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二百五十一章 也不会冻着

唐汝璧没敢反驳,只好说道:“员外说的是。百姓衣食最是紧要。”

忽听门外有人禀告,唐汝璧便笑着喝茶。

“得罪,得罪。某去去就回。”

沈万钟边告罪边往外走,恰好碰到陈安平回来。

待他离开,陈安平安坐。唐汝璧才重说道:“员外顾念百姓衣食,我深以为然。道理不必多讲,粮布生意从没赔本的事。

可如今朝廷缺粮。河北上田多,水利好,无论新作、旧作,种粮再好不过。”

陈安平看看叔叔,又看看舅舅。忽地觉得自己进来的不是时候,可要是即刻便走,又显得刻意。真是纠结。

“就算真少了棉田,河北百姓也不会冻着。”唐汝璧一指陈安平:“陈安平身上便有绒衬,不比皮裘差,但便宜得多。可抵得两层棉衬。”

陈安平有些意外。他本以为唐汝璧与沈万钟想调两浙布、南海布卖来河北,此事河北员外士绅必然极为抵触,他的情面也不抵用。

而今唐汝璧却说起绒布营生,这却是前番已说定之事。当时已允他们与河北楚、郑两家交道,不知有何波折。

“河北设场有变故?”

“楚翁与郑公子都很提携。”唐汝璧摇摇头。

陈安平笑着点头。

“这绒布江南少有,而素闻陕城、河东有零散营生。若能聘得熟手,于生产亦得顺遂。”

“君欲于河东设场?”

唐汝璧闻言有些尴尬,他本意婉转设辞,免得陈安平恼他出尔反尔。

“不是我,是唐家。”唐汝璧轻抚陈安平后背:“河北设场如故。而河东诸番便利,实不忍闲置。”

陈安平自顾用菜,唐汝璧看得心焦。

“河北纺场,便让齐家操持。”陈安平终于发话。

“欧阳公……”

“唐家已投本钱,俺不好说退还。但君既欲往河东营生,那不宜两面奔波。”

唐汝璧对此局面也有所预料,并不失望。他好言说道:“河北纺场,唐家便只算商股。红利便算到陈安平这房。”

“可。”陈安平已不许唐家插手河北纺场经营。陈安平年岁尚小,本钱折作商股,算是留个体面。而有欧阳慧在,无论齐家还是楚、郑两家,于股红上都不会亏待唐家。

长庆楼,三楼,青松阁。

沈万钟持盅相敬。

黄舒也举杯同饮。

阁中上首,乃是黄舒恩师,西林学院教授焦祎。其年高德劭,众人公推其坐首位。沈万钟入内后,便先向他敬酒。

焦祎却不记得见过沈万钟,只是夸他一表人才。其余三位作陪的都是工部官员,沈万钟也一一尽到礼数,谈笑自若,并不自矜。

黄舒今日于此会宴,一是延请恩师助公事,二是践行。

他因督造车船有功,十月时便迁转一阶,前几日吏部公文下来,着任水部司员外郎兼都水监外都水使者。

主管济口沿岸河道修缮工程。他知治河一事,如今上至官家、太后,下至都省宰相都很重视,因此不敢怠慢。

专程去寻求老师焦祎相助。焦祎从丧子之痛中慢慢缓解,见黄舒诚恳,便应下此事。

明日这次治河官员便要出京履任,黄舒便想借机宴请,却未料沈万钟不请自到。

好在沈万钟甚和善,几位同僚也不嫌弃。

“焦教授。黄水部,孙虞部,”沈万钟环揖一圈:“诸主事、汪主事,在下聊敬一杯,便作告辞。”

诸人知他亦在长庆楼应酬,并不与他为难。

他回到一楼东首小阁子,正听得陈安平在讲河北故事,忙告罪一番。

“沈员外,某欲往河东设场,做些绒布营生,可愿同往?”

沈万钟见陈安平不言语,笑道:“好说,好说。这等妙事,自当从长计议。”

“有理,有理。”唐汝璧也不再提,与陈安平三言两语,说起学问来。

陈安平回府时,欧阳慧仍自掌灯看书。

“乃舅如何说?”

“只说须得探好两北商路。”

“雁门和涿西?”

陈安平点点头。

“你叔叔可邀过沈家?”“正被母亲料中。可沈员外并不肯参与,只推说从长计议。我看沈员外无意于此。”

“未见得。”欧阳慧摇头:“也无妨。你叔叔自有分寸。沈家果有意此事,也是与齐家合股方便些。”

“以绒代棉,恐怕并不持久。”陈安平鼓足勇气说道。

中原布料,早年或者葛、麻杂有。但自高宗时棉布大兴,便再无敌手。唐家便是靠着棉布起家,一度利涉四海,冠绝东南。

如今叔叔却要开设羊毛纺场,便算绒布保暖胜过棉布,但舒适却不及。莫说在江南,就是在江北也难以与棉布竞争。也许,只能在两北三路有所作为。

“你叔叔做的对。”欧阳慧将仆人遣开:“唐家棉纺场衰敝已久。便算重开,也绝不是潘、董两家的对手,何况如今还有诸侯棉布北来。”

陈安平皱眉点头。

“而今羊毛纺场不多,多是泰西技法,兼有些契丹、党项器械。唐家若肯投入,总不会在技法与器械上吃亏。而唐家诸男子,若只是经营铺面,何时才能兴旺唐家?”

“便是乃舅,那也是正途进士出身。中得进士,却不做官,这是风骨。唐家若有几位进士,那才能复兴有望。”

“孩儿一定发奋读书。”

“你一个人济得甚事。”欧阳慧想起亡夫,心里难受:“终是要唐家多几个进士才好。”

“母亲说的是。”陈安平见母亲引动情绪,连忙应承安抚。

“你叔叔办这纺场,也有这份心思在。我虽女流,亦晓得北人取解,比南人容易。

这些纺场,无论设在代州,还是燕山府,或者真定府,定要与当地善绅合办,到时唐家有志男儿便可迁籍过来,下场取解总是方便。”

“母亲、叔叔皆有远谋。”

“这算何远谋?”欧阳慧摇头:“便是学乃舅的法子罢了。若非陕城交兵,迁到陕城倒更合适。”

“因为舅舅与司马丞相吗?”

欧阳慧摇头道:“陕城路四司里,转运使江南人多,学政使江北人多。若是迁籍陕城,那子弟取解又更便利些。”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推荐阅读:
荣耀巅峰山海高中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宠妻如令剑来重生之毒妃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危险关系春秋我为王魔门败类
相关推荐:
从原始部落开始打造最强文明从部落开始崛起我女朋友不可能这么可爱我真没想当大网红啊我的网红养成游戏我的率土有亿点欧率土之滨之皇朝崛起率土之我的武勋能提现我靠三个崽崽称霸远古兽世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