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八节万岁!中国军队战史之绝唱

(一)燃烧的闸门

在美军遭受磨难之时,中国志愿军指挥官彭德怀的通话到了11师的指挥所,他问师政委于敬山:“敌人全退下来了,一齐拥向你们的方向,你们到底卡得住卡不住?”于敬山回答:“我们卡得住!”

在龙源里阻击的是第8军11师7团三连,从这个连队正面攻击的除了美师的部队之外,还有美第5师和英军7旅。三连的中国士兵依靠阵地上坚硬的岩石地形,吃着用缴获来的黄油和面粉烙的饼,誓死不后退一步。为了打通这条路,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美军出动了上百架飞机,整个龙源里阵地上山摇地动,坦克炮、榴弹炮、迫击炮和航空炸弹把阵地上坚硬的岩石整个“翻耕”了数遍,对自己的火力十分迷信的美国士兵对中国人能在这样的轰炸中活下来的本领油然生出一种敬畏的“宗教情绪”。0日15时7团的官兵听说北援的敌人占领了一排的前沿阵地时,三连连长张友喜带着十名士兵立即向敌人发起进攻,用刺刀把敌人压了回去。屡次失败的美军居然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让自己的士兵伪装投降。一伙美军坐在汽车上举起白旗,示意投降。于是中国士兵派人下去接受投降,结果当中国士兵走近了的时候,汽车上的美国士兵突然开火,然后汽车开动迅速逃跑。美国士兵不知道,他们这样做法恰恰让中国士兵树立起了同仇敌忾的信念,中国人性格中的这种激情一旦被激发起来,他们会变得更加凶猛顽强。三连的阵地始终处在美军的南北夹击之中,南逃的美军和北上增援的联军有时几乎已经“会师”。战后美第师的军官回忆道:“我们甚至看见了增援而来的坦克上的白色星星。”但是,在三连打到全连官兵所剩无几、弹药已经用尽的情况下,南北两边的美军相隔一公里始终没能会合。龙源里的“闸门”不断在“燃烧”,但却始终紧紧地关闭着,志愿军总部为连荣记集体特等功一次,授“二级英雄连”称号。与连并肩战斗的1连排,在排长郭忠田、副排长孙陵海指挥下,以灵活的战术,勇猛的动作,在友邻配合下,创造了歼敌00余人,缴获火炮6门,汽车58辆,而自己无一伤亡的杰出战例。该排被志愿军总部授予“郭忠田英雄排”称号,郭忠田荣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

中国战史说:美英军在大量飞机、坦克和炮兵支援下,南北夹击,向志愿军第11师三所里、龙源里阵地猛攻。志愿军在龙源里地区担任阻击任务的部队只有4个营,但官兵们以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顽强战斗,顶住了美英军潮水般的轮番进攻,牢牢地守住了阵地,使南撤和北援之敌相隔不到1公里,却只能相望面不能会合,彻底粉碎了美第师由此处向顺川突围的企图。志愿军第8军主力及时赶到,于0日晨占领龙源里西北龙兴里、双龙里地区,将南撤的美第师和土耳其旅拦腰截成数段,与敌展开了激战。

战斗是激烈的,牺牲也是巨大的。关英华,是志愿军第8军文工团员,他回忆说,他们十几个小兵在第一、二次战役被临时安排到野战医院当护理员。在军隅里以东的飞虎山战斗中,最多的时候他一个人要护理0多个伤员。二次战役开始后,随11师抢占三所里,战斗打响后,护理人数一下子就达到0多个伤员。第二天伤员又大量增多,而且大都是被敌人扔下的汽油弹烧伤的重伤员,身上、双手和头部都裹上了白纱布,脸上只露出一张嘴,躺在稻草上一动也不动,他一个人一个晚上要护理70多个重伤员,给他们喂水、喂饭、喂药,用罐头盒或脸盆接屎接尿,帮助他们翻身、换带血的药棉。纱布不够用,就把自己的棉被里子拆下来,到冰水的小溪边洗干净,撕成一条条给伤员裹伤口。可见敌我双方的伤亡都很大。

(二)血肉横飞的松骨峰

松骨峰,朝鲜西部的一个极其普通半土半石的小山头,它位于龙源里的东北,与三所里、龙源里形成鼎足之势。它北通军隅里,西北可达价川。其主峰标高88.7米,从山顶往东延伸到书堂站无名高地,山脚下就是公路,公路东侧有南北铁路一条,紧贴铁路是一条小河。1950年11月0日,是这个叫做松骨峰的地方血肉横飞的日子。

