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十一章孝灵帝其人二

五功败垂成

窦武射杀“使者”的同时,召集北军五校将士数千人,屯兵都亭下。命令军士说:黄门常侍反叛,凡是能尽力诛敌者,都将封侯,并重赏。

陈蕃得知宦官作乱,当即率领他的官属及诸生八十余人,手持刀刃,突入承明,来到尚书门。当即攘臂高呼:大将军窦武忠贞卫国,黄门反逆,怎么能够说窦氏家族不地道呢?

当是时,王甫正率宦官与之相遇,听到陈蕃的呼喊,当即与陈蕃对抗说:先帝新弃天下,山陵还未修成。窦武有何功德,兄弟父子并封三侯。又设乐饮宴,多取掖庭宫人,旬日之间,资财巨万。大臣若此,难道是应该的吗?现如今,公卿宰辅,苟相阿党,复何求贼人?

陈蕃带领的几十个文人,那里是王甫率领的皇家卫队羽林武士的对手,相对之时,胜负已定。王甫当即命令持剑的羽林武士,将陈蕃等人收监。

陈蕃拨出佩剑,大声斥责王甫,态度严厉,正气凌励。但这一气势,并没有动摇王甫的决心,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头和一帮书生,哪里是如狼似虎的彪形大汉、羽林武士的对手。于是悉数被收监,并送往北寺狱。

黄门从官驺踏推掇着陈蕃,并对他讥讽说:老不死的东西,你现在还能够减少我们曹员?夺我们的俸禄吗?

当天,宦官们就将陈蕃处死了。并决定迁徙其家属于比景,宗族、门生以及部属们,都被斥责、免职,并诏令将他们予以禁锢,永远不得为官。

陈蕃友人陈留朱震,当时只是个县令,得知这一情况,当即弃官而哭,收葬了陈蕃的尸体。并将陈蕃的儿子陈逸藏匿于甘陵界里。事情被宦官发觉后,朱震全家被收监,朱震受到严刑拷打。他誓死不再说话,使得陈蕃的儿子陈逸得以幸免。

朱震字伯厚,初为州从事,当是时,奏济阴太守单匡贪赃枉法,并且连及单匡的兄长、大宦官中常侍兼车骑将军单超。孝桓帝收监单匡,下廷尉问罪。同时严肃斥责单超包庇纵容弟弟,令单超到监狱谢罪。当时三府传出了如此说法:车如鸡栖马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

正在朝廷动荡之时,护匈奴中郎将张奂被征还京师。张奂刚回京,对于窦武、陈蕃等官员与宦官集团之间的矛盾,没有一点儿信息。尤其是对当前两派的生死搏斗,更是毫不知晓,但以张奂的名声,在军界的影响力,以及他的军事才干,他的取向,成为这场大臣与宦官决斗的关键因素。这一关键因素,没有引起窦武、陈蕃的注意,却被曹节所认识。如是,曹节矫制下诏,以少府周靖行车骑将军,加节。与张奂共同率领五营士卒,讨伐窦武。

夜漏刚尽,天将黎明,王甫将虎贲羽林等众,合计达千余人,出屯朱雀掖门,便与张奂、周靖所率五营士卒汇合。于是出军阙下,与窦武统率的部队对阵。有了张奂所率五营的加入,王甫所率部队具有明显的优势。

王甫当即传令所部军士,大声对窦武所部呼喊:窦武反叛,汝等皆为禁兵,应当宿卫宫省,为何要跟随窦武反贼?先降者有赏!

营府兵素来畏服中官,加上张奂在军队里的重大影响,于是,跟随窦武的军队里出现了大批倒戈士卒。双方激战从凌晨直到上午,至此,窦武所部叛降略尽,窦武、窦绍败走,王甫率诸军将他们包围。于是窦武、窦绍相继自杀。

窦武、窦绍自杀身亡后,被王甫枭首于雒阳都亭。同时收捕其宗亲、宾客、姻属,其后悉数被诛杀。

取得了对窦武决战的胜利后,宦官们在曹节的指挥下,迅速收监侍中刘瑜、骑校尉冯述,他们的全家与窦武家族一样,皆被族诛。

紧接着,宦官们又谗陷虎贲中郎将河间刘淑、故尚书会稽魏朗、云兴武等人,说他们与窦武、陈蕃串通一气,共同谋叛。这些官员都被逼自杀。

与此同时,迁窦太后于南宫软禁;徙窦武家属于日南。自公卿以下,凡是与窦武关系亲密,窦武所举荐者,以及门生故吏,皆被免除官职,予以禁锢,诏令永远不得再做官。

当是时,宦官得志,士大夫皆忍气吞声,噤若寒蝉,甚至有不少士大夫,卖身投靠于宦官集团。但窦武府上掾桂阳胡腾,少时师事窦武,只有他不畏强权,为窦武收敛安葬。由此也被禁锢。

