然会受到良好的教育,比如萧恪,比如萧映凤,就连萧桓的样子萧乾也精通诗词歌赋、兵法韬略。次子萧彻也在教书先生的教导下,朝着世家公子这一方向发展,萧炎年纪还小,这些都可以暂时不提。但唯独小女儿萧映岚是这个大家庭当中的异类,柳彩云不知替她请了多少琴艺师傅、书画大家来教导她一个贵族小姐应该学习的东西,但是,无一例外的,这些大家都不是被萧映岚气跑咯,就是鼻青脸肿的到柳彩云跟前哭诉,坦言自己教不下去。柳彩云无奈,只得亲自教导,可收效甚微。

萧桓对自个儿的这个二女儿也十分无奈,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这个小丫头跑到他的书房恳求他同意让她去虎贲营中习武了。

“映岚,你有听母亲在说些什么吗?”柳彩云问。

萧映岚并未理会自己的母亲,而是兴奋的跳着转过身,看着萧桓,这让萧桓一头雾水。

“父王!韩爷爷他们马上就到了!”她说。

萧桓一愣,转头看向远处的道路尽头,萧乾他们的队伍作为迎宾,走在最前面,进入众人的视线,在他们的深厚,数面蓝底黑字的小篆魏字王旗正迎风飘扬。他赶紧命令所有人各就各位,准备迎接魏王。柳彩云训斥萧映岚的事情,也只得暂时作罢。

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条由金、银和钢铁交融而成的璀璨河流,朝着城门涌来,除去萧桓派去迎接的两百虎贲军士,魏王一共带来了六百人马,由魏国的玄武军和魏王的王府侍卫,以及服侍老魏王生活起居的仆人们所构成。这天,山阳城难得的既没有烈日当空,也没有狂风暴雨,天空中布满了云朵,习习凉风拂过众人的脸颊。

队伍中有不少萧桓熟悉的面孔,一身黑甲、满脸络腮胡的是李季将军;一头杂乱无章头发的是吴亚夫。他身旁那个英姿飒爽,一身戎装的女子必然是老魏王的女儿韩菱了。而他们身后那个骑在马背上,眼睛里满是傲慢之意的中年男子,毫无疑问是魏王的长子韩念了。萧桓向来不是很喜欢他。

队伍在城门口停下,萧桓看见几名仆人恭恭敬敬的从队伍当中唯一的一辆马车里迎下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众人的搀扶簇拥下来到萧桓面前,队伍中的其他人纷纷翻身下马,冲着秦王府众人行礼,萧桓也带着家人们回礼。

萧桓几乎快要认不出面前这个老人了。老人看着萧桓滑稽的模样,打趣儿的说道:“怎么?十年未见,桓儿忘了我这个糟老头子长什么样啦?”他伸出骨瘦如柴的手,想要抚摸萧桓的额头,萧桓配合的低下脑袋,任由那双布满皱纹的双手在自己的脸上轻轻摩挲。“你还是那样子,一点儿都没变。”老者仔仔细细的上下打量了他一遍,然后用充满沧桑感的语调说道:“倒是我这个老头儿,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怕是没几年活了。”

萧桓笑着说道:“韩父您说的是什么话?去年您老刚满七十,今年该是六十九咯!”

“还是桓儿会说话。”韩轻候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然后又一脸嗔怪的看着一旁的韩念,道:“不像我家念儿,一点儿体己话都不会说。”

萧桓颇为尴尬的看向韩念,后者正一脸讪笑的摸着脑门儿,一点儿也没有之前傲慢的神态,萧桓不由在心中感慨此人城府之深。

“大哥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每时每刻无不在念叨着您老人家呢!”一身戎装的韩菱赶忙说道。

“唉!”老魏王摇了摇头,叹气道:“念叨我什么?还不是盼着我赶快死了,好早点坐上魏王的位置罢了。”

萧桓差点没被老爷子这句话给噎死。许是人老了,什么事儿都看淡了,说起话来也不会顾东顾西的缘故吧?萧桓心想。然而其他人却不这么认为,萧桓能够看见韩念的脸色青白变幻,显然是让自己老爹的一句话给憋出了内伤。