坚守松骨峰的中国军队是第8军11师的5团,团长是刚打完飞虎山阻击战的范天恩。当第一次战役快要结束的时候,5团依旧还在执行“诱敌深入”的任务。这个团的官兵在范天恩团长的率领下,在飞虎山对北进的联合国军进行了顽强的阻击,之后他们边打边撤,当军主力已经开始攻击德川时,5团还在距离德川100多公里远的花坪站阻击北进的一股美军。第二次战役发起以后,当天晚上,范天恩接到新的命令,命令仅有一句话:向当面之敌发起攻击。这时,与师里联系的电台坏了,范天恩立即在地图上找前进的路线,决定就朝那个叫做新兴里的地方打。这时,第40军的一个参谋找到他,说是来接5团阵地的,从第40军指挥员的口中,范天恩才知道第二次战役第8军打的是德川。范天恩觉得跟着第40军,肯定没有什么真正的仗打,不如追自己的军主力去。决定之后,5团全团进行了轻装,除了战斗必需的东西外,其他的装备全藏在一个小山沟里,派一个班看守。范天恩计算一天走60公里,两天就可追上主力。

5团没有向导,全靠一张地图和一个指北针,他们在天寒地冻中开始了翻山越岭的艰难行军。目标只有一个:追上主力,争取赶上仗打。走了两夜,到达距离德川还有十几公里的一个小山村时,包括范天恩在内全团官兵实在走不动了,范天恩命令一个参谋带人去侦察主力部队的方位,同时让部队在村子里休息一下。警卫人员在寻找可以防空的地方的时候,意外地在一个菜窖里发现了十几名韩国兵,随即进行审问。俘虏交待,他们是守卫德川的,志愿军已打下德川向前开进了。不久,外出侦察的参谋回来了,说主力已经向戛日岭前进了。范天恩立即命令部队继续追赶。在戛日岭附近,5团终于追上了刚刚打下戛日岭的军主力,范天思还顺便从躺在公路上的美军汽车里弄到一部电台。这时,11师师长杨大易正接到军的指令,让他们立即占领松骨峰。师长正苦于手上已没有可以调动的部队了,看见5团来了,杨大易高兴之极地叫道:“真是天兵天将!”杨大易给范天恩的命令是:直插松骨峰,在那里把南逃的美军堵住。

范天恩带着他极度疲惫的士兵,立即向松骨峰急速前进。在漆黑的夜晚,5团冲破美军的炮火封锁,在书堂站一带展开了部队。范天恩命令一营占领松骨峰。一营先头连是三连。三连在天亮的时候爬上了松骨峰,还没有来得及修工事,大批的美军就顺着公路如潮水般涌来了,蜂拥南撤的部队就是从军隅里退下来的美军第师。面对公路上一眼望不到边的美军,经过几天行军的三连士兵们立即把饥饿和疲劳忘得精光。三连最前沿的是八班。在美军距八班阵地只有0米距离的时候,八班的机枪手杨文明首先开火,立即把第一辆汽车打着了。枪声一响,排长王建候带领五个士兵冲上了公路,火箭筒射手抵近向坦克射击,手榴弹同时飞向汽车。这时,五班的爆破组也把第二辆坦克打着了,汽车和坦克堵塞了公路,车上的美军士兵调头往回跑。片刻之后,美军组织起向松骨峰的攻击。他们要想活着就必须打开松骨峰的通路。朝鲜战争中一场最惨烈的战斗就这样开始了。

(三)用子弹止血

战斗打响之后,5团团长范天恩担心阵地上的工事还没有修,士兵会伤亡很大,就打开步话机向一营喊话,结果步话机中响着的全是英语,那边的美军指挥官正吵成一团。范天恩只好命令二营用机枪火力支援一营三连的方向,以减轻前沿的压力。一营营长王宿启更为三连是否能在那个紧靠公路、没有任何依靠的山包上顶住敌人而焦灼不安,他命令在三连阵地左侧的一连和右侧的二连都上好刺刀。