窦武的孙儿窦辅,当时只有二岁。得知窦武战败,乘着混乱,得以逃生。事后被宦官们觉察,曹节等追捕急迫。胡腾与令史南阳张敞一起,带着窦辅逃亡至零陵界,对外则诈称已经死亡。胡腾将窦辅说成是自己的儿子,并将他养大成人,为他娶妻成家。

直到党锢解禁,窦辅被举桂阳孝廉,至献帝建安年间,荆州刘表得知这一经历,遂将窦辅任命为他的从事。

胡腾字子升。当初孝桓帝巡狩南阳,以胡腾为护驾从事。公卿贵戚车骑以万计,沿途及南阳各地征求费役,不可胜计。胡腾当即对孝桓帝上疏说:天子无外,乘舆所幸,即为京师。臣请以荆州刺史为司隶校尉,臣自同都官从事。

孝桓帝从其请,自此之后,一切肃然,没有敢再私征民夫,扰乱社会的现象了。胡腾也由此出名。

议郎勃海巴肃,开始与窦武、陈蕃等同谋。但曹节等宦官们并不知晓,只是将他与其他窦武故吏一样,被免职禁锢。其后察觉,遂下令收监。巴肃得知这一情况,亲自到县上应捕。县令看到巴肃前来自首,当即进入内室,解除印绶,欲与巴肃一起逃亡。

巴肃对县令说:为人臣者,有谋不敢隐藏,有罪不敢逃刑。现今既不隐其谋,而又敢逃其刑吗?

于是,巴肃自首入狱,最后遭到诛杀。

六宦官执政

曹节以镇压窦武、陈蕃等人首功,被升迁为长乐卫尉,同时晋封为育阳侯。王甫升迁为中常侍,黄门令如故;朱禹、共普、张亮等六人,皆被封为列侯;还有十一位宦官,晋封为关内侯。于是宦官们一时得志,反宦官斗争进入低潮。

在这次对决中,为宦官立下大功的张奂,迁少府,随后拜大司农,进入九卿行列,以其功劳晋封为侯。而已经知晓全部内情张奂,十分难受,感觉到自己糊里糊涂地为宦官们指挥作战,并且将窦武打败,由此成为历史罪人。发现被宦官欺骗而铸成大错,如是上书请辞,坚决不接受晋封,并交还侯爵印绶。虽然宦官代表朝廷多次晋封,他最终没有接受封爵。

按汉代官制,大司农为中二千石,掌管朝廷钱、谷、金、帛,以及诸货币;调度国家财政,掌管郡国四时上贡钱谷;边郡诸官请调度者,皆为报给,损多益寡,取相给足。属吏丞一人,比千石;部丞一人,六百石,部丞主帑藏;太仓令一人,六百石,主受郡国传漕谷,丞一人;平准令一人,六百石,掌知物贾,主练染,作采色,丞一人;导官令一人,六百石,主舂御米及作干粮,导,择也,丞一人。西汉时郡国盐官、铁官属于司农,光武中兴后,把这些专卖权力转移给了郡县;原来管辖的雒阳市长、荥阳敖仓官,中兴后也转属河南尹。

次年夏天,青蛇见于御坐前,又大风雨雹,霹雳拨树。孝灵帝下诏,诏令百官上奏天灾预测和应对措施。于是张奂上疏说:

臣闻风为号令,动物通气。木生于火,相须乃明。蛇能屈申,配龙腾蛰。顺至为休征,逆来为殃咎。阴气专用,则凝精为雹。故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或志宁社稷,或方直不回,前以谗胜,并伏诛戮,海内默默,人怀震愤。昔周公葬不如礼,天乃动威。今武、蕃忠贞,未被明宥,妖眚之来,皆为此也。宜急为改葬,徙还家属。其从坐禁锢,一切蠲除。又皇太后虽居南宫,而恩礼不接,朝臣莫言,远近失望。宜思大义顾复之报。

孝灵帝虽然感觉到张奂言语深刻,为其疏谏所感到,但此时他还当不了家,于是手持奏章,问诸黄门常侍。诸黄门常侍虽然对张奂在关键时刻的功绩十分欣赏,但看过这一奏章后,就迅速转变了态度,对张奂产生怀恨。