老魏王似乎对自己刚才说的话很满意,只见他微笑着拉起满脸尴尬的萧桓的手说:“走,带老夫去你们萧家宗祠看看,老夫要去祭拜你的父亲。”

萧桓连忙说好,他叫人抬来了轿子,一切都在不言之中。韩菱开口反对,她说大家赶了这么长时间的路,这会人疲马乏,应该先稍事休息,祭拜的事情用不了这么着急。她话说到这里,只见老魏王冷冷地顶着她,一旁的韩念拉了拉她的肩膀,她也就没再说下去。

于是城门口众人散去,柳彩云带着萧恪与萧映凤去给宾客们安排住处,以及准备晚餐,萧乾与韩振带着两个弟弟妹妹一溜烟的跑远,不知上哪儿疯去了。

秦王府内的萧氏宗祠里,数百对白烛静静的燃烧,萧桓搀扶着白发苍苍的老人,跨过高高的门榄,进入到宗祠内。“我原本以为自己再也不会离开梓州城。”老魏王一边走着一边抱怨。“在魏国住久了,还以为自己能够在个人的地盘上安享晚年,谁知道周济那小子这么不让老夫省心,说病就病!不过人老了,多出来走动走动也是好的。”

“韩父,一路上可还愉快?”

老魏王哼了一声,“在魏国境内,一路上到处都是广袤的树林和一望无际的田野,过了梓潼关后连间像样的客栈都找不到,到处都是荒漠、高山、飞沙走石,连个人影都看不到,老夫就纳闷了,你秦国面积之大,比得上三个魏国,咋就见不到人影?”

“他们多半是害羞不敢出来吧。”萧桓打趣道。他注视着面前萧氏一族列祖列宗的牌位,一股寒意从宗祠里席卷而上,就如同寒冬腊月的冰冷气息、“秦国本来就地广人稀,环境恶劣,人们大都住在城里,在秦国,像山阳这样的城池还有三十多个。”

“你应该到魏国来看看。”老魏王对他说,“趁着冬天还没来去好好见识一下。梓州城外的原野放眼望去尽是金黄的水稻和小麦。水果熟透后甜到会在你口中爆开,有西瓜,果橙还有葡萄。有多好吃你待会儿就知道了,这次我让他们带了些过来。还有魏国的集市,车水马龙,摩肩擦踵,贩夫走卒们高声叫卖着自己的货物,热闹非凡。魏国的姑娘们一个个也长得水灵灵的,只可惜我现在老啦,要不然一定带你去醉花楼逛逛。”

萧桓笑道:“韩父您就别诱惑我啦!秦国地处苦寒,老百姓生活本就艰苦,本王若是不能与百姓们同甘共苦,将来如何团结军民,抵抗忽凫人的侵略呢?”

“唉!”老魏王叹了口气,气急败坏的指着萧桓。“你跟你父王简直一个样!怎么就这么冥顽不化呢?!”

“环境使然。”萧桓答道。

老魏王颤颤巍巍的来到摆放排位的案台旁,盯着其中一块灰尘不那么厚重的牌位,怅然若失道:“如今,老一辈的故人里,就只剩下我和田稷了。”他转过头看向一脸不明所以看着自己的萧桓:“别这么看着老夫,前些天,亡国皇帝司马邺死了,他唯一的儿子也死了,都是自杀。”他道。“也算有司马家的骨气。”

“不过老夫是想把他们抓回来,并没有要杀他们的意思,他们怎么这么想不开?”老魏王摇头叹气。

“韩父,你觉得把他们抓回来,陛下会放过他们?”

“也对。”老魏王点点头,看向脸上带着怒意的萧桓,笑道:“不光是陛下,你秦王也不会放过这个杀父仇人的。”(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推荐阅读:
剑来重生之毒妃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危险关系山海高中魔门败类总裁在上我在下帝王业宠妻如令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相关推荐:
弃妃倾城:诱拐多金夫苍穹上的异族废材契约:冷情夫君快认栽官途极品纨绔极品杀手在都市道士厚黑传逍遥妃我的王爷我的夫相公给个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