美军的第三次冲锋开始了。这时是白天。美军的飞机疯了一般,擦着中国士兵的头顶把大量的炸弹和燃烧弹投下来。美军的火炮也疯了,炮兵都知道,如果不突围出去就全军覆灭了,于是,炮弹密雨似的打在中国军队的阵地上。最前沿的三连阵地上弹片横飞,大火熊熊。美军士兵冲上来了。营长王宿启立即命令左侧的一连端着刺刀从侧面出击,肉搏战之后,美国士兵被刺刀逼下去,于是改为从三连的右侧攻击,但右侧的二连也端着刺刀扑了上来。就这样,三连在正面顶,一连和二连在侧面支援。在刺刀的拼杀中,一、二连的伤亡巨大。美军向松骨峰前沿攻击的兵力还在成倍地增加。师长杨大易焦急地关注着三连的方向。他站在师指挥部的山头上,看见从药水洞到龙源里的公路上全是美军的汽车和坦克,多得根本看不到尽头。

松骨峰,美军第四次冲锋开始了,也是志愿军阵地上的大火烧得最猛烈的时候。美军士兵已经冲上5团连4班的阵地,4班的士兵们喊:“机枪!快打!”机枪由于枪管被烧弯,已不能射击了。机枪手李玉民从战友的尸体上拿起步枪向美国兵冲去。他的大腿被子弹穿了个洞,他用一颗子弹塞进伤口止血,然后就与敌人拼刺刀。四班的士兵们冲过来,美国兵扔下他就跑。眼睛看不见的三排长爬过来,要把李玉民背走,李玉民说:“你快去指挥,敌人又要da炮了!”这时候,第8军军长梁兴初的电话来了,军长在电话里向范天恩发火,原因是侦察情报报告,在5团的防区,有四辆美军炮车通过公路向南跑了。“给我追回来!记住,不许一个美军南逃!”范天恩立即派三营的两个连去追。为了歼灭四辆炮车在已经非常紧张的兵力中抽出两个步兵连,这不是杀鸡用牛刀吗!不过,也可以看出中国军队要一个不剩地将美军置于死地的决心。范天恩的两个步兵连翻山越岭抄近路,整整追了一天,最终把四辆美军炮车追上并歼灭了。

中午的时候,坚守松骨峰的连只剩下不到一半儿的人了。连长戴如义和指导员杨少成烧毁了全部文件和自己的笔记本之后,与可以战斗的士兵们一起回忆了这个连队在其战争历史上所获得的各种称号:战斗模范连、三好连队、抢渡长江英雄连……最后他们的决心是:哪里最危险,我们两个人就要出现在哪里。下午1时,攻击松骨峰阵地的美军开始了第五次冲锋。由于中国军队的合围越来越紧,美军的命运已经到了最后时刻。参加向松骨峰冲锋的美军增加到上千人,美军出动了飞机、坦克和火炮,向这个公路边的小山包进行了长达40分钟的猛烈轰炸,山包上根本没有了任何工事,连的官兵们只能蹲在弹坑里藏身,然后突然冲出来向爬上来的美军射击。

(四)咬死在一起

随着美军的冲锋一次次被打退,美军投入冲锋的兵力越来越多,而在松骨峰阵地上的5团连可以战斗的人越来越少了,排长牺牲了,班长主动代理,班长牺牲了,战士主动接替,炊事员和通信员也参加了战斗。连长戴如义身负重伤仍组织反击,不幸中弹牺牲。指导员杨少成的子弹已经没有了,他端着刺刀冲向敌人,当数倍于他的美国士兵将他围住的时候,他拉响身上剩下的最后一颗手榴弹,喊了一声::“同志们,坚决守住阵地!”然后在手榴弹爆炸之际和敌人抱在一起。中国士兵们看见自己的指导员就这样牺牲了,他们含着泪呐喊:“冲呀!打他们呀!”士兵们向已经拥上阵地的黑压压的美军冲过去。