此时的孝灵帝,虽然说摆脱了窦太后,表面上开始亲政,实际上政事不得自主,完全掌控在曹节、王甫等宦官手上,看到这样的奏章,虽然心里同情,也只能是想想而已。好在宦官们,还记得张奂在关键时刻,为他们立下了大功,没有追究张奂的大不敬之罪,也算是格外开恩。

于是,宦官们将张奂从掌握财政大权的大司家转任太常。但张奂并没有收敛,他与尚书刘猛、刁韪、卫良,共同举荐王畅、李鹰。向孝灵帝上奏说,王畅、李鹰可参三公之选。对于张奂等人的举荐,曹节等宦官怎么能够容忍呢?如是假借皇帝名义,下诏切责张奂等人。于是张奂等人,都被皇帝诏令自我囚禁到廷尉受罪。数日后才出来,被判处罚没三月俸禄的处分。

司隶校尉王寓,出于宦官所举荐,欲借宠公卿,以求举荐。当此之时,百官畏惧,莫不许诺,只有张奂加以拒绝。王寓大怒,于是将张奂指证为党人,禁锢归田里。

曹节为首的宦官集团夺取胜利后,立即对相应机构官员进行了调整。以司徒胡广为太傅,并录尚书事,处理日常政务;司空刘宠为司徒;大鸿胪许栩为司空。冬十月,日食,以日食名义,十一月,太尉刘矩免职,以太仆沛国闻人袭为太尉。闻人时为复姓,传说少正卯为鲁国之闻人,其后代即以此为姓。

建宁二年春正月,大赦。孝灵帝迎母亲董贵人于河间。三月,尊董贵人为孝仁皇后,居永乐宫。同时诏拜孝仁董皇后的兄长董宠为执金吾、兄长的儿子董重为五官中郎将。孝灵帝开始谋划自己的势力,安插亲信,于是舅舅和表兄,也鸡犬升天了。

夏四月,有青蛇再见于御坐之上,几乎同时,大风雨雹,霹雳斩树。为此,郎中东郡谢弼上封事对孝灵帝说:

臣闻惟虺惟蛇,女子之祥。伏惟皇太后定策宫帷,援立圣明。书曰: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窦氏之诛,岂宜咎延。今太后幽隔空宫,愁感天心,如有雾露之疾,陛下当何面目以见天下?孝和皇帝不绝窦氏之恩,前世以为美谈。礼为人后者为之子,今以桓帝为父,岂得不以太后为母哉!愿陛下仰慕有虞蒸蒸之化,凯风慰母之念。臣又闻开国承家,小人勿用。今功臣久外,未蒙爵秩。阿母宠私,乃享大封。大风雨雹,亦由于兹。又故太傅陈蕃,勤身王室,而见陷群邪,一旦诛灭,其为酷滥。骇动天下,而门生故吏,并离徙锢。蕃身已往,人百何赎。宜还其家属,解除禁锢。夫台宰重器,国命所系。今之四公,唯司空刘宠,断断守善。余皆素餐致寇之人,必有折足覆餗之凶。可因灾异,并加罢黜。征故司空王畅,长乐少府李鹰,并居政事。庶灾变可消,国祚惟永。

孝灵帝左右对谢弼的上疏十分愤恨。而此时,真正掌控着生杀予夺大权的,不是孝灵帝刘宏,而是曹节等一班宦官。如是报复随之而来,诏令将谢弼降职为广陵府丞。谢弼对于这项任命十分不满,随即辞职回家,老子不当这个官了。

当时的情景,不是老子不干就可以完事的。让谢弼没有想到的是,此时曹节的从子曹绍,正担任谢弼家乡东郡的太守。于是根据曹节旨意,随意找出一个借口,就将谢弼收监,打死在监狱里。

孝灵帝以蛇妖之事,询问光禄勋杨赐。杨赐上封事对孝灵帝说:夫善不妄来。灾不空废。王者心有所想,虽未形颜色,而五星以之推移,阴阳为其变度。夫皇极不建,则有龙蛇之孽。《诗》云:惟虺惟蛇,女子之祥。惟陛下思乾刚之道,另内外之宜,抑皇甫之权,割艳妻之爱,则蛇变可消。祯祥立应。(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推荐阅读: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山海高中荣耀巅峰春秋我为王帝王业重生之毒妃宠妻如令剑来危险关系上天安排的最大啦
相关推荐:
苍生鉴死鬼,躺下甜言蜜语都市之逆天仙瞳墨羽笙箫传玫瑰花儿香《猎灵手记》青春过往的流放穿越龙心八部天龙外传