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筑秦 策论篇 燕楚之灭

筑秦下一部将会讲述燕国的灭亡,在这里老鲁就为各位看官写一下策论吧!

燕国终究是灭亡的,是怎样灭亡的?

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冬天,燕丹被秦军追杀到辽东,燕丹力战秦军,结果寡不敌众而自尽,燕丹这一死,整个燕国都失去了主心骨。之后,燕王喜举国向秦国投降,使燕国成为了秦国的一个属国,其封地不过辽东之苦寒地。公元前222年,王贲率军北上灭亡代国和燕国,一千多年的燕国也就那样寿终正寝。

燕国灭亡以后,关于燕丹的事迹就在衍水附近传开,衍水的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保家卫国的英雄,就把衍水改名为太子河。

燕丹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所摄政的燕国,便是最衰弱的时候,他在摄政的时候,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同时也对外合纵,在秦军大举进攻燕国的时候,燕王喜以及燕国的贵族们都主张向秦国投降,他却坚定抗秦的决心,先是顺从燕王喜的求和之策,然后任用荆轲为相,到秦国刺杀秦王。之后,又促成了燕代同盟,秦军大规模进军以后,燕丹率燕军主力在易水西与秦军展开大战,结果秦军大胜,从而伤及燕国的元气,之后燕国就节节败退,再也没有抗秦的能力。燕王喜为了偏安一隅,被迫向秦投降,也就忍痛杀了他。

虽然秦灭六国是不可抗拒的潮流,但是燕丹所引领的抵抗,让秦国也付出相当惨痛的代价,燕丹失败了,他那不屈不挠的抗争,也赢得了很多秦人的敬畏。

很多人都觉得,燕国之亡,是因为昏君燕王喜当政,如果燕丹是燕王,秦国还不一定能够灭得了燕国。其实,就算是燕丹当政为燕王,那也无法挽救燕国的败局,燕国当时国力十分衰弱,亲秦的势力非常强大,整个燕国就如同生了重病的老头,就算是燕丹再神再厉害,那也无法挽救燕国。当然,燕国的灭亡,也不能只能从燕王喜的主和来讲,其实燕国之亡,亡于迂腐的政治和国内的斗争。

燕国是六国中最古老的诸侯国之一,是周武王册封召公而立的国。燕国地处偏远,经常受到戎狄的侵犯,局势非常动荡不安。到春秋时期,燕国被戎狄重创,幸得齐桓公的尊王攘夷才保住燕国。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燕国,历史上记载非常少,那是因为燕国太偏远了,不被中原给重视,因此对于燕国,中原诸国都不屑一顾。然而到了战国,社会开始步入转型期,一大批新兴地主阶级兴起要求废除奴隶制度,因此各国为了确立地主阶级的地位以及图强开始了变法,但是燕国却没有跟随上潮流,因为燕国的地主阶级势力远远不如其他诸侯国,再加上燕国统治者夜郎自大,总以为自己很强,因此燕国大步落伍于各国。燕国不光是被北方的戎狄进犯,同时也被齐国给进犯,燕国只有采取防御性被动性的国策来应对。

秦国商鞅变法以后,成为了天下强国,各国都要遏制秦国东出,就纷纷的结盟,在前323年,一向低调的燕国也应了公孙衍之邀,参加了五国攻秦,而且那时候燕国也称王了。燕国参加五国攻秦,那是燕国迈出国门的一大步,从偏安北疆开始插手国际事务。但是,由于张仪的游说,燕国被迫放弃攻秦,这一事件就充分表明,燕国是迂政,对外没有明确的目标,参加攻秦不过是为了一点利益。

到了前316年,燕国又发生了荒唐的事情,那就是燕王哙禅让王位给子之,引起了燕国国内的动乱,齐国趁机插手燕国事务,把燕国搞得一蹶不振,后来在赵国的支持下,燕昭王才平息了子之之乱,成为了燕王。燕昭王时期,燕国才在国际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燕昭王重用乐毅,乐毅先是变法,让燕国走向了强大,然后合纵五国攻齐,攻下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齐国只剩下两座城池了。此后,乐毅就以为,胜券在握,就遣散五国联军,燕军独自攻齐,最后燕国拖不起被田单所破。燕国破齐,破得齐国只剩下两座城池,本来可以一举灭了齐国,然而就是燕国的迂腐,遣散联军,结果导致大败。燕国伐齐最终失败以后,燕国再度陷入低落。后来,燕国在与赵国的拉锯中,国力也日益下滑,最后到秦灭燕时,燕国的国力就等同于三流国家,在事实上已经无法与强秦对抗了,尽管太子丹通过荆轲准备刺杀秦王,但是那个时候燕国的灭亡已经不是一个秦王能够决定的,而是历史前进的方向所决定的,所以荆轲刺秦是必然失败,燕国在与秦国的对战那也是必然失败的。