这是5团连的最后时刻,也是那些亲眼目睹了松骨峰战斗的美国人记忆深刻的时刻,他们不知道也不理解中国人为什么这么不怕死。没有了子弹的中国士兵腰间插着手榴弹,端着寒光凛凛的刺刀无所畏惧地迎面冲了过来。刺刀折断了,他们抱住敌人摔打,用拳头、用牙齿,直到他们认为应该结束的时候,他们就拉响了身上的手榴弹。共chan党员张学荣是爬着向敌人冲上去的,他已经身负重伤,没有力气端起刺刀,他爬到美军中间拉响了在牺牲的战友身上捡来的四颗手榴弹。一个叫邢玉堂的中国士兵,被美军的凝固汽油弹击中,浑身燃起大火,他带着呼呼作响的火苗扑向美军,美军在一团大火中只能看见那把尖头带血的刺刀。美军士兵碰上了这个“火人”也算倒霉,他们由于恐惧而浑身僵硬,邢玉堂连续刺倒几个敌人,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紧紧抱住一个美国兵,咬住这个美国兵的耳朵,两条胳膊象铁钳一样箍住敌人的肉体,直到两个人都烧成焦炭。正在包扎的伤员同志也挣脱了卫生员向前冲去,未扎好的绷带在焦黑的土地上拖着。卫生员也带着夹板向敌人冲去……

美军的第五次冲锋终于失败了。松骨峰的三连阵地上只剩下了七个活着的中国士兵。松骨峰阵地依然在中国士兵手中。松骨峰战斗最后结束的时候,一个从中国来到朝鲜的名叫魏巍的作家和11师师长杨大易一起走上了连的阵地。阵地上,在几百具美军士兵的尸体和一片打乱摔碎的枪支中间,他们看见了牺牲的中国士兵仍保持着的死前热血喷张的姿态。他们手中的手榴弹上粘满了美国兵的脑浆,嘴上还叼着美国兵的半个耳朵。还有那个名叫邢玉堂的战士的尸体还冒着余烟,他的手指已经插入他身下那个美国兵的皮肉之中。作家魏巍将松骨峰战斗写成了那篇著名的通讯,名为《谁是最可爱的人》,后来成为中国中学语文教材名著之一。志愿军总部给连记集体特等功,并授予“攻守兼备”锦旗一面。就在这天黄昏,范天恩的5团反守为攻,全团出击了。

(五)4军穿插受阻

志愿军第4军则按照彭德怀的命令在全力穿插迂回,在第8军南侧前进,形成第二道堵截线:它必须刻不容缓地向前进击,先敌占领顺川、肃川,以彻底切断敌人的退路。严格地说,第4军所执行的任务相比之下更为艰巨,因为他们穿插的距离远,所受到的阻击更为剧烈。为此,毛ze东于8日凌晨电报指示:“……美骑兵一师(两个团)正向德川、顺川、成川之间调动,目的在巩固成川、顺川地区,阻我南进。”8日夜,第4军的部署为:15师沿假仓里、月浦里路线攻击前进,攻占月浦里后占领顺川;14师尾随15师跟进,准备投入决定方向的战斗;16师经松隅里、龙门里至新兴里一带配合主力作战。跟进的15师在新仓里遇到北上的美骑兵第一师的阻击。

在新仓里,出现了一个英雄的中国排长,叫安炳勋。在向美军阵地的攻击中,他带领一个排勇敢战斗,连续攻下三个高地,创造了以一个排的兵力歼灭美军一个排,并击溃一个美军排的战绩,从而荣获“战斗英雄”的称号。战斗中,他的左腮被子弹击穿,血流满面,但仍坚持指挥攻击行动,在最艰难的时刻,他的排全排士兵与美军肉搏在一起。

在美军的多次反击中,15师7团伤亡巨大,为保存实力,7团撤出了战斗,面对美军的顽强阻击,再看一看迂回穿插的距离,第4军的指挥官们的信心动摇了,在反复讨论“打还是不打”的问题后,直至0日才达成打的决心,决定14师和15师同时攻击美军。但在攻击前,两个师的决心又发生了动摇,在没有得到军里命令的前提下,14师和15师没有发起攻击,反而先后撤退了10公里。在撤退中炮兵被丢在后面,结果遭到美军飞机的轰炸,损失惨重。由于第4军没有果断攻击,最终没能完成彭德怀下达的穿插任务,致使美骑兵第1师7团逃出了中国军队的包围,整个肃川方向的敌人的退路没有被封死。

实际上,第4军的先头部队曾一度深入到丫波里地区,这是第二次战役中中国军队深入敌后的最远的地方。但是,在丫波里,第4军依旧没有果断地对美军展开攻击。70团遭到美军飞机的猛烈轰炸,指挥的不利使部队损失巨大。78团团长郑希和于大同江东岸在美军飞机的袭击中牺牲。第4军在穿插中受挫的原因很多,当时,中国士兵的体力已经到达极限,缺乏机械化的后勤保障使弹药极度缺乏,中国军队还缺乏正面攻击美军阵地的有效手段,美军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使中国军队一旦正面遭遇必定伤亡过大。最后,第4军所承担的任务也已超出了它的极限。

(六)截杀追歼美9军

面对美第师在军隅里以南遭到灭顶之灾的情况,沃克急眼了,他忘我的指挥作战,乘没有暖气的L—15飞机在司令部附近的公路上起飞,去会见前线的指挥官,每天平均有将过4个小时在空中飞来飞去,并三次飞临美师战场上空,以图挽回败局,但是每一次都引来的是对方的炮火。他看到的中国军队纪律严明、敢打敢拼、坚忍不拔;他们从营级到军级都喜欢使用包围的战术;他们一旦获得优势就会马上加以利用。沃克继续向骑兵第1师的右翼防线上空飞去,他看到的是一支敌军正在沿着公路向前运动,还抬起头来朝飞机挥手。沃克深感不安:他们是中国人,未受到任何阻击;各部队均未报告他们已南进到这个地方;他们携带着从韩国军队手中缴获的武器装备。失去信心的沃克决心撤退了。他想起他的老领导巴顿的忠告:“你一旦做出决定,就千万不要耽搁。‘完美’是‘好’的大敌,……现在就坚决执行一项好的计划比下星期执行一项完美的计划要好得多,”于是他决定全面撤退。0日,第8集团军的总退却开始了。在清川江一带,在凛冽的寒风中还反复进行着激烈的战斗。新安州——肃川——平壤的干线上,成了美第1军和第9军主力的救命退路。这条双车线的沙砾道路上全都是联合国军部队官兵、难民、载重卡车、炮车、坦克等,他们拥挤着南下。中国军队用迫击炮和机枪瞄准他们轰击和扫射,联合国军损失严重。

志愿军第9军各师凶猛地压向军隅里,顽强地突入美军临时构筑的防御阵地。美军士兵惊慌地看见一个中国士兵端着机枪站立着向他们射击,士兵在身受数弹的时候依旧不倒,这个中国士兵叫杨玉鼎,隶属117师49团。117师50团的前卫连追到一个叫做三浦里的地方时,迎头遇到从军隅里逃出来的一队有坦克和飞机掩护的美军。50团的中国士兵根本忘却了自己生命的安危,排长颜怀有跑上公路,拦住美军的退路。其他的中国士兵也都象他那样,他们把美军士兵赶进一片稻田里进行了围歼,结果这股美军没有一个人逃出厄运。

志愿军第40军119师奉命直插青谷里。这是位于龙源里以北的一个公路要地。119师是正面攻击美军的部队,他们向三所里和龙源里的逼进,证明美军已经被压缩成一团了。公路被美军丢掉的汽车、坦克和大炮堵塞,冲在最前面的六连在一个铁路隧洞附近发现了00多辆美军汽车和坦克聚集在那里。中国士兵用缴获的美军火箭筒打中了一辆油车,隧洞附近顿时大火冲天,火光把夜色照得自昼一般。在猛烈的射击之后,中国士兵冲上公路,公路上美军尸体成堆,那些活着的美军士兵四处逃散。这时,公路前面突然枪声激烈,那里是青谷里西,也就是被8军占领并且顽强阻击的阵地一一松骨峰,向南撤退的美军到了被第8军堵截的松骨峰就没路可逃了。

0日,美第师在遭受中国军队“笞刑”的时候,美第5师正在安州渡河点加紧渡河,中国军队见此机会从江两岸蜂拥而至,杀声震天,江堤上多次发生白刃格斗,美军保护车辆的部队大都遭受悲惨的结局。美5师好容易完成了渡河,等待它的是穿过山间进至平壤东侧高地一带的新的敌人。美军戏谑地把这次后退称为“护车战斗”与“救车战斗”,它的多数战斗则是边在车上射击边逃跑。