总之,燕国存在的八百年是非常迂阔的,春秋时燕国依附齐国晋国,战国时,刻意与楚秦为敌,在邦交上就是势利眼,燕国没有明确的邦交目标,只是对自身有利的事情去邦交,这造成了邦交上的迂腐。燕国在政治上也是非常迂阔的,燕国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奴隶社会,各国进程在非常迅速的时候,燕国进展非常的缓慢,因此导致了燕国国内阶级斗争激化。燕国爆发的子之之乱,其本质就是奴隶主阶级为了篡夺逐步演化为地主阶级的燕国统治阶层,因此搞出了一个王位禅让的闹剧,就让燕国一下子动乱起来。禅让制是盛行于父系氏族时期,远古时期盛行禅让,那是因为阶级分化不明显,燕王哙倒行逆施,搞起了禅让制,这是开的历史的倒车,违背了宗法制度,因此造成了燕国国内大乱,阶级矛盾一下子激化。燕昭王虽说对整个燕国进行改革,但是改革以后的燕国邦交仍然迂腐,一次次在外征战中削弱实力,最终燕国岂不走向衰落,寿终正寝。

燕国灭亡以后,秦国基本上对整个北方就没了忧虑,秦国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楚国。

一说到楚国,这也是秦国难以对付的敌手,楚国是因何而灭?

楚国存在了八百多年,楚人是中原南迁的一个分支,南迁的中原人与当地的楚部族相结合,因此才有了楚人,西周分封楚国的时候,只是子国,国土也十分的狭小,大约在丹阳一带,然而到西周灭亡以后,楚国便开始逐步崛起了,最先是楚武王熊通敢率先称王,熊通称王,也标志着一个时代开始,那就是礼崩乐坏,周天子衰落,诸侯崛起的开始。称王后的楚国便四处征战,合并那些诸侯国,特别是到了楚庄王时期,楚国打败晋国,成为了天下第一强国,诸侯无不臣服。到春秋末期,大约已经灭了二十多个国家,到战国时增加到四十多国,因此楚国成为了天下疆域最大的国家,那时候西起商於,东到东海,北到中原南部,南到南海,人人都称之楚国疆域有五千里。楚国虽然强大,但是楚国的社会制度变革是非常缓慢的,就是因为楚国的社会变革缓慢,导致了楚国的衰落,战国时期,那便是中国古代社会转型时期,由于井田制的迅速瓦解,以及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各国开始变法,魏国变法成为了强国。而楚国的封建经济也在那时候兴起了,新兴地主阶级也开始壮大,而那时候楚国的政治仍然由老世族掌握,经济进程遭到严重打击。吴起是地主阶级代表,来到楚国以后,在楚国进行封建改革,由于新兴地主阶级实力在楚国实在是很弱小,最终楚悼王一死,吴起被杀,楚国变法失败。楚国变法失败以后,在国际上也日趋被动了。吴起变法后不久,秦国因为商鞅变法,国力迅速崛起一下子成为了虎狼之国,秦国不仅仅打得魏国十分被动,而且在邦交上,令楚国十分难堪,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秦惠文王时,张仪将楚国绑在秦国怀里,在五国攻秦时,背信弃义而撤军。后来楚国想趁着秦国讨伐巴蜀向秦国所占的商於之地发起进攻,张仪又以六里地欺骗楚国,最后秦军在丹阳大败楚军。楚国大夫屈原,想革新楚国政治,让楚国变法,但是呢,楚国的奴隶主贵族势力太大,主张革新的屈原也被一贬再贬,屈原被贬后,楚怀王被骗到秦国害死。后来白起又率军攻破郢都江汉一大片地带,那时候的楚国在各方面已经处于被动状态。在春申君时期,佞臣李园通过后宫之争祸乱了楚国,在负刍平乱即位的时候,他所接到的楚国,已经是一蹶不振的楚国,社会进程缓慢,国力大幅度倒退,虽然那时候的楚军仍然很强,但是已经无法跟秦国抗衡,最终,楚国被秦军六十万大军所破。

楚国之亡,亡在奴隶主贵族顽固专权,社会进程缓慢,战国时期,六国基本上都已经发展了封建经济,确立了地主阶级的地位,而楚国再三阻碍社会变革,坚持奴隶主贵族专权,楚军纵然战斗力强,实力强大,但是在后面支撑的则是破落的奴隶主贵族政治,因此较量不过秦国。秦灭楚,实际是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封建社会必然战胜奴隶社会,这是历史浩浩荡荡的潮流。楚国能够雄霸于南方,那是因为楚军单方面的强,楚国举国上下好战,然而楚国亡不是亡在什么奸佞祸国,也不是亡在迂政,而是亡在自身的社会体制。(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推荐阅读:
帝王业宠妻如令上天安排的最大啦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春秋我为王荣耀巅峰重生之毒妃总裁在上我在下危险关系
相关推荐:
都市全能狂少凤凰于飞弃妃禁宠神魔传说之战天斗地第九十九次离家出走御龙诀异世之邪皇天下梦中剑甜吻娇妻99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