0日16时,美第师逐渐被志愿军压缩至数个狭小地域之中。0日17时,第8军在第40军、第9军配合下,向被围之敌发起总攻。以团为单位,兵分多路猛烈冲击。美师从龙源里突围无望,且在志愿军各部猛烈突击下处于被分割的混乱状态,为摆脱被各个歼灭的命运,被迫放弃大量辎重装备,于1月1日8时开始转向安州方向突围。志愿军立即展开追歼作战。第40军主力于1月1日晨进至军隅里以西都会里、全浦站一线,截歼逃敌;第9军第117师向龙伏里方向攻进;第66军在击破凤舞洞地区之敌抵抗后,于0日晚尾第9军渡江进至军隅里地区,随即以一部向南展开攻击;第50军则于0日推进至博川以西大化洞、天化洞地区,并于1月1日进至博川东南西松里、都桃味里,逼近清川江畔的安州渡口;第4军于1月1日进至顺川东南殷山里和丫波里地区。第8军对美军分割穿插,继续猛攻被围之敌。

舍尔曼·布拉特(原美陆军少将)回忆说:中国人用步枪和其他武器进行攻击,我从车里下来想帮助我的一名手下,他正在尖叫着“我要上车”,我弯下腰,想将他拉上车,他严重受伤,此时正流血如注,正在这时我的后背被击中,我整个身子沉了下去,很明显我是被中国士兵的步枪击中了,伤口在肩胛骨,我眼冒金星,但并没有摔倒,最后我恢复了知觉,转过身来踢了我的手下一脚,或推了他一下,或者做了别的什么动作,处理完他后,我爬上卡车,整个车队又继续前进。我们不得不扔下他们,他们在地上大喊,不要扔下我,我受伤了,救命,救命,但是我们却无法帮助他们。

(七)永远的电报

在黄昏落日的映照下,8军在军隅里、凤鸣里、龙源里之间,将被围困的美军被切成一个个小股,中国士兵从四面压上来进行殊死的追杀。企图解救美国士兵的美军飞机飞得很低,四处逃命的美国士兵向天空摇晃着自毛巾,但是中国士兵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摇晃起白毛巾,于是美军飞行员只能在一种不知所措的状态之中向大本营不断地报告着一句话:“完了,他们完了!”

夜幕降临了。

朝鲜战场上的黑夜是为美军准备的坟墓。第8军的首长登上指挥所的最高处,看见了令任何身经百战的指挥官仍会感到惊心动魄的场景,几十年后他们仍难以忘记那个历史瞬间:

我们站在高处,放眼南望,冷月寒星辉映的战地,阵阵炸雷撕裂天空,“轰隆隆,轰隆隆”连绵不断。几十公里长的战线上,成串成串的曳光弹、照明弹、信号弹在空中交织飞舞,炮弹的呼啸,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发出的闷哑的爆炸声,在峡谷中回响不息。敌我双方在公路沿线犬牙交错的激烈战斗,那是我们从戎几十年,从未见到过的雄伟、壮阔的场面。敌人遗弃的大炮、坦克、装甲车和各种大小汽车,绵延遥远,一眼望不到头,到处是散落的文件、纸张、照片、炮弹、美军军旗、伪军“八卦旗”以及其他军用物资……

这天晚上,也是志愿军司令部最紧张的一个晚上。彭德怀披着大衣,整夜不停地起草电报,根本不吸烟的他开始向参谋伸手要烟。他已经连续六个昼夜没有合眼了,他面容消瘦,眼睛青肿,嘴唇开裂,但当前线传来胜利的消息的时候,他显得极其兴奋,亲自起草了一个嘉奖电报:

梁、刘转8军全体同志:

此战役克服了上次战役中个别同志某些过多顾虑,发挥了8军优良的战斗作风,尤以11师行动迅速,先敌占领了三所里、龙源里,阻敌南逃北援。敌机坦克各百余终日轰炸,反复突围,终未得逞。至昨(二十日)战果辉煌,计缴仅坦克汽车即近千辆,被围之敌尚多。望克服困难,鼓起勇气,继续全歼被围之敌,并注意阻敌北援,特通令嘉奖,并祝你们继续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8军万岁!

在汉语的词汇中,“万岁”一词是有其特殊含义的,是不能随便使用的,它是至高无上的人物和事物才能使用的专用词汇。中国战争史上以前没有、现在依然没有哪支部队能被称之为“万岁”。这个嘉奖电报起草好之后,连几个副司令员都对这个“万岁”的称呼提出了异议,汉语中赞扬的词汇很多,能不能换一个,但是彭德怀说:“这次战役胜利,8军起了关键作用,打得好,就可以喊万岁嘛!”据说,在第一次战役后受到彭德怀痛骂的第8军军长梁兴初,在前线接到彭德怀的这个电报的时候,流了泪。

(八)血肉长城

志愿军总部电报发出的时候,第8军的士兵们正在公路上清理缴获的美军物资。时任副军长的江拥辉回忆,当时,一名中国士兵在摆弄一台美军的收音机时,这在当时可是高级奢侈品,摆弄几下突然收音机里传出的一首歌曲令在场的所有中国士兵们愣住了。

收音机里播音员说的是中国话:“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播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自出国以来便在生死中搏斗的第8军的士兵们,脸上烟火斑驳,身上衣衫槛楼,他们围着这台收音机站在硝烟缭绕的公路上一动不动。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

面对战场上的景况,彭德怀沉吟道,“一将功成万骨枯……”,要说胜利“还得说我们的战士英勇哟!功劳是他们的!”

据说,斯大林看到二次战役的情况通报,得知我军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阻击战的悲壮惨烈,他流泪了,称赞这是一支伟大的军队……。

韩军评价:“这是美军战斗史上最耻辱的一幕”,“这是朝鲜战争中美军经历的最惨痛的失败。”

《人民日报》记者李庄同志,根据彭总的嘉奖令对8军的表扬,对8军进行深入采访,激情满怀地写出了《被人们欢呼“万岁”的部队》的战地通讯,向全国人民报道了8军指战员英勇战斗的事迹。

毛ze东亲自批示将8军作战经验转发各中央局、分局、各省市区和各级军区、各兵团、各军及新组建的军事学院,从此,万岁军的称号传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后来,毛ze东主席还亲自接见回国汇报的8军刘西元政委,高兴地说道:“你们打了个蛮好的仗,名气可大啦!把美国佬打痛了。”毛zhu席还兴致勃勃地指着挂在墙上的地图说:“朝鲜的山沟沟多,是我们屯兵的好地方。我们在井冈山,在延安都是靠山沟沟打败敌人的。解放战争时期,蒋委员长在南京、北京占了洋楼,我们在乡下钻山沟沟。到后来,还是我们共chan党钻山沟沟有出息。因为不到4年时间,我们就把那位蒋委员长从洋楼上给赶下来了嘛!”晚上,毛zhu席设晚宴招待了刘西元政委。

战至1日19时,志愿军西线部队歼灭美师主力、土耳其旅大部和美第5师、韩国第1师一部,残敌西逃安州。第40军紧紧尾追逃敌,于当晚占领安州。据美国陆军官方战史透露,美第师在清川江地区的战斗中,遭受歼灭性打击。至1月1日,该师按战时编制18000人,战后收拢人员时,只剩下866人,重装备丢失殆尽,单兵装备丢失达40%。8军在此次战役中共毙伤敌7485人,俘敌616人,其中美军战俘104人,击毁缴获坦克114辆,缴获各种炮89门、汽车1500余辆、坦克14辆,电台51部等。一个军在一次作战中俘虏这么多美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考虑到志愿军已经连续作战7天,部队已显疲劳,且敌军已形成新的防线,经请示中央军ei,彭德怀于1月日4时下达命令,令“西线各军即日停止战役追击”,主力集结于安州、价川、凤鸣里、新仓里地区休整5天(1月4日至8日)后,准备再战,同时以一部尾敌追击,向南挺进。至此,第二次战役西线作战告一段落。从11月5日至1月1日,志愿军西线部队经过连续7昼夜作战,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的“总攻势”歼灭韩国第7、第8两师和土耳其旅大部,并给美第师歼灭性打击,重创了美骑兵第1师、第5师。共歼敌.万余人,缴获与击毁各种炮500余门,坦克100余辆,汽车000余辆,各种枪5000余枝。志愿军的损失也较严重,冻伤人数就有1764名,重冻伤480人。(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推荐阅读: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宠妻如令剑来荣耀巅峰春秋我为王总裁在上我在下帝王业山海高中危险关系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
相关推荐:
鬼首传说我老婆不是人我和明朝有个约会寻宝高手闯花都全能毒舌妻:第一狂妃归来回到明末当枭雄大唐风流军师仕途笔记:风雨青云路贴身狂医从你的全世